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合与人合
一三五 真空与顽空
一三六 持后与鞭后
一三七 相推与相胜
一三八 古始与疑始
一三九 内韄与外韄
一四O 葆光与葆真
一四一 修性与修命
一四二 阴神与阳神
一四三 杀机与盗机
一四四 天机与神机
一四五 心机与目机
一四六 回机与息机
一四七 具缘与具德
一四八 平怀与平息
一四九 安居与安心
一五O 见独与疑独
一五一 见素与体素
一五二 袭常与袭明
一五三 大顺与大宁
一五四 玄德与玄同
一五五 知荣与守辱
一五六 性起与缘起
一五七 生灭与灭生
一五八 小我与大我
一五九 养生与摄生
一六O 先天养生与后天养生
一六一 先天格物与后天格物
一六二 内乐与外乐
一六三 世法与道法
一六四 精神化与物质化
一六五 蒸气浴与真炁浴
一六六 长生与无生(一)
一六七 长生与无生(二)
一六八 至人与真人
一六九 德人与神人
一七O 鸿濛示道
一七一 啮缺问道
一七二 关尹论道之一
一七三 关尹论道之二
一七四 亢仓证道
一七五 臧丈垂钓
一七六 北宫铸钟
一七七 孔子嘉遁
一七八 颜子坐忘
一七九 列子御风
一八O 长房缩地
一八一 女娲补天
一八二 叔敖调息
一八三 壶公隐身
一八四 王母种桃
一八五 太和一色
一八六 一色过后
《天乐集》校勘例言
《天乐集》校勘附言
附录六种

一、 道派
  道家之学,亦称玄学,在中国为最古。昔哀公问于子夏曰:“五帝有师乎?”子夏对曰:“臣闻黄帝学乎大坟,颛顼学乎禄图,喾学乎赤成子,尧学乎务成子,舜学乎尹寿,禹学乎西王母,汤学乎成伯子,文王学乎锡畴子,武王学乎太公,周公学乎虢叔,仲尼学乎老聃。此十一圣人未遇此师,则功业不能著乎天下,名号不能传乎后世。”
  予按:所举十一圣人,大半皆古仙也。古仙应世,指不胜屈。著书立说,首推黄老,今通称老圣为道始祖。盖老圣著有《道德经》,宣示玄宗道妙,为后世所宗故。老圣传陈希夷,希夷传火龙真人,火龙传张三丰,三丰传沈万三、邱元靖、李夫子、汪圆通等,法嗣甚众。此之一系,世称文始派,亦云隐仙派。其二、老圣传王玄甫,字东华,一字少阳。少阳传钟离权,号正阳。正阳传吕岩,号纯阳。吕祖门下又出四派:
  一、吕祖传燕相刘海蟾,海蟾传张紫阳,紫阳开南派;
  二、吕祖传南宋王重阳,重阳立全真教,开北派;
  三、吕祖于明嘉靖间,传淮海陆西星,字潜虚,开东派;
  四、吕祖于清道光间,传四川嘉定李西月,字涵虚,开大江西派。
  此之一系,世称东华派,亦云少阳派。南派紫阳传石杏林,石杏林传薛紫贤,薛传陈泥丸,陈传白紫清。自张至白,共五传,世称“南五祖”。紫清传彭鹤林,彭传肖紫虚,以下续灯者众,皆南派嫡系也。重阳乃北宗,咸阳人,于南宋高宗时游终南山,遇钟吕二祖,潜修成道。出关立全真教,度马丹阳、孙不二、邱处机、刘处玄、谭处端、王处一、郝大通七人,先后得道,世称“北七真”。又邱祖在燕别开龙门派,则北宗之一系也。北七真中,其流法最远者,当推马祖与邱祖。若宋披云,若李栖真,若张紫琼,若赵缘督,若陈致虚,若张天雨,皆丹阳一支传下也。若虎皮座张真人,若李虚庵,若曹还阳,若伍冲虚,皆处机一脉传下也。全真之教,弘演于北方,读金学士元《紫微观记》(《遗山集·紫微观记》),可得其梗概。《记》云:“贞元、正隆以来,又有全真家之教,咸阳人王中孚(即重阳)倡之,谭马邱刘诸人和之,本于渊静之说,而无黄冠禳襘之妄,参以禅定之说,而无头陀缚绊之苦,耕田凿井,从身以自养,推有馀以及人,视世间扰扰者,差若省便然,故堕窳之人,翕然从之,南际淮,北至朔漠,西向秦,东向海,山林、城市、庐舍相望,什百为偶,贞祐襄乱之后,荡然无纪纲文章,凯凯之民,靡所趣向,为之教者,独自一家而已,是可知全真教之盛,众生受益之巨,非深山潜修,独善其身者可比。”
  东派法脉,无书可考。至西派李祖、陕西吴天秩,吴太师传湖北柯葆真,及我师汪体真山人。自老祖六传而至我师,阅时二千余年,亦云久矣,此东华、文始二派相承之大较也。又考《山海奇遇》,吕祖、刘海蟾,尝授丹诀于陈希夷,三丰真人亦传丹诀于李涵虚,故自五代以下,文华二派法流,实已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