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巨石,方可丈餘,其下宛然浮寄他石之上。或一人以手推之,則搖動,人多則屹然而住。是夜群人持火杖刀,將害仙姑。入其室,姑在林上而不見。既出門,即推壞仙壇,轟然有聲,山震谷裂,謂已顛墜矣,而終不能動。相率奔去。及明,有至遠村者分散,九為虎所噬殺,一推壇之時不同其惡,免為虎害。夫人仙壇儼然無損,如亦無恙。歲餘,青烏語姑遷居。因徙居湖南,烏亦隨之,而他人未嘗會其語。唐相國文昭鄭公畋,自承旨學士在遷梧州牧,師事於姑。姑謂文昭公曰:此後四海多難,人問不可久居吾將卜隱九疑矣。一日遂去。
  王女
  王保義為刑南高從誨行軍司馬,生女不食葷血,五歲能誦黃庭。及長,夢渡水登山,見金銀宮闕,云是方丈山。女仙數十人,中一人曰:麻姑相結姊妹,授以琵琶數曲。自是數夜一遇,歲餘得百餘曲。其尤者有獨指商,以一指彈一曲。後夢麻姑曰:即當相邀。明日,庭中有雲鶴音樂,女奄然而化去。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徒集卷之四竟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後集卷之五
  明星玉女
  明星玉女者,居華山,服玉漿,白日昇天。山頂有石龜,其廣數畝,高三仞。其側有梯磴,達背,見玉女祠。前有五石,日號日玉女洗頭盆。其中水色碧綠澄徹,雨不加溢,旱不臧耗。祠內有玉石馬一疋焉。
  江妃
  江妃二女者,不知何所人也。出遊於江漢之湄,逢鄭交甫見而悅之,不知其神人也。謂其僕曰:我欲下請其珮。僕曰:此問之人皆習於辭,不得,恐罹悔焉。交甫不聽,遂下與之語曰:二女勞矣。二女曰:客子有勞,妾何勞之有?交甫曰:橘是柚也,我盛之以筍,令附漢水,將流而下。我遵其傍,釆其芝而茹之,以知吾為不遜也,願請子之珮。二女曰:橘是柚也,我盛之以莒,令附漢水,將流而下。我遵其傍,釆其芝而茹之。遂手解珮與交甫,交甫受而懷之。趨去數十步,視珮,空懷無有。顧二女,忽不見。詩曰:漢有游女,不可求思。此之謂也。出《列仙傳》。
  太玄女
  太玄女姓顓名和,少喪父,或相其母女皆不壽,側然以為憂。常曰:人之處世,一失不可復得,一死不可復生,壽限之促,非修道不可延其生也。遂訪明師,洗心求道。得玉子之術,行之累年,遂能入水不濡,盛寒雪之時,單衣水上,而顏色不變,身體溫暖可至積日。又能徙官府宮殿城市屋舍於他處,視之無異,指之則失。其所在門戶櫝櫃有關鎖者,指之即開。指山山摧,指木木折,更指之即復故。將弟子行,所到山問,日暮以杖扣石,即開門戶。入其中,屋宇林几,幃帳廚凜,供給酒食如常。雖行萬里,所在常爾。能令小物忽大,大物忽小。或吐火漲天,一噓即滅。又能坐炎火之中,衣服不然。須臾之問,或化老翁,或為小兒,或化車馬,乘騎出入。三十六術甚著。起死回生,救人無數。不知其何所服食,亦無得其術者。顏色益少,鬢髮如鴉。後白日昇天而去。
  西河少女
  西河少女者,神仙伯山甫外甥也。山甫,雍州人,入華山學道,精思服餌,時還鄉里省親。如此二百餘年,容貌益少。入人家舍,知其家先世以來善惡功過,有如目擊。又知未來吉凶,言無不效。見其外甥女年老多病,將藥與之。女服藥時年已七十,稍稍還少,色如桃花。漢遣使者經西河,於城束見女子笞一老翁,頭髮皓白,跪而受杖。使者怪而問之,女子答曰:此是妾兒也。昔妾舅氏伯山甫得神仙之道,隱居華山,愍妾多病,以神藥授妾,漸復少容。今此兒不肯服藥,致此衰老,行不及妾。、妾患之,故與杖爾。使者問女及兒年各幾許,女子答曰:妾年百一十歲,兒年七十爾。此女尋入華山。
  園客妻
  園客妻,神女也。園客者,濟陰縣人也,美姿貌,邑人多欲以女妻之,客終不妻。常採五色香草,積數十年服食其實。一日一有五色蛾集香草上,客收而薦之,以布生桑蠶焉。至蠶時,有一女夜至。自稱客妻,,道蠶狀,助客養蠶,亦以香草飼之。客與俱收蠶,得一百二十頭繭,皆如甕大。譟一繭,六十日始盡。訖則俱去,莫知所在。故濟陰人祠桑蠶。設祠室焉。或云陳留濟陽氏。
  程偉妻
  漢期門郎程偉妻,得道者也,能神通變化,偉不甚異之。偉當從駕出行,而服飾未備,甚以為憂。妻曰:止闕衣耳,何悉之甚邪。即為致兩匹縑,忽然而至。偉好黃白術,連時不成。妻乃出其囊中藥少許,以器盛水銀,投藥而煎之,須臾成銀。偉欲從求方,終不可得。云偉骨未應得之。逼不得已,妻遂蹙然而化,尸解而去。
  張姜子
  張姜子,西川人張濟妹也。得道,今在易遷館束廂中。出《真誥》。注云:濟,後漢末西凍州人。為董卓將,後攻襄城,被射死,即張繡化叔也。其妹不顯外書,亦不知出適未。
  李惠姑
  李惠姑,齊人夏侯玄婦也。得道,今在易遷館束廂中。出《真誥》。注云:玄,魏末人,與李豐俱為晉文王所誅。不知婦亡在玄之前後。李豐乃是馮斕人,非齊人。,不知此是李誰之女。
  施淑女
  施淑女,山陽人施績女也。得道,在易遷館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