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昇。汝之骸骨,塊然遺形,如蟬之蛻,臭腐不馨。曰子曰孫,葬以盡誠;宗派蒙蔭,亦昇仙梯;仙梯在目,而人不知,因附見于此。
  愚又竊論都仙許真君以此上品妙經述靈寶淨明經法,而淨明二字,非太空日月不足為喻。《晁文元公集》有云:儒書言清明在躬,志氣如神。《莊子》言:水淨猶明,而況精神,聖人之心淨乎。普光佛為無盡意說淨明三昧,離一切煩惱,性如虛空,不受垢染,本無一物,元空之體,淨之極也。寂照含虛,空終顯之用,明之極也。如太空為淨,日月為明,不見淨明心,此理臻極,故無一法可得。照昏如炳燭,虛己若清宮。此語皆三教聖人發明二字之妙者,與經中緬平一等,無復高下。上皆碧玉,無有異色,及懸珠寂無遺響一章,旨意皆同,因再附見于此。
  道言:行道之日,皆當香湯沐浴齋戒,入室東向,叩齒三十二通,上聞三十二天,心拜三十二過。閉目靜思,身坐青黃白三色雲炁之中,內外蓊冥,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獅子、白鶴羅列左右,日月照明,洞煥室內,項生圓象,光映十方。如此分明。密呪曰:
  貪羅鬱羅,符無蘇陀。太沖太極,陰陽包和。出有入無,鬼神莫測。出死入生,變化自然。元始混炁,玄中之玄。上干有頂,下洞太淵。誦之一徧,況痾自痊。鍊魂育魄,真陽自全。齋戒禮誦,萬過飛仙。無上密呪,萬神綿綿。心中心呪,重復宣傳。貪羅洞明,與道合真。玉清上極,梵炁氤氳。分靈布炁,降注臣身。形神俱妙,變化飛昇。一如令格,統攝萬靈。
  急急一如元始上帝玄都律令。
  無上玄元太上道君召出臣身中三五功曹、左右官使者、侍香金童、傳言玉女、五帝直符直日香官各三十二人,關啟所言。今日吉慶,長齋清堂,修行至經。臣今奏為某願得所啟,徑御上徹無上三十二天元始上帝至尊几前。
  行道有二:燒香誦經,步虛朝讚,亦云行道;精鍊身心,行持道德,亦云行道。沐浴,沐者,沐髮;浴者,浴身。亦有二法:以五香水持呪洗身,此外沐浴;大行梵炁,周回十方,以至中理五炁,混合百神,即內沐浴。齋者,非止禁茹葷食穢、遠離貪淫,亦欲齊心以防患,戒性以絕非。入室者蓋欲入靖絕塵,身心專注,可與神靈交通者也。東向為長生之方,召集真炁,以生為本。叩齒之法,左為天鍾,右為天磬,召仙靈也。中為天鼓,朝上聖也。心拜者,身形不動,專意存禮。閉目者,收視內觀,炁乃凝寂。青為玄一之炁,黃為元一之炁,白為始一之炁。三色之義,取法三清。坐而存之,神明自見也。如是內境亦明,外境亦明,蓊然冥合,故曰蒼冥。次存青龍自肝出,居吾左;白虎自肺出,居吾右;朱雀自心出,居吾前;玄武自腎出,居吾後。獅子白鶴各以六數存之,自六腑而出,居吾左右前後。左目化為日輪,現紫赤之光九重;右目化為月輪,現黃白之光十重;與身相去九尺,光明煥爛,射入鼻中,通腦後,入金華宮,結成圓光大如車輪。以前青、黃、白三色有間,是為九色圓象;以此光明徧徹十方世界,然後微音次第存神史俱自吾之頂出,布列于前。述願祝之,次存思三十二天,一一取炁咽之而畢。
  頌曰:
  閉目將身子細觀,定中別是一乾坤。
  圓光出現仙靈集,問爾誰為元始尊。
  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註卷上竟
  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註卷中
  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
  元為萬物之根,立乎大象之首,寥廓而幽光,運化而不窮。人能深其根、固其蒂,與天相久矣。
  頌曰:
  自已根宗欲了真,鐵鞋踏破謾勞形。
  癡兒住舍須千載,今日方能識主人。
  始為恍惚之數,在毫末之初,變化之先者;萬物起乎始,歸乎終;復歸元始。始之為義,湛然獨尊,而變遷遂有形質。
  頌曰:
  當時愚魯未知賢,被汝勾牽入世纏。
  有志丈夫終識破,去來自在不攀緣。
  無者,有也,有即無也。無有有無為道之本,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隱然默存也。
  頌曰:
  恍惚之中妙用殊,箇中端的立形軀。
  不須境外徒勞覓,混物氤氳更是誰。
  量者,道之用,極而不盡也。天之數一,地之數二,萬物之數三。一、二、三,萬物極品類殊,當歸其一,以此為量,即無量也。
  頌曰:
  登高看處幾由旬,無極無窮甚杳冥。
  俯仰不知天地闊,要須籠絡一其真。
  度者,道無體也,含光而立人;無根也,變偽為真。元一變生神,神一變生真,真一變生道。物假物成物,人假真成道;識物守真,斯為度矣。
  頌曰:
  土木形骸竟屬空,無明影裹逐洪濛。
  須憑物外非常術,方可飛騰出世籠。
  人者,杳冥恍惚要妙之問,人在其中矣。恍恍惚惚,火中生神;杳杳冥冥,水中生精。火炎升上,七變為神;水流降下,六化為精。七六變化,上下相成,精神往來,妙體含真,各真其真,是謂真人也。
  頌曰:
  此身元自貴無比,本來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