>

1.原文

次日,众猴果去采仙桃,摘异果,刨山药,□【左“属”右“立刀”】黄精,芝兰香蕙,瑶草奇花,般般件件,整整齐齐,摆开石凳石桌,排列仙酒仙肴。但见那:

金丸珠弹,红绽黄肥。金丸珠弹腊樱桃,色真甘美;红绽黄肥熟梅子,味果香酸。鲜龙眼,肉甜皮薄;火荔枝,核小囊红。林檎碧实连枝献,枇杷缃苞带叶擎。兔头梨子鸡心枣,消渴除烦更解酲。香桃烂杏,美甘甘似玉液琼浆;脆李杨梅,酸荫荫如脂酸膏酪。红囊黑子熟西瓜,四瓣黄皮大柿子。石榴裂破,丹砂粒现火晶珠;芋栗剖开,坚硬肉团金玛瑙。胡桃银杏可传茶,椰子葡萄能做酒。榛松榧柰满盘盛,橘蔗柑橙盈案摆。熟煨山药,烂煮黄精,捣碎茯苓并薏苡,石锅微火漫炊羹。人间纵有珍馐味,怎比山猴乐更宁?群猴尊美猴王上坐,各依齿肩排于下边,一个个轮流上前,奉酒,奉花,奉果,痛饮了一日。次日,美猴王早起,教:“小的们,替我折些枯松,编作筏子,取个竹竿作篙,收拾些果品之类,我将去也。”果独自登筏,尽力撑开,飘飘荡荡,径向大海波中,趁天风,来渡南赡部洲地界。这一去,正是那:

天产仙猴道行隆,离山驾筏趁天风。

飘洋过海寻仙道,立志潜心建大功。

有分有缘休俗愿,无忧无虑会元龙。

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


2.解密

这一段写的是朱厚熜进京的前一天。上面已经解过了,在朱厚熜进京的前一天,是上辞兴献王墓。即兴献王朱佑杬的王墓。那么,是否能在这段话中找到朱佑杬的痕迹呢?试着找一下再说。因为作者写得隐秘,所以找起来有点麻烦。

首先是朱字。这个隐藏在“金丸珠弹”之中。因为这个珠,就是王朱。第二个字是佑字,石猴加石凳石桌,石锅。若把猴中的人拿出来,再加上一个石字,就是“佑”字。而这个“杬”字则隐藏在这一句:枯松作筏会元龙,即“杬”。这一段写的就是上辞兴献王墓的祭祀场景,以及朱厚熜独自一人进京的情形。

为何是朱厚熜独自一个进京?不是有随从吗?上面一解时,史料内面有一句话:不受。戒扈从。也就是说,朱厚熜的车驾是快马加鞭往京城赶的。随从的车队是紧随其后的。原因是什么?因为国不可一日无君,不是朱厚熜急,是朝庭急。

从上面的食物来看,都是素食。樱桃、梅子、龙眼、火荔枝、檎、枇杷、梨子、枣、桃、杏、李、梅、西瓜、柿子、石榴、芋栗、胡桃、银杏、椰子、葡萄、榛、松、榧、柰、橘、柑、橙、山药、黄精、茯苓、薏苡。总共31个品种。说明一下,这个蔗不是果子,故是代表甜的意思。芋栗不是两种,作者作了解释:芋栗剖开,坚硬肉团金玛瑙。说的就是板栗。再说了,芋头也不是果子,也没用芋头做羹,是直接案摆的。为何是31个品种呢?因这朱厚熜进京,是因朱厚照去世引起的,而朱厚照去世时,正好是31岁。作者写作之细腻,由此可见一般。按中华的习俗,供品一般是单数。而人们的餐桌上菜品一般是双数,以示区别。一个个轮流上前,奉酒,奉花,奉果。若是吃饭,奉酒奉果还算说的过去,奉花好象没有这个习俗,至少湖北没有这个习俗。一个个轮流还上前,这就符合祭祀的场景了。祭祀完了,一般要聚在一起吃顿饭,所以有后面的痛饮了一日。这些果品,有春天的樱桃,夏日的梨子,秋天的石榴,冬天的银杏。这些东西,不是产在一个季节的,是四个季节的。有人会问,这四个季节的瓜果兴王是如何弄齐的?这就有点搞笑了。唐僧西去取经一行真的有五个人吗?这是文学创作,是该作者操心的事,不是我们读者该操心的事。较这个真就挺累的了。个人猜测,作者写四季供品,是为了与传统的供品相一致。至于是不是,只有作者明白。一般的供品,包括五种水果、五种糕点、五种酒、五种茶。所以这段写了水果,写了酒,写了茶,写了糕点。

