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解云:《乐记》文。乐由中出,和在心是也;礼自外作,敬在貌是也,此注皆出《乐记》。
  ○注“取先王”至“用之”。
  ○解云:谓同其文质也。王者治定制礼,功成作乐,功成治定同时尔,功主於王业,治主於教民,故《明堂位》曰“周公治天下六年,朝诸侯於明堂,制礼作乐”。
  ○注“失礼”至“可知”。
  ○解云:失礼鬼神例日者,成六年“二月,辛巳,立武宫”之属是也。言考宫与献羽实同日,若置日於考宫上,则嫌献羽不蒙之,独自考宫以非礼而已,故从下事言初。初是非礼辞,则献羽非礼亦可知。然考宫得变礼,而不置於献羽上者,嫌别日故也。知初是非礼者,正以“初税亩”同文矣。

  邾娄人、郑人伐宋。邾娄小国序上者,主会也。
  [疏]注“邾娄”至“会也”。
  ○解云:伐宋而言主会者,谓相共伐宋,时邾为首故也。

  螟。何以书?记灾也。灾者,有害於人物,随事而至者,先是隐公张百金之鱼,设苛令急法,以禁民之所致。
  ○螟,亡丁反,蟲食苗心。苛,音何。
  [疏]注“灾者,有害於人物,随事而至者”。
  ○解云:欲对异为先事而至故也。
  ○注“先是”至“所致”。
  ○解云:苛令急法者,即三年“春,王二月,已巳,日有食之”,注云“此象君行暴急外见畏”是也。

  冬,十有二月,辛巳,公子彄卒。日者,隐公贤君,宜有恩礼於大夫。益师始见法,无骇有罪,据侠又未命也,故独得於此日。
  ○彄,苦侯反。见,贤遍反。
  [疏]注“日者”至“大夫”。
  ○解云:正以所闻之世,例不合日故也。
  ○注“益师始见法”。
  ○解云:元年十二月,“公子益师卒”,是所传闻之世,初始欲见三世之法,故不书日也。
  ○注“无骇有罪”。
  ○解云:即八年“冬,十有二月,无骇卒”,传云“何以不氏?疾始灭也,故终身不氏”是也。
  ○注“侠又未命也”。
  ○解云:即九年三月,“挟卒”,传云“侠者何?吾大夫之未命者”是也。

  宋人伐郑,围长葛。邑不言围,此其言围何?据伐於馀丘不言围。
  [疏]注“据伐”至“言围”。解云:即庄二年“夏,公子庆公帅师伐於馀丘”是也。

  彊也。至邑虽围当言伐,恶其彊而无义也。必欲为得邑,故如其意言围也。所以不知郑彊者,公以楚师伐宋围缗不言彊也。
  ○彊,渠羌反,下同。恶,乌路反。
  六年,春,郑人来输平。输平者何?输平,犹堕成也。何言乎堕成?据翚会诸侯伐郑后未道平也,何道堕成?
  ○输平,式朱反,堕也,《左氏》作“渝平”堕,许规反。
  [疏]“输平者何”。
  ○解云:正以言异於常例,故执不知问。注“据翚”至“堕成”。
  ○解云:上四年“秋,翚帅师会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是也。

  败其成也。翚伐郑后,已相与平,但外平不书,故云尔。
  [疏]注“翚伐”至“云尔”。
  ○解云:鲁与郑平而言外平者,谓伐郑之后,时公子翚在外与郑平,不得公命,是以不书,故曰外平不书耳。

  曰:吾成败矣。吾,鲁也。
  [疏]“曰吾成败矣”。
  ○解云:称鲁人之辞,故加曰。

  吾与郑人末有成也。末,无也。此传发者,解郑称人为共国辞。
  [疏]注“此传”至“国辞”。
  ○解云:传发此吾与郑人末有成一段事者,非直解郑擅获诸侯为有罪,而鲁侯不能死难亦当绝,故令郑称人。言输平,则鲁侯亦合称人矣。一个人字,两国共有,故云称人为共国辞。

  吾与郑人,则曷为末有成?据无战伐之文。狐壤之战,隐公获焉。时与郑人战於狐壤,为郑所获。
  ○壤,如丈反。然则何以不言战?战者,内败文也。据鞍战君获言师败绩。
  [疏]注“战者,内败文也”。
  ○解云:即桓十年“齐侯、卫侯,郑伯来战于郎”,传云“何以不言师败绩?内不言战,言战乃败矣”,彼注云“《春秋》讬王於鲁,战者,敌文也。王者兵不与诸侯敌,战乃其已贬之文,故不复言师败绩”是也。
  ○注“据鞍”至“败绩”。
  ○解云:成二年“季孙行父”以下“帅师,会晋卻克”云云,“及齐侯战于鞍,齐师败绩”,“秋,七月,齐侯使国佐如师”云云,传云“君不行使乎大夫,此其行使乎大夫何?佚获也”,注云“佚获者,已获而逃亡也”。然则彼获言败绩,则知此时鲁侯被获,亦宜言战,故难之。

  讳获也。君获不言师败绩,故以输平讳也,与鞍战辟内败文异。战例时,战日,诈战月。不日者,郑诈之。不月者,正月也,见隐终无奉正月之意。不地者,深讳也,使若实输平,故不地也。称人共国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