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邑}东。后四十四年。至魏甘露四年。遇水棺开。见尸如生。出着床上。因举麈尾覆面。大笑咤又亡。仍更殡葬。其外书事迹略如此。未审夜解当用何法。依如许掾。似非剑杖也)
  右英告曰。自古及今。死生有津。显默异会。藏往灭智。与世同之者。皆得道之行也。若夫琼丹一御。九华三飞。云液晨酣。流黄徘徊。仰咽金浆。咀嚼玉{艹豕生}者。立便控景登空。玄升太微也。自世事乖玄。斯业未就。便当{暂足}履太阴。潜生冥郷。外身弃质。养胎虚宅。陶气絶钥。受精玄漠。故改容于三阴之馆。童颜于九錬之戸。
  然后知神仙为奇。死而不亡。去来之事。理之深也。
  南人告云。得道去世。或显或隐。托体遗迹。道之隐也。或有再酣琼精而叩棺。一服刀圭而尸烂。鹿皮公呑玉华而流虫出戸。仇季子咽金液而臭闻百里。黄帝火九鼎于荆山。尚有桥领之墓。季主服云散以潜升。犹头足异处。
  墨〈秋〉[狄]兪本作「狄」、是也咽虹丹以投水。宁生服石脑而赴火。务光剪韮以入清冷之渊。柏成纳气而肠胃三腐。诸如此比不可胜记。微乎。得道趣舍之迹无常矣。(南人即南眞〈人夫〉[夫人]也。此诸仙人出诸传记。而事迹有参差不同者)保命又云。既适潜畅。莫觉不眞。如此之指。非眞尸也。
  右四条有长史书。
  人死。必视其形。如生人。皆尸解也。视足不青。
  皮不皱者。亦尸解也。要目光不毁。无异生人。
  亦尸解也。头发尽脱而失形骨者。皆尸解也。
  白日尸解自是仙。非尸解之例也。
  右一条。甲手书写。
  若其人{暂足}死适太阴。权过三官者。肉既灰烂。
  血沈脉散者。而犹五藏自生。白骨如玉。七魄营侍。三魂守宅。三元权息。太神内闭。或三十年二十年。或十年三年。随意而出。当生之时。
  即更收血育肉。生津成液。复质成形。乃胜于昔未死之容也。眞人錬形于太阴。易貌于三官者。此之谓也。天帝曰。太阴錬身形。胜服九转丹。形容端且严。面色似灵云。上登太极阙。
  受书为眞人。赵成子死后五六年。后人晩山行。见此死尸在石室中。肉朽骨在。又见腹中五藏自生如故。液血缠裹于内。紫包结络于外。
  夫得道之士。暂游于太阴者。太乙守尸。三魂营骨。七魄卫肉。胎灵〈掾〉[録]兪本作「録」、是也气。
  右三条是长史抄写九眞经后服五石腴事。
  其用他药得尸解。非是用灵丸之化者。皆不得反故郷。三官执之也。有死而更生者。有头断已死。乃从一旁出者。有未敛而失尸骸者。
  有人形犹在而无复骨者。有衣在形去者。有发脱而失形者。白日去谓之上尸解。夜半去谓之下尸解。向晓向暮之际。而谓之地下主者也。
  右一条是掾抄写剑经后论尸解事。
  眞诰卷之四。
  眞诰卷之五。
  甄命授第一。
  道授。(此有长史掾各写一本。题目如此。不知当是道家旧书。为降杨时说。其事旨悉与