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六】【注】自然各已足。
     【释文】《鹄》本又作鹤,同。胡洛反。《日黔》巨淹反,徐其金反。司马云:黑也。
  【七】【注】俱自然耳,无所偏尚。
     【疏】浴,洒也。染缁曰黔。黔,黑也。辩者,别其胜负也。夫鹄白乌黑,禀之自然,岂须日日浴染,方得如是!以言物性,其义例然。黑白素朴,各足于分,所遇斯适,故不足于分,所以论胜负。亦言:辩,变也,黑白分定,不可变白为黑也。
  【八】【注】夫至足者忘名誉,忘名誉乃广耳。
     【疏】修名立誉,招物观视,〔如〕此(挟)〔狭〕劣,何足自多!唯忘遗名誉,方可称大耳。
     【释文】《之观》古乱反。司马本作讙。
  【九】【注】言仁义之誉,皆生于不足。
     【释文】《泉涸》胡洛反。《相呴》况付反,又况于反。《相濡》如主反,又如瑜反。《以沫》音末。
  【一0】【注】斯乃忘仁而仁者也。
      【疏】此总结前文,斥仁义之弊。夫泉源枯竭,鱼传沫以相濡;朴散淳离,行仁义以济物。及其江湖浩荡,各足所以相忘;道德深玄,得性所以虚淡。既江湖比于道德,濡沫方于仁义,以此格量,故不同日而语矣。
      【释文】《相忘》并如字。
      【校】(一)阙误引张君房本重杰字,赵谏议本同。(二)愤愤依后汉书改。(三)赵谏议本秉作乘。(四)放疑当作仿。
  孔子见老聃归,三日不谈【一】。弟子问曰:「夫子见老聃,亦将何规哉【二】?」
  【一】【疏】老子方外大圣,变化无常,不可测量,故无所谈说也。
     【释文】《不谈》本亦作不言。
  【二】【疏】不的姓名,直云弟子,当是升堂之类,共发此疑。既见老子,应有规诲,何所闻而三日不谈说?
  孔子曰:「吾乃今于是乎见龙!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一】,乘云气而养乎阴阳【二】。予口张而不能嗋(一),予又何规老聃哉【三】!」
  【一】【注】谓老聃能变化。
     【疏】夫龙之德,变化不恒。以况至人隐显无定,故本合而成妙体,妙体窈冥;迹散而起文章,文章焕烂。
  【二】【注】言其因御无方,自然已足。
     【疏】言至人乘云气而无心,顺阴阳而养物也。
  【三】【疏】嗋,合也。心惧不定,口开不合,复何容暇闻规训之言乎!
     【释文】《嗋》许劫反,合也。
     【校】(一)阙误引江南古藏本嗋下有舌举而不能讱六字。
  子贡曰:「然则人(一)固有尸居而龙见,雷声而渊默,发动如天地者乎(二)【一】?赐亦可得而观乎?」遂以孔子声见老聃【二】。
  【一】【疏】言至人其处也若死尸之安居,其出也似龙神之变见,其语也如雷霆之振响,其默也类玄理之无声,是以奋发机动,同二仪之生物者也。既而或处或出,或语或默,岂有出处语默之异而异之哉!然则至人必有出处默语不言之能,故仲尼见之,口开而不能合。
     【释文】《龙见》贤遍反。
  【二】【疏】赐,子贡名也。子贡欲(至)观至人龙德之相,遂以孔子声教而往见之。
     【释文】《赐亦》本亦作赐也。
     【校】(一)关误引江南古藏本人上有至字。(二)阙误引张君房本乎作哉。
  老聃方将倨堂而应,微曰:「予年运而往矣,子将何以戒我乎?【一】」
  【一】【疏】倨,踞也。运,时也。老子自得从容,故踞堂敖诞,物感斯应,微发其言。「予年衰迈,何以教戒我乎?」
     【释文】《倨堂》居虑反,跂也。
  子贡曰;「夫三王(一)五帝之治天下(二)不同,其系声名一也。而先生独以为非圣人,如何哉?【一】」
  【一】【疏】浇淳渐异,步骤有殊,用力用兵,逆顺斯异,故云不同,声名令闻,相系一也。「先生乃排三王为非圣,有何意旨,可得闻乎?」
     【释文】《夫三王》本或作三皇,依注,作王是也。余皆作三皇。
     【校】(一)阙误王作皇。(二)阙误引江南古藏本天下下有也字。
  老聃曰:「小子少进!子何以谓不同【一】?」
  【一】【疏】「汝少进前,说不同所由。」
  对曰:「尧授舜,舜授禹(一),禹用力而汤用兵,文王顺纣而不敢逆,武王逆纣而不肯顺,故曰不同【一】。」
  【一】【疏】尧舜二人,既是五帝之数,自夏禹以降,便是三王。尧让舜,舜让禹,禹治水而用力,汤伐桀而用兵,文王拘羑里而顺商辛,武王渡孟津而逆殷纣,不同之状,可略言焉。
     【校】(一)敦煌本此六字作尧与而舜受。
  老聃曰:「小子少进!余语汝三皇(一)五帝之治天下【一】。黄(二)帝之治天下,使民心一,民有其亲死不哭而民不非也【二】。尧之治天下,使民心亲,民有为其亲杀其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