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隱乍顯,隨劫存亡,教習神仙,伏諸魔鬼;五者,紙墨縑素,竹木漆書,散在人間,流傳誦詠,劫初即下,劫末還升,保國安人,開度羣品。經者,元始之言,教化眾生。使識根源本始,宿命因緣。罪福報對,善惡吉凶,生化門戶,方便所由。改惡從善,保安性命,長生無為,歸之於道,永劫軌模。保之者,福降。修之者,神仙矣。出《業報因緣經》。
  太上道君謂三天法師曰:天尊教戒,三洞妙文,天書玉字,靈篆龍章,雖復無邊,總括條疏,唯十二事。部類分別,隨根不同。一者自然本文,二者神符,三者寶訣,四者靈圖,五者譜籙,六者戒律,七者威儀,八者方法,九者術數,十者記傳,十一者讚誦,十二者章表。自然本文,天書八會,鳳篆龍章,是為天地萬物之本,開化人神,成立諸法,主召九天神仙上帝,校定圖籙,調正璇璣,攝制酆都,降伏魔鬼,敕命水帝,召龍上雲,天地劫期,聖真名諱,所治城臺,眾真境界,廣宣分別,種種降差,服御元精,化形之法。神符者,雲篆之文,神真之信,召攝眾魔,威制神鬼,總元御運,保命流年。寶訣者,天真上聖,述釋天書八會之字,以為正音,開示大道。靈圖者,眾聖化迹,應見無方,圖寫變通,令總悟解。譜籙者,眾聖記述,仙真名諱,宗本冑胤,神宮位緒。戒律者,條制勑約,防非檢過,詮量罪福,分別重輕。威儀者,具示齋戒,進退楷模,俯仰節度,軌式容止。方法者,眾聖著述,丹藥祕要,神草靈芝,柔金水玉,修養之道。術數者,明辯思神,存真念道,心齋坐忘,遊空飛步,餐吸六炁,導引三光,鍊質化形,仙度之法。記傳者,是諸眾聖,載述學業,得道成真,通玄入妙,修因方所,證果時節。讚詠者,眾真大聖,功飾法言,稱揚正道,令總信樂,發起回向,生尊重心。章表者,師資傳授,妙寶奇文,登壇告盟,啟誓傳度,悔謝請福,關告之辭。此十二辭,紞統眾法。一切意趣,無不備周。化引三乘,入一乘道出《本際經》。
  三洞真經軼品目
  洞真寶經十二部凡二十三萬三百八十卷
  太上部第一 妙林部第二
  太清部第三 徹視部第四
  上清部第五 開元部第六
  元陽部第七 妙真部第八
  開山部第九 十仙部第十
  玉林部第十一 黃老部第十二
  洞玄寶經十二部凡八十萬四千卷
  靈和部第一 靈寶部第二
  通神部第三 無量部第四
  集仙部第五 內祕部第六
  真志部第七 集善部第八
  鍊精部第九 生尸部第十
  官圖部第十一 鍊摩部第十二
  洞神寶經十二部凡八十四萬二千卷
  太真部第一 至德部第二
  黃庭部第三 鍊氣部第四
  道德部第五 元神部第六
  大劫部第七 內簡部第八
  神咒部第九 三皇部第十
  按摩部第十一 小劫部第十二
  右三洞三十六部,共一百七十八萬六千三百八十卷。
  歷代聖人神仙所受經
  玄中大經上三皇 太素經中三皇
  開元經中三皇 金闕祕經下三皇
  攝提本經稷三皇 元陽經伏羲
  元精經神農 安神經祝融
  道德經黃帝 微言經顓帝
  天元經天老 黃庭經帝嚳
  玄德經帝堯 政事離合經帝堯
  德戒經夏禹 長生經般湯
  赤精經文王 虛元經武王
  八天隱文經昭王 出塞經以下六經並尹喜受
  西昇經 元陽經
  道德經 內解經
  九室經 衛生經南榮
  六甲經宗王 鬼林經始皇
  太平經干吉 王訣九千篇以下四品,張天師受
  符圖七千章 神咒四十首
  科律教戒一千二百卷
  新科一百二十卷冠謙之
  右諸經,並老君授
  三一經黃帝 龍蹻經黃帝
  右二經天真皇人授
  上清經四十六卷漢武帝
  右西王母授
  上清經三十二卷魏夫人
  右王君授
  上清經七卷仙人李順興
  右三真人授
  上清經四卷仙人
  右三茅真君授
  靈寶經十六卷葛仙翁
  右三真人授
  靈寶經十四卷抱朴子
  右太極真人授
  道德章句二卷漢武帝
  右河上公授
  粵自三古已降,迄于巨唐。寶軸靈文,或隱或見。出於史策,或著在別。傳至宋朝,簡寂先生,校讎之際,述珠囊經目,萬八千卷。其後江表干戈,秦中兵革,真經祕策,流散者多。後周武帝,立通玄觀,收集眾經,猶及萬卷。洎隋火版蕩,唐土龍興,翦掃氛妖,底定寰宇。至開元之歲,經訣方興。玄宗著瓊綱經目,凡七千三百卷。復有玉諱別目,記傳疏論,相兼九千餘卷。尋至二胡,猾夏正教。凌遲兩京,祕藏多遇焚燒。上元年中,所收經籙六千餘卷,至大曆年申甫先生,海內搜訪,京師繕寫,又及七千卷。長慶之後,咸通之間,兩街所寫,纔五千三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