独自登筏,尽力撑开,飘飘荡荡,径向大海波中,趁天风,来渡南赡部洲地界。这里除了说朱厚熜是快马加鞭进京以外,还有一点,就是朱厚熜才是真龙天子。别的人都不是。所以只有他一人径向大海波中。龙归大海么。天产仙猴道行隆,离山驾筏趁天风。意思是朱厚熜结束了囚龙的生活,下山归于大海。藩王实质上就是囚龙。飘洋过海寻仙道,立志潜心建大功。前面的搞明白了后,这一句就很好理解了。因为石猴不仅自带仙胞,还有圣君之气质,所以有建大功的基础。有分有缘休俗愿,无忧无虑会元龙。元龙:1.道教语。指元阳。道教对'得道'的别称。2.指皇帝。

所以这段写的,是朱厚熜进京前一天祭祀其父的情形,以及后一天登车进京的情形。

在朱厚熜进京时,有一段传说,就是朱厚熜坐囚车进京的事。这个作者在后来也写到了这件事,所以这里把这件事网搜一下。

明世宗朱厚熜,出生地湖广布政司安陆州汉族,明宪宗之孙,明孝宗之侄,兴献王朱祐杬之子,明武宗的堂弟。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年号嘉靖。正德十六年4月20日,明武宗驾崩,由于武宗死后无嗣,因此张太后和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由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

大明正德十六年十二月,从湖广往京师而去的驿道上,尘烟滚滚,只见一辆载有“钦犯”的囚车,由兵士押送,日夜兼程,向京城飞驰而去,那个“钦犯”的刑枷上贴着“安陆州正堂正德十六年十二月×日封”字样的封条。看模样,“钦犯”是年约十四五岁的官宦人家子弟,脸色微有焦虑,但遮掩不住一种兴奋喜悦的神色。

早些时候,年仅31岁的明武宗朱厚照南巡金陵,途中得病,返京去世,无嗣。临终时,他采纳内阁首辅杨廷和引《皇明祖训》的建议,下遗诏在各地王子中选一位继承帝位,并规定:“先抵京者接帝位。”随即,朝廷向各地藩王发去一道道密旨。密旨也传到了湖广安陆府(今湖北钟祥市)的兴王府。首位兴王系明宪宗朱见深第四子朱祐杬(笔者注:杬,音元),他于正德十四年(1519年)去世,由长子朱厚熜继位。

小王爷为蒋妃所生,长得眉清目秀,温文儒雅。接到密旨,兴王府上下一片欢腾,都盼望刚登王位不久的小王爷能再接再厉,继承帝位。可是,安陆府距京城有千里之遥,沿途崇山峻岭、急流险滩,再加上当地官吏迎来送往,势必影响进京时间。小王爷苦无良策,正在发愁之际,忽闻侍臣禀报,京师国子监祭酒(笔者注:相当于今日高教部部长)严嵩求见。严嵩行拜见之礼后,向小王爷递上了杨廷和的一封密信。

原来,杨廷和与“嗜诗书、绝珍玩、不蓄女乐”的老兴王朱祐杬相友善,得知老王爷家教甚严,14岁的朱厚熜不但自幼饱读诗书,而且相貌堂堂,聪慧过人,颇有王者风范,是一位合适的“帝王”人选,有意迎立小王爷入继大统,因而密派严嵩飞速赶到安陆兴王府,与小王爷密商进京事宜。严嵩献策:为避免延误进京日期,要委屈小王爷乔装“钦犯”,“日夜兼程飞赶进京,这帝位就非小王爷莫属了”。小王爷听后,觉得此计甚妙。朝中有首辅杨廷和鼎力辅佐,只要能让自己荣登“九五之尊”的皇帝宝座,坐“囚车”吃点风霜之苦又算得了什么呢?

