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时,此月者,刺齐桓忄乔慢恃盈,非所以就霸功也。
  ○帜,音志,又申志反,又尺志反,本又作“织”,同。难,乃旦反。因见,贤遍反。
  [疏]注“旗军”至“有色”。
  ○解云:即礼大帛以即戎之属是也。
  ○注“与金鼓俱举”。
  ○解云:谓以金錞和鼓,金铎通鼓之时而建之。
  ○注“旗获”至“过鲁也”。
  ○解云:凡言过者,谓道所经过之称。今齐侯伐山戎而得过鲁,则此山戎不在齐北可知。盖戎之别种,居于诸夏之山,故谓之山戎耳。
  ○注“言献捷系戎”至“不道”。
  ○解云:正决僖二十一年冬,“楚人使宜申来献捷”,无所系矣。
  ○注“诸侯交”至“於王者”。
  ○解云:格,犹距也。谓与交战而距王。今人谓不顺之处为格化之类。
  ○注“楚献”至“此月”。
  ○解云:即僖二十一年冬,“楚人使宜申来献捷”是也。而云持盈者,谓自持盈满之道而侮诸侯,失谦虚之义,故月之。

  秋,筑台于秦。何以书?讥。何讥尔?临国也。言国者,社稷、宗庙、朝廷皆为国,明皆不当临也。临社稷、宗庙则不敬,临朝廷则泄慢也。冬,不雨。何以书?记异也。京房《易传》曰“旱异者,旱久而不害物也。斯禄去公室,福由下作,故阳虽不施,而阴道独行,以成万物也。”先是比筑三台,庆牙专政之应。
  ○施,申豉反。
  [疏]注“先是比筑三台”。
  ○解云:即上文于郎、于薛、于秦之属是也。
  ○注“庆牙专政”。
  ○解云:即上二十七年传云“公子庆父、公子牙、公子友皆庄公之母弟也。公子庆父、公子牙通乎夫人以胁公,季子起而治之,则不得与于国政,坐而视之,则亲亲,因不忍见也。故於是复请至于陈,而葬原仲也”,下三十二年传云“季子至而授之以国政”。然则上既言二子胁公,季友不得为政,下文始言授季子国政,即於是时庆牙为政明矣。

  三十有二年,春,城小穀。
  夏,宋公、齐侯遇于梁丘。
  秋,七月,癸巳,公子牙卒。何以不称弟?据公弟叔肹卒。
  ○肹,许乙反。
  [疏]“城小穀”。
  ○解云:二传作“小”字,与《左氏》异。“夏宋公”至“梁丘”。
  ○解云:隐八年注云“宋公序上者,时卫侯要宋公,使不虞者为主,明当戒慎之”。然则今宋公序上,亦为齐侯所要故也。
  ○注“据公弟叔肹卒”。解云:即宣十七年“冬,十有一月,壬午,公弟叔肹”是也。

  杀也。杀则曷为不言刺?据公子买有罪杀之,言刺不言卒。
  [疏]注“据公”至“言卒”。
  ○解云:即僖二十八年“公子买戍卫,不卒戍,刺之”传云“不卒戍者何?不卒戍者,内乱也,不可使往也。不可使往,则其言戍卫何?遂公意也”是也。

  为季子讳杀也。曷为为季子讳杀?据叔孙得臣卒不日者,恶不发扬公子遂弑也。
  ○为季,于伪反,下“为季”、“而为”,注“故为”同。
  [疏]注“据叔”至“遂弑也”。
  ○解云:即宣五年九月,“叔孙得臣卒”,注云“不日者,知公子遂欲弑君,为人臣知贼而不言,明当诛”是也。然则季子若其发扬牙之罪恶诛之,正是臣人之道。今而讳杀,故难之云。

  季子之遏恶也。遏,止。
  ○遏,於葛反,止也。不以为国狱,不就致狱其刑,故言卒。缘季子之心而为之讳。季子过在亲亲,疑於非正,故为之讳,所以别嫌明疑。
  ○别,彼列反。
  [疏]注“季子”至“明疑”。
  ○解云:季子仁者,不忍用刑其兄,是失事君之道。然则季子之过,在於亲其亲者,故曰过在亲亲。《春秋》以掩遏牙之恶,与周公行诛于兄异,是以疑其非正礼耳,故为之讳刺文。所以别嫌者,谓讳刺别於亲亲,失臣道之嫌。明疑者,明於掩恶,非正礼之疑耳。

  季子之遏恶奈何?庄公病,将死,以病召季子。召之於陈。
  [疏]注“召之於陈”。
  ○解云:正以上二十七年传云“因不忍见也,故於是复请至于陈,而葬原仲也”之文故也。

  季子至而授之以国政。至不书者,内大夫出与归,不两书。
  [疏]注“至不”至“两书”。
  ○解云:谓通例如此。宣八年“夏,公子遂如齐,至黄乃复”,书其乃复者,彼传云“何言乎有疾乃复?讥。何讥尔?大夫以君命出,闻丧徐行而不反”,彼注云“丧尚不当反,况於疾乎”是也。宣十八年秋,“公孙归父如晋”,冬,“归父还自晋,至柽,遂奔齐”,书其还者,彼传云“还者何?善辞也。何善尔?归父使於晋,还自晋,至柽,闻君薨家遣,墠帷”,反命乎介,自是走之齐”,彼注云“主书者,善其不以家见遂怨怼,成踊哭君,终臣子之道,起时莫能然也。言至柽者,善其得礼于柽”是也。昭十四年“春,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