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掌。〔【水經注】沐水又南與葛陂相會。〕 謹照原文沐水改沭水。

葜 【申集上】【艸字部】 葜 【篇海】苦轄切,音恰。菝葜,草也。【集韻】亦作□。

葝 【申集上】【艸字部】 葝 【唐韻】渠京切,音擎。【爾雅釋草】葝,山薤。【疏】薤生山中者名葝。 又【集韻】堅正切,音勁。【爾雅釋草】葝,尾。【註】可以染皁。【疏】一名陵翹。 【廣韻】又作□。考證:〔【爾雅釋草】葝,鼠尾。【註】可以染草。〕 謹照原文染草改染皁。

葟 【申集上】【艸字部】 葟 【唐韻】【集韻】□胡光切,音皇。【玉篇】葟榮,亦花之美也。【爾雅釋草】蕍、芛、葟,華榮。【疏】葟,華單也。 又【博雅】葟葟,茂也。 又【齊民要術】葟菜,似蒜,生水邊。

葠 【申集上】【艸字部】 葠 【韻會】同□。【說文】本作薓。人薓,藥草。

【子集中】【人字部】 【集韻】奴對切,音內。人名。

【備考】【丑集】【女字部】 【篇海類編】同□。

葡 【申集上】【艸字部】 葡 【篇海】薄胡切,音蒲。俗借葡爲蒲陶字。 又【集韻】平祕切,音備。隷作。凡備、糒字从此。

葢 【午集中】【皿字部】 葢 【正字通】同蓋。

董 【申集上】【艸字部】 董 〔古文〕□【唐韻】多動切【集韻】覩動切,□音懂。【爾雅釋詁】董,督,正也。【書大禹謨】董之用威。 又【博雅】固也。 又深藏也。【史記倉公傳】氣當大董。 又【周禮春官】辨九□,四日振動。【鄭註】動讀爲董。書亦或爲董。振董,以兩手相擊也。 又【玉篇】藕根也。 又董蕖。【續博物志】董蕖者,婆羅門云阿苗根,似白芷。 又亭名。【左傳文六年】改蒐于董。【註】河東汾隂縣有董亭。 又澤名。【後漢郡國志】文喜邑有董池陂,古董澤。 又姓。【左傳昭二十九年】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實甚好龍,龍多歸之,服事帝舜,賜之姓曰董。又【宣二年】董狐,古之良史也。 又【集韻】主勇切,音腫。【羣經音辨】短也。《左傳》余髮董董,今本作種種。 又【字彙補】董正之董,讀若督,東谷切。 【集韻】通作蕫。考證:〔【左傳昭二十九年】昔有颺叔安。〕 謹照原文颺改飂。

葤 【申集上】【艸字部】 葤 【唐韻】除柳切,音紂。【玉篇】裹也。

葥 【申集上】【艸字部】 葥 【唐韻】子賤切,音箭。【說文】山莓也。 又【爾雅釋草】葥,王□。【註】王帚似藜,其樹可爲掃□,江東呼爲落帚。 又【集韻】才先切,音前。車葥,藥草。 【說文】作□。

蒪 【申集上】【艸字部】 蒪 【唐韻】匹各切,音粕。蒪苴,大蘘荷名。【楚辭大招】膾苴蒪只。【註】雜用膾炙,切蘘荷以爲香。 又【集韻】匹沃切,音砲。義同。

葦 【申集上】【艸字部】 葦 【玉篇】禹鬼切【集韻】羽鬼切,□音偉。【說文】大葭也。【詩衞風】一葦杭之。【風俗通】除夕飾桃人,垂葦交,畫虎于門。【後漢袁閎傳】爲沛相,乗葦車。 又山名。【水經注】江水浦東有葦山。 又【類篇】于非切,音闈。【爾雅釋草】葦□,芀。謝嶠讀作平聲。 又【篇海】于貴切,音胃。【莊子列禦□】緯蕭而食。亦作葦。考證:〔【詩衞風】一葦航之。〕 謹照原文航改杭。

葩 【申集上】【艸字部】 葩 【唐韻】普巴切,帊平聲。【說文】華也。【張衡西京賦】披紅葩之狎獵。 又【韻補】叶滂禾切,音坡。【張衡思□賦】天地絪縕,百卉含葩。叶下和字韻。 【類篇】一作苩,一作皅。

【丑集下】【女字部】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蒼按切,音燦。美也。【詩唐風】今夕何夕,見此粲者。【傳】三女爲,一妻二妾也。粲通。詩作粲。

蒕 【申集上】【艸字部】 蒕 【正字通】俗蒀字。

葪 【申集上】【艸字部】 葪 【玉篇】同薊。 又【篇海】割也。 又木名。【山海經】葪柏,狀如荆,白華而赤實,服者不寒。 又通芥。【史記賈生傳】細故□葪兮。【註】□葪,鯁刺也。

【午集中】【目字部】 【集韻】密北切,音墨。見□字註。

葫 【申集上】【艸字部】 葫 【集韻】洪孤切,音胡。【廣韻】葫,瓜也。 又【類篇】□葫,菰米也。 又【玉篇】大蒜也。【本草註】今人謂葫爲大蒜,蒜爲小蒜。【孫緬云】張騫使西域,得大蒜、葫荽,則小蒜中土舊有,而大蒜出胡也,故有胡名。

葬 【申集上】【艸字部】 葬 〔古文〕□□□□【唐韻】【集韻】【正韻】□則浪切,音髒。【說文】从死在茻中,一其中,所以薦之。【禮檀弓】國子高曰:葬者,藏也。 又【集韻】才浪切,音臓。義與藏同。 又【正韻】兹郞切,音臧。【周禮地官】族師,以相葬埋。劉昌宗引《漢書尹賞傳》枯骨後何葬,協乎聲讀。 【韻學集成】或作塟,見《三輔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