坐囚车进京继承皇位,恐怕朱厚熜是史上第一人了吧。从这件事情也可以看出,当时皇室中的皇位之争,有多么激烈,一个不小心,就是人头落地的下场,所以连新帝都要这样秘密地送进紫禁城,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这件事,在钟祥传播是比较广泛的。钟祥有一道名菜,就是蟠龙菜,与朱厚熜的这次进京,是有直接关系的。

蟠龙菜,中国名菜 。

又称盘龙菜、卷切,俗名剁菜,被称为“钟祥三绝”之一 ,湖北十大经典名菜之一 。已列入《中国菜谱》,其制作技艺列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蟠龙菜诞生于明武宗年间,得名于嘉靖登基之时,迄今已有约500年的历史,其主要原料有鸡蛋、猪肉、鱼肉、葱、姜等,菜品特色是色泽鲜艳、肥而不腻、肉滑油润,香味绵长。

蟠龙菜是钟祥地区人们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离不开的传统名菜,凡大宴必有“龙席”;其吃法在传承中也不断推陈出新:可蒸、煎、炒、馏,可做火锅、下面条、氽汤等。

2014年5月1日,湖北省地方标准《蟠龙菜》(DB42/T635-2014)获得批准并公布。

吃肉不见肉

蟠龙菜,既是美味佳肴,又有政治内涵,甚至还关系到帝位之争和江山更替。

《大明武宗毅皇帝实录》中有这样的记载:正德年间武宗朱厚照(1491年—1521年),因姓朱,生肖属猪,忌讳吃猪肉,曾一度敕令全国禁食猪肉。其堂叔朱佑杬所在的湖广安陆州(今钟祥)兴王府,为了变通执行武宗的禁令,发明了这种“吃肉不见肉”的食品。

“蟠龙”御菜

相传明正德16年(公元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驾崩,无子继位,是遵奉“兄终弟及”之祖训,立湖广安陆州已故兴献王朱佑杬之子朱厚熜呢?还是立寿定王朱佑搘、汝安王朱佑梈呢?

最后,由孝皇张太后主传懿旨,在将武宗的遗诏发往安陆州的同时,也给居住在德安的寿定王朱佑搘、卫辉的汝安王朱佑梈发了遗诏。三诏齐发,太后命三人“先到为君,后到为臣”。

朱厚熜接到遗诏一悲一喜一惊。悲的是皇兄晏驾新崩,啼泣号恸;喜的是奉遗诏即将恭膺大统,君临天下;惊的是安陆州距京城3000多里,德安和卫辉距京城仅数百里,以三千之遥对数百之近,何以先到?

正当他急得手足无措之时,卜师严嵩献计说:“唯世子(朱厚熜的尊称)假扮钦犯,稳坐囚车,方能日夜兼程,既无人敢阻,亦无人应接,不过20日便可到京都。想那寿定王、汝安王,自以为路近无忧,必大张旗鼓,各地官员必争相迎送,20里一小宴、30里一大宴,如此定会延宕。”直说得世子手舞足蹈,为了当皇帝,也不在乎脸面好看不好看了。

忽然,他想到了坐囚车必吃那囚饭,囚粮粗食何以下咽?若不吃囚食,万一被人看出破绽,或故意作奸,或中途加害,不仅帝位付诸东流,即或身家性命难保。此语一出,举坐皆惊,大家认识到此一步举足轻重,不能不慎。

经过磋商,于是给全城厨子下了一道谕令,命即刻进府连夜做出一种“吃肉不见肉”的菜肴,做得出来,重重有奖;若做不出来,满门抄斩!

