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渡河,諸仙悉還宮。吾已被召,不得停,與爾別矣。弟問:織女何事渡河,兄何時當還?答曰:識女暫詣牽牛,吾去後三千年當還耳。明旦失武丁所在,世人至今猶云:七月七日織女嫁牽牛云。
  玄都先生
  玄都先生者,授《仙人黑玉天地鈴經》,行而得道。
  蔡長孺
  蔡長孺者,蜀郡人。服十精丸,年三百歲,色如少童。
  延明子高
  延明子高者,服麋角得仙。
  崔野子
  崔野子者,服木以度世。
  靈子真
  靈子真者,服桃膠以得仙。
  任敦
  任敦,博昌人也。少在羅浮學道,後居茅山南洞,行斗步之道及《洞玄五符》,能役召鬼神,隱身分形。居山舍,虎狼不敢觸犯。
  敬玄子
  敬玄子修行中部之道,存道守三一,常歌曰:遙望崑崙山,下有三頃田;借問田者誰,赤子字元先。土生二靈木,雙關俠兩邊,日月互相照,神路帶中天。採藥三微嶺,飲漱華池泉。遨遊十二樓,偃賽步中原。意欲觀絳宮,正值子丹眠。金樓托玉几,華蓋與相連。顧見雙使者,博著太行山。長谷何崢嶸,齊城相接鄰。縱我飛龍轡,忽臨無極淵。黃精生泉底,芝草披岐川。我欲將黃精,流丹在眼前。徘徊飲流丹,羽翼奮迅鮮。意猶未策外,子喬提臂肩。所經信自險,所貴得神仙。
  帛舉
  帛舉字子高,嘗入山採薪,見二白鵠飛下石上,即成兩仙人。共語云:頃合陰丹,就河北王母索九劍酒服之,至良。子高聞仙人言,就訪王母者,得九劍酒,還告仙人,乞陰丹服之,即翻然昇虛,治於雲中,掌雲雨之任。魏晉問有帛和,師河北王母未審是此人否。
  徐季道
  徐季道少住鵠嗚山,後遇真人謂曰:夫學道,當巾天青,詠《大歷》,蹶《真誥》作路雙白,徊二赤。此太素五神,道之秘事也,其語隱也。《大歷》者,《三皇文》是也,季道修行得道。
  趙叔期
  趙叔期,不知何許人。學道於王屋山中,時時出民問。聞有卜者在市,叔期往見之。卜者謂叔期曰:欲入天門,調三關,存朱衣,正崑崙。叔期知是神人,因拜扣頭,請其要道。因以一卷書與之,是胎中記。拜受之,後合神丹而昇天。
  莊伯微
  莊伯微者,漢時人,少好道,不知求道之方,惟以日入時正西北向,閉目握固,想崑崙山。積三十年,後見崑崙山人授以金液方,合服得道。《真誥》云:想見崑崙山二十一年,後服食入中山學道。猶存此法,當復十許年,後閉目,乃奄見崑崙。存之不止,遂見仙人授以金液之方,遂以得道。
  瞿武
  瞿武,後漢人也。七歲絕粒,服黃精紫芝。入峨眉山,天竹一真人授以真訣,乘白龍而去。今蜀州有瞿君祠。
  匡俗
  匡俗字子希,少以孝悌著稱。召聘不起,至心學真。遊諸名山,至覆筍山,上有湖,周迴數里,多生靈草異物,不可識。其傍有石井泉,通湖中。又有石鴉,至春秋時皆能群飛。復有小石筍,中有玉謀,多記山名福地及得道人姓名。後服食得道。
  盧耽
  盧耽者,少學道得仙。後復仕為州治中,每時乘空歸家,到曉則反。州嘗元會,期賀,在列,時耽後至。迴翔閣前欲下。次為威儀以篇擲耽,得一隻履墜地,耽由是飛去。
  傅先生
  傅先生者,學道於焦山中,精思七年,遇太極真人《真誥》云太極老君,與以木鑽,使之穿一石盤,厚五尺許,戒云:石盤穿,仙可得也。於是晝夜鑽之,積四十七年,鑽盡石穿。仙人來日:立志若斯,寧有不得道者。即授以金液還丹,服之度世。《丹臺錄》云:昇太清為南嶽真人。
  黃觀子
  黃觀子少好道,家奉佛道,朝朝拜叩,求乞長生。如此積四十九年,後遂服食,入焦山,太極真人以百四十事試之,皆過。遂服金丹,而詠《大洞真經》,今補官為太極左仙卿。
  石坦
  石坦字洪孫,渤海人也。遊趙魏諸名山,得道,能分身,同時請十餘家,各一家有一坦,所言各異。
  張巨君
  張巨君者,不知何許人也。許季山得病不愈,清齋祭泰山請命,晝夜所訴。忽有神人來問曰:汝是何人,何事苦告幽冥?天帝使我問汝,可以實對。季山曰:僕是汝南平輿許季山,抱疾三年,不知罪之所在,故到靈山請央死生。神人曰:我是仙人張巨君,吾有易道卜筮,射知汝禍祟所從。季山因再拜請白:幸蒙神仙迂降,願垂告示。巨君為筮卦,遇震之但初九、六二、六三有變,巨君曰:汝是無狀之人,病安得愈乎?季山曰:願為發之。巨君曰:汝曾將客束行,為父執仇,於道殺客,內空井中,大石蓋其上。此人上訴天府,以此病譴汝也。季山曰:實有此罪。巨君曰:何故爾邪?季山曰:父為人搏,恥蒙此以終身。時與客報之,未至,客欲告怨主,所以害之。巨君曰:冥理難欺,汝勤自首,吾還山當為汝請命也。季山漸愈,巨君傳季山筮卦卜,喜於《易》占,但不得巨君度世之方。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之七竟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