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音敘。義同。 又【集韻】壯所切,音阻。【漢志】沮陽,縣名。在上谷郡。 又【廣韻】【集韻】【正韻】□將預切,音怚。沮洳,漸濕也。【詩魏風】彼汾沮洳。【註】沮洳,水浸處,下濕之地。【禮王制】山川沮澤。【註】沮謂萊沛也。 又【集韻】將先切,音箋。涓沮,小流。

沰 【巳集上】【水字部】 沰 【廣韻】他各切【集韻】闥各切,□音託。【玉篇】落也,磓也。 又【廣韻】赭也。【詩秦風顏如渥丹】《釋文》丹如字,韓詩作沰。音撻各反。赭也。 又【集韻】當各切,音矺。滴也。【崔實農家諺】上火不落,下火滴沰。考證:〔【詩秦風顏如渥丹箋】丹如字,韓詩作沰。音撻各反。赭也。〕 謹按丹如字云云本釋文非鄭箋。謹改箋字爲釋文。

沱 【巳集上】【水字部】 沱 【唐韻】徒何切【集韻】【韻會】唐何切【正韻】湯何切,□音駝。【說文】江別流也。出山。【書禹貢】岷山導江東別爲沱。【註】引爾雅釋水,水自江出爲沱,漢爲潛。【詩地理攷】蔡氏曰:南郡枝江縣有沱水,其流入江,而非出於江也。華容縣有夏水,首出於江,尾入於沔,亦謂之沱。此荆州之沱,蜀郡郫縣江沱在東,西入大江。汶江縣江沱在西南,東入江,此梁州之沱。戴侗曰:沱名不一,梁州之沱,特其大者耳。 又滹沱,河名。在定州。 又涕垂貌。【易離卦】出涕沱若。 又大雨貌。【詩小雅】俾滂沱矣。 又【廣韻】徒可切【集韻】【韻會】【正韻】待可切,□音柁。與□同。瀢□,沙土往來貌。【郭璞江賦】碧沙瀢□而往來。 又與沲同。潭沲,隨波貌。【郭璞江賦】隨風猗萎,與波潭沲。【杜甫詩】春光潭沲秦東亭。今作淡沱。 又【集韻】陳知切,音馳。與池同。考證:〔【說文】水別流也。〕 謹照原文水改江。

沲 【巳集上】【水字部】 沲 【集韻】同沱。

河 【巳集上】【水字部】 河 【唐韻】乎哥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音何。水名。【說文】水出敦煌塞外崑崙山,發源注海。【春秋說題辭】河之爲言荷也。荷精分佈,懷隂引度也。【釋名】河,下也。隨地下處而通流也。【前漢西域傳】河有兩源,一出蔥嶺,一出于闐。于闐在南山下,其河北流,與蔥嶺河合,東注蒲昌海,潛行地下。南出於積石,爲中國河云。【書禹貢】導河積石,至于龍門。【爾雅釋水】河出崑崙,色白,所渠幷千七百一川,色黃,百里一小曲,千里一曲一直。 又九河。【書禹貢】九河旣道。【傳】九河,徒駭一,太史二,馬頰三,覆釜四,胡蘇五,□六,絜七,鉤盤八,鬲津九。 又三河,謂河南,河北,河東也。【後漢光武紀】三河未澄,四關重擾。又【小學紺珠】以黃河,析支河,湟中河爲三河。 又兩河,謂東河,西河也。【爾雅釋地】兩河閒曰冀州。 又州名。【廣輿記】古西羌地,秦漢屬隴西,唐曰河州,明置河州衞。 又梗河。星名。【甘氏星經】梗河三星,在大角帝座北。 又銀河,天河也。 又【趙崇絢雞肋】道家以目爲銀河。 又酒器也。【乾□子】裴鈞大宴有銀河,受一斗。 又淘河,鳥名。見【爾雅釋鳥註】。 又姓,明河淸,長沙人。□字从月从作。考證:〔兩河,謂河南,河北也。【爾雅釋地】兩河閒曰冀州。〕 謹按爾雅註云自東河至西河,非謂河南河北。謹改河南河北爲東河西河。

□ 【未集中】【羊字部】 □ 【篇海】疾二切,音字。牝羊也。

【酉集中】【豕字部】 【集韻】呼回切,音灰。豕也。一曰豕發土也。與同。或作鼿。

筫 【未集上】【竹字部】 筫 【玉篇】陟利切【海篇】音智。【篇海】竹器。【字彙】朴也。 又之日切。義同。 又音只。致謹也。又正也。

沴 【巳集上】【水字部】 沴 【唐韻】【集韻】【韻會】郞計切【正韻】力霽切,□音麗。【說文】水不利也。【前漢五行志】惟金沴木。又氣相傷謂之沴,沴猶臨莅不和意也。【註】服虔曰:沴,害也。如淳曰:沴音拂戾之戾。 又妖氣也。【前漢孔光傳】六沴之作。【註】沴,惡氣也。 又水渚也。【揚雄河東賦】秦神下讋,跖魂負沴。【註】沴,河岸之坻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徒典切,音殄。陵亂也。【莊子大宗師】隂陽之氣有沴。 又【集韻】乃結切,音涅。義同。

沵 【巳集上】【水字部】 沵 【字彙】同沴。 又水名,在襄陽。【水經注】零水東逕新城縣之沵鄕縣,謂之沵水。又東歷宜城西山,謂之沵谿。東流合於夷水,謂之沵口。

沶 【巳集上】【水字部】 沶 【唐韻】與之切【集韻】盈之切,□音飴。水名。 又【集韻】陳尼切,音墀。同坻。【前漢諸侯王表】沶陵康侯魏駟。 又神至切,音示。沶鄕,縣名。見【左傳桓十三年註】。 又直利切,音緻。義同。

沷 【巳集上】【水字部】 沷 【玉篇】府伐切,音發。寒也。一曰渫也,通流也。【木華海賦】鏟臨崖之阜陸,決陂潢而相沷。【註】沷,灌也。一曰凡壅水處決之,使相沷蕩也。 又敷勿切,音弗。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