全城20多位厨子便于二更之内全部聚齐,尽数集于侧宫厨厅之内,因关系全家人的身家性命,人人不敢马虎,个个绞尽脑汁,怎奈题目太难,只有长吁短叹,眼看月过中天,时近四鼓,仍然没有个头绪。

厨子中有个叫詹多的红案师傅新婚燕尔,忽遭这等冤祸,正伤心不已。他的妻子见他久出不归,怕他饿了,遂拿了几个蒸红薯让他充饥。詹多正为做不出“吃肉不见肉”的菜肴而烦脑,哪有心思吃红薯,俩人在推让中把红薯皮弄破了露出了白薯肉,詹多顿时眼睛一亮,大叫“我有办法了”。

众厨子围了上来,詹多如此这般地细说了一遍,厨子们听了拍手叫好。于是他们取白膘猪肉、精瘦肉与鱼肉等分剁成肉泥,用食盐、香葱、生姜为佐料,用淀粉鸡蛋调和均匀,在用红薯皮包裹蒸熟,其形同红薯,而实为肉肴,于是朱厚熜就靠吃“红薯”就食于囚车,登上了金銮宝座。

嘉靖二年,詹多厨师奉旨进京,再对“红薯”进行改进,做成了一尺半长,一寸半宽,七分半厚的圆筒,包裹的薯皮也换成了用鸡蛋黄和食用红色素调出的鸡蛋皮,蒸熟后切成薄片,盘于碗中,复蒸馏一遍,倒扣入盘,红黄相间,宛如龙形。

如此一改,色、香、味俱佳,嘉靖更是钟情,正式定名为“蟠龙”御菜。

由一个地方诸侯王成为皇帝,自然是“蟠龙升天”,成为“飞龙”了。由于这道菜由厨师詹多发明,在当地又被称为“多菜”,或谐称为“剁菜”或称“詹剁”——粘剁。

此菜又因为先卷后切,又俗称“卷切”,后来,人们在盘子里将其摆放成龙形,又叫“盘龙菜”。

为何在解密时,要加这一段?因为作者在《西游记》内,的确写了三诏齐发的事情。作者是明朝人,说明这件事并非空穴来风。

趁天风,来渡南赡部洲地界。这个说的是朱厚熜是奔正阳门去的。正阳门是南门。因为诏书上说的他是嗣皇帝位。



3.探讨

1.作者在作品中写没写朱佑杬三个字,是不是我牵强附会的,这个真的不必争论的。因为我有我的解密经验。以我的解密经验,作者是会留暗扣的,而这个暗扣,让我明白了作者的心意。不然呢?读者如何解的开?作者弄一个云山雾罩的,那只有作者一个人能明白了,谁也解不开的。

2.从作者所用的果、糕、酒、茶,以及三十一个品种来看,这就是祭祀的规格,也符合史料记载的。而这三十一个品种,正好暗合朱厚照享年31岁。解密时,是按31个品种,再在文中按图索骥的。你若有新发现,请在论坛中告诉我。

3.是否有三道密旨,现在无从考证。但作者在《西游记》别的地方谈到了此事。作者把这事写入作品中,应该是有依据的。

4.盘龙菜的存在,说明朱厚熜坐囚车进京这事,未必不是真的。还有,坐囚车进京这件事,在钟祥广为流传,所以可信度极高。

5.元龙除了有真阳之说以外,还有皇帝一说。

6.网上引用了一些资料。我觉得作者写得好,远超我的水平,所以直接引用了。因为网络的原因,无法联系到作者,在此表示歉意。若作者有异议,可在论坛留言,我收到后会立马删除。

7.为何作者写的“羹”,却要我解成“糕”?我当时就有疑问。结果灵感的解释是:美猴王送的“糕”,就是“羹”。

8.别以为我在解密前就知道这些解密的内容的,其实我也是不知道的。昨天网站内手快的网友一定看到我当时解的31个品种是丢掉了“枇杷”,而多了“蔗”的,结果呢,本来玩去了,又被叫到电脑前修改。这个“糕”与“羹”的事,本来想忽略过去,但总是放不下来。结果还是来了一通解释。事情不大,但抵不住灵感的认真。

9.后面一大堆的题目,我也不知会解些什么出来的。你别以为我现在就知道,其实我并不知道。这种解密,真的不是我想象得出来的。你说我水平高,我真的很高兴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完全是灵感的功劳。我把实际情况写出来,以供科学研究之用。因为做这件事,远超我实际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