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罗摩亦有子。问曰,道既已成再生子,岂不走漏?答曰上等仙佛以神交,或以炁交,凡夫则不能矣,欲生子必以形交,故有走泄,伤其元本。昔日如来往山之时,夫人曰:你去,我日后何靠?如来回头指之日曰,日后你生一子。后果后子。又鸠罗摩,乃西天十九祖,中华国工请至此土说法之后,对王曰,臣僧欲生其子。王果与他宫女。众僧此时皆不悦。罗摩知其情,谓化王以针供众僧。众不敢食,罗摩独食一钵,此时说法曰:食得针,娶得亲;食不得针,娶不得亲。次日其针从诸毛孔出,后果生子。此乃性命双修,神通之变化,既成道矣,何优子乎!

  或见或闻而入,及其成功,一也。

  上文言累世修为有根基,此言今生初修,或见人所修而自修之,或闻人所修而自修之,一到功成行满之时,与前人所修一也。所谓悟即众生成佛,迷则佛是众生者也。

  又必在灵心决断之力也。

  凡学道者,必要一点灵悟,不可听他人之言,总在自己之见识。

  不被傍门所感,不好小法所能。

  志者,见傍门小法,自然不惑不喜矣。

  善自虚心恭迎,

  高人志士,善自求人。

  不执门户,

  三教俱有隐师,遇者即当求道,休执迹矣。

  搜寻古之遗言,求师悟道,以此印证真伪,授受之际,必须审察逐节可合不可合之功法。

  且未得诀者,先当广看三教经文,搜寻真要,遇师之时,且看与此性命双修合于不合,若前后颠倒,则非正道,纵修无所益矣。

  如果诀真,然后行之可成也。

  诀真者,何以见得?盖其道者,下手必是双修,行一步,自有一步之效验矣。

  不被旧习所弄,

  旧习者,昔日所作所为,今日不起不现,为炼心有为矣。

  不被魔障所侵,

  且学道之人,有一段功夫,则有一段魔障,或内魔,或外魔,一点真念,藏于命中,寂然不动,为炼心之纯熟矣。

  疑心顿脱,真心长存。

  夫既得真师口诀,往前勇猛而进,念念存真,为道之主持矣。

  未来过去现在浑然,

  未来不思,过去不存,现在不喜,三心俱忘,浑然天理。

  见物内醒而不迷,

  即六祖所谓见物心速起。

  闻声内定而不入。

  《心经》解云,任他世事纷纷乱,堂上家尊镇日安。

  坦坦杲日当空,

  十二时,一点灵光常不昧。

  寂寂返照朗然。

  定静之中,回光返照北海。

  八风无所摇动,

  眼耳鼻舌意不动,故曰八风矣。

  则大道有所望矣。

  如此炼心,然后下手行功,有所效验,则道必有可成。心若不熟,功无效验,道亦无成也。

  夫至道不孤行,

  且此道必要侣伴之护持。

  力微炁弱,无所成焉。

  盖力者,财也。有法无财,功难成就。六祖借神会禅师之给付,二十七祖因香至国王之财。二施等无差别,同成其道。且以积金盈度,聚钱如山,而不信成佛之道,甘自为鬼,何足为贵哉!

  须仗有德,同归知觉。

  且德者,最难得矣。必要有佛祖之心怀,方为道中之德。如六祖将抵韶州,路逢刘志略,遂结为友。此乃同知觉,这道之德也。

  访侣护之真伪,须当久深彼之怀因,

  盖人之善恶,事久不察,而自现矣。

  或好胜心,或图有为福德,

  且胜心者,谓我好则喜之,谓我丑则不悦之,此人不可学道矣。有为者,看经拜佛,修桥补路,修庙受戒,仅是图有为福德,于道无干。六祖所谓有福孽还在,岂可图之哉!

  或执己能,

  世之无志者,总谓己能。

  或谓佛祖天生,

  凡夫不得真传,便谓得道者天之所生。殊不知大道人人有分矣。

  这等切莫露机。

  遇此上四等之人,一言不可发。

  或重财轻义,

  重财之人即无仁德,不足以载道也。

  或有始而无终,

  先甜而后苦。

  或言善而心恶,

  沽名钓誉。

  或殷勤而诱哄,

  小人谦柔而进。

  或祖宗无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