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有招辱之事因失其亲有比匪之伤此六言之所以六蔽也 张子曰君子宁言之不顾不规规于非义之信宁身被困辱不徇人以非礼之恭宁孤立无助不失身于可贱之人
  食无求饱章
  学不时习安得谓好两个无求其神清一意敏愼其力专又复就正其心虚夫子口称君子而意在颜回箪瓢陋巷安饱忘矣一日克复何其敏也终日不违何其慎也寡与不能且问况有道者乎夫子以好学自信又称颜子好学于此可寻孔颜乐处
  贫而无谄章
  孔子不谈幻说妙全在富贵贫贱实地上作功夫贫者气慑不期谄而谄至富者气隆不期骄而骄至得一无谄无骄之士庶可以抵挡流俗然未免有贫富之见不得自若其天故不若乐与好礼之超然无入而不自得也诗人咏精矣而犹觉其粗宻矣而犹觉其踈信乎学问无终穷原驻足不得子贡见及此矣孔子美之使其及也 王泰州曰子贡咏诗是借诗来咏叹学问无穷更有不能自己的意思
  不患不知章
  甚矣人之误用患也人不己知于己何关我不知人行将累己古人有长于知君子而不长于知小人犹至偾事况君子日在侧而不知则我之非君子夫何说总之不知学孔孟各有知人之法在或曰学问事功直至知人方于天下有济此中便有作君作师担荷在
  为政第二
  为政以徳章
  政也而以徳为之任是拮据总归渊穆北辰之譬悠然有遐思焉朱子曰不是无作为只不生事扰民徳修于己而人自感化不待作为而天下自归之不见其有为之迹耳
  诗三百一章
  夫子以思无邪尽三百篇之旨愚谓此三字足尽六经之蕴学者必务知要要莫要于存诚无邪者乃所以思诚也
  道之以政章
  杂伯之治以徳礼出之民祇见为政刑也纯王之治以刑政出之民犹见为徳礼也一凭文告一主躬修非学莫辨
  吾十有五章
  此是学而时习实録即生知亦不废学生熟安勉之介各有其候谓无渐次者非谓为谦己诲人者更非孙文忠云知天命在五伦上知古人五十服官政须阅尽五伦天命方不遗漏耳顺者言下立破无处非天命也从心不踰则更熟矣统体皆天命之流行 王阳明曰工夫全在立与不惑上知天命时大段着力不得
  懿子问孝章
  不学之人只以得尽情为孝奚暇问礼不知礼之所在心虽无穷分则不可僣胡氏注甚有理
  武伯问孝章
  惟疾之忧透尽千古慈父心肠子能体之全生全归岂容一息少懈
  子游问孝章
  学先主敬而事亲尤是敬之结聚处不敬何谓能养唐书马周疏云臣不幸蚤失父母犬马之养已无所施由此推之前人看犬马多属人子身上
  子夏问孝章
  色字全从敬中来不能敬安得有愉色乎诸贤问孝而答各异是夫子化工肖物以告彼者而告此便隔千里
  吾与回言章
  聪明外炫则中无所得可知此如愚之回所以为好学之首 胡云峰曰发字最有力周元公所谓发圣人之蕴教万世无穷者颜子也
  视其所以章
  患不知人夫子以之垂训然知人之法视以观由察安其条教也视以最显著举其一而未尽其人则参以二参以三由则渐隠矣安则愈微矣全在人发不及觉觉不及持之际自呈其淑慝非宻于观而精于察者未易辨也桓公尊世子以定其位抗君也而合义郑伯尊王也而逃义春秋微辞多如此类故能致审于危微精一之学者方能定千古之是非
  温故知新章
  温故便是用时习工夫新即在故中有本之学纔能铸世易云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徳此即饮河取燧肆应不穷之道正温故知新可以为师之旨也
  君子不器章
  以器许人亦成材矣不器学更大虚中无物故能应万物而不疲超方无局故能出常局而不碍
  先行其言章
  人品在行上取齐学为君子者亦知学其先行而已矣欧阳永叔云修诸身矣不见诸言可也得后字之意
  周而不比章
  以公私定周比实虽相悬迹则相似此等小人皆是要与君子争坛非精于学者莫辨或曰周不是度量寛博易曰天火同人刚健文明君子以通天下之志此处须深思乃得之
  学而不思章
  学者古人已成之迹思者吾心自得之趣此二者合则双美离则两伤究而言之不思何为学
  攻乎异端章
  甚矣异端之害世也其中于贤知更甚无本以胜之反退然自处其下故为圣贤立防当先严儒释之辩 程勿斋曰百家众技不能相通是曰小道邪说诐行戾乎王道是曰异端
  诲女知之章
  知之而不敢辄信为知者虚也不知而敢谬认以为知者欺也学者之病莫大于自欺夫子于此喝破不独为子路下砭张氏曰二为字是胸中体勘到极透彻处正知与不知毋自欺处
  多闻阙疑章
  以子张之学也而犹干禄哉甚矣不志谷之难也盖多尤多悔之身原无所挟持以为受享之地即自谓薄爵禄而不屑祇欺人语耳果眞实为己之学奚暇问禄之在与不在 朱子曰言不谨则必见尤于人人既有尤自家安得无悔行不谨则已必有悔已既有悔则人安得不见尤
  何为民服章
  凡拂于君者多利于民而不利于民者多昵于君此举错之所以难也故欲服民心先清枉直従古帝王之学未有不知人而欲安民者
  敬忠以劝章
  欲提醒人心只求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