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人之所信,如木有根。其根一拨,随即僵仆。是故父子无信,则无以亲。君臣无信,则无以义。夫妇无信,则无以别。长幼无信,则无以序。纲沦法斁,人道泯灭矣。何自而能立哉。夫子始论为政,谓斯民不得其养,不安其生,则非空言所可孚耳,非谓信在兵食之后也。兵食,即所以信也。子贡直就三者反复问难,究见根底。此圣门之所以善学欤。论食则兵为轻,论信则死为轻。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其郭切]犹犬羊之鞟。”(棘子成,卫大夫也。夫子,指棘子成。子成谓君子质而已矣,子贡叹惜其说,谓君子之不然也。驷,四马也。不及舌,谓其言已出于舌,四马追不及也。鞟,皮去毛者。)
  子曰绘事后素,又曰文质彬彬,二者虽有先后本,末然不可以相无也。若使文亦如质,质亦如文,浑然无所区别,则虎豹之皮,既去其毛矣,何异于犬羊之皮乎?言文不可无,以针子成之失。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用,国之用度也。彻,通也。周制:一夫受田百亩,而与同沟共井之人通力合作,计亩均收。大率民得其九,公取其一,故谓之彻。二者,十取其二也。)
  君子厚下安宅,非曰厉民以自养也。鲁初税亩,而此意无复存矣。时君但知责不足于民,而不知求足于己,又乌知足民乃所以足国哉?盍彻之言,虽落落于一时,实万世经邦之大法也。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去声]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末二句小雅我行其野之言,谓纵使不以富故,亦适为异耳。证爱欲其生,恶欲其死者之为异也。)
  主忠信凡三,出示人立德之本,至深切矣。徙义,即改过。义不能徙,德安能崇?洪范曰: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爱恶皆私意也。死生有命,岂他人私意所能为哉。此惑之大者,才主忠信,自无此事。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齐景公,名杵臼。鲁昭公末年,孔子适齐。是时,景公失政,而大夫陈氏厚施于国。以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景公又多内嬖,而不立太子。)
  景公君臣父子,皆失其道,故孔子告之以是。政者,三纲九法之所系也。纲沦法斁,人道绝矣。岂直为吾粟而已哉。景公之言,亦是他所见如此。
  子曰:“片言可以折[之舌切]狱者,其由也与[平声]?”子路无宿诺。(片言,一言也。折,剖断也。宿,隔一宿也。)
  狱者两词,情伪亦难决矣。一言折之,非刚明者不能。无宿诺,果于践言也。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听讼者,能决是非于一时耳。使民无讼,则非道洽政治不能。是故圣人,不贵听讼贵无讼。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无倦则不息,以忠则不欺,为政之本也。一言以蔽之,曰诚而已矣。夫子之告子张,大抵如此。居是心之所安处。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重出。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凡事不问善恶,必有人焉。成之而后成其事。且如初陷,恶习未甚彰著,亦自畏忌,不敢恣纵,淫朋比德,复从臾相挺,其恶乃济,所谓成者如此。君子唯恐人之不为善,恶则救正之。小人唯恐人之不为恶,善则沮毁之。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其身正,不令而行。同然之机,其应如响。孰敢二字,自有不容。不然者,敢不正矣,如政何哉?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所以甘心为盗而不知耻者,上之人实启之耳。子苟不欲,虽赏不窃。窃岂本心也哉。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于虔切]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偃,仆也。)
  君子小人虽不同,而良心善性未始有异。此以德感,彼以德应,其机疾捷如草从风。是故为人上者,不可不谨所欲也。所欲在善,皆从而善矣。奈何欲杀人而使之就道也哉?答康子问者三,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音扶下同]达也者,质直而好[去声]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