皺 【午集中】【皮字部】 皺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側救切,音縐。【玉篇】面皺也。【增韻】眉攢也。 又【類篇】皵也。【韓愈南城詩】爛熳堆眾皺。【朱子註】謂高陵深谷如皺物蹙摺之文耳。 又【孟郊南城聯句】紅皺曬檐瓦。【許彥周詩話】紅皺是說乾棗。 又【集韻】葘尤切,縐平聲。革文蹙也。與□同。 又【貫休湖頭別墅詩】饑掀菱殼,新蟬避栗皺。【註】皺栗,蓬也。叶上頭下休。 【玉篇】亦作□。【字彙補】亦作□。俗作□。

皻 【午集中】【皮字部】 皻 【廣韻】側加切【集韻】莊加切,□音渣。【類篇】鼻上皰。【黃帝素問】勞汗當風寒,薄爲皻。【註】俗謂之粉刺。 又【正字通】紅暈似瘡,浮起。著面鼻者,曰酒皻。 又【五音集韻】采古切,音蔖。【博雅】皸皵,皻也。 【玉篇】今作齇。【類篇】通作□。俗作皶。

皽 【午集中】【皮字部】 皽 【廣韻】知演切【集韻】知輦切,□音展。【博雅】離也。【廣韻】皮寬也。又皮肉之上魄膜也。【禮內則】濯手以摩之,去其皽。 又【廣韻】【集韻】【韻會】旨善切【正韻】之輦切,□鸇上聲。又【廣韻】止遙切【集韻】之遙切,□音昭。義□同。 又【集韻】黨旱切,音亶。面膚病也。 【集韻】同□。俗省作□。

皾 【午集中】【皮字部】 皾 【唐韻】【集韻】□徒谷切,音瀆【廣韻】滑也。【玉篇】貯弓器。又皾,箭器也。【集韻】弓矢韇也。今謂之胡鹿。【揚子方言】所以藏箭弩,謂之箙弓,謂之鞬。或謂之□【註】牛犢也。 【說文】本作韇。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蔣氏切,音紫。竹名。

□ 【未集上】【竹字部】 □ 【歸有光易圖論後】龍虎之經,金石草木之卜,軌□占算之術。音義未詳。

皿 【午集中】【皿字部】 皿 【唐韻】武永切【集韻】【韻會】【正韻】眉□切,□明上聲。【說文】飯食之器也。【增韻】盤□之屬。【左傳昭元年】於文皿蟲爲蠱。【註】皿,器也。【孟子】牲殺器皿。【註】皿,所以覆器者。 又【集韻】母梗切,音猛。義同。 【說文】象形。與豆同意。讀若猛。【佩□集】說文但音猛。今更立一音者,非。

盂 【午集中】【皿字部】 盂 【唐韻】羽俱切【集韻】【韻會】【正韻】雲俱切,□音于。【說文】飯器也。【揚子方言】宋楚魏之閒,盌謂之盂。【史記滑稽傳】酒一盂。【韓非子外儲篇】君猶盂也,民猶水也。盂方水方,盂圜水圜。【文中子禮樂篇】刻于盤盂。 又書名。【史記武安君傳】田蚡學盤盂諸書。【註】黃帝使孔甲所作銘也。孟康曰:儒墨名法雜家書也。 又田獵□名。【左傳文十年】宋公爲右盂,鄭伯爲左盂。 又草名。【爾雅釋草疏】盂,草似茅者。一名狼尾。一作盂。 又山名。【山海經】盂山,其隂多鐵,其陽多銅。 又宋地名。【左傳僖二十一年】諸侯會宋公于盂。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秦置盂縣,屬太原郡。 又姓。【左傳】衞有盂黶。 又與杅通。【後漢崔駰傳】刻諸盤杅。【註】杅亦盂也。

盃 【午集中】【皿字部】 盃 俗杯字。

盄 【午集中】【皿字部】 盄 【唐韻】止遙切【集韻】之遙切,□音昭。【說文】器也。 【類篇】或作□。【字彙補】亦作□。【說文長箋】引博古圖有□盉鐘銘。又作□。

盅 【午集中】【皿字部】 盅 【唐韻】直弓切【集韻】【韻會】【正韻】持中切,□音蟲。【說文】器虛也。【老子道德經】道盅而用之。【註】通作沖。 又【字彙補】穀盅,器名。見王氏農書。 又【廣韻】【集韻】□敕中切,音忡。義同。 【篇海】或作蛊,非。

盆 【午集中】【皿字部】 盆 【唐韻】【集韻】步奔切【韻會】【正韻】蒲奔切,□坌平聲。【說文】盎也。【廣韻】瓦器。【揚子方言】自關而西,盎或謂之盆。【禮禮器】盛於盆。【周禮冬官考工記】陶人爲盆,實二鬴。 又【史記藺相如傳】竊聞秦王善爲秦聲,請奉盆缻以相娛樂。【註】盛酒瓦器,秦人鼓之以節歌也。 又【前漢食貨志】募民煑鹽官與牢盆。【註】牢,價値。盆,煑鹽器。 又【汲冢周書】堂後東北爲赤奕焉,浴盆在其中。 又【苟子富國篇】土生五穀,人善治之,則畝數盆。【註】當時以盆爲量也。 又【釋文】淹也。【禮祭義】夫人繅三盆手。【註】置繭盆中,以手三次淹之,振出其緒也。 又缺盆。人乳房上骨名。【史記倉公傳】疽發乳上,入缺盆。 又藥名。【本草釋名】蓬虆。一名覆盆。 又地名。【南史齊世祖紀】上據盆口城,爲戰守備。 又姓。【風俗通】盆成括仕齊,其子逃難,改氏成焉。 又【字彙補】步悶切,音坌。與湓通。【通雅】盆溢滿起也。【後漢□忠傳】徐岱之濵,海水盆溢。【前漢溝洫志】作湓溢。 又叶符兵切,音平。【易林】東方孟春,乘冰戴盆。【蘇軾東樓詩】白髮蒼顏自照盆,董生端合是前身。【韻補】庚通眞。 【廣韻】亦作瓫。

硱 【午集下】【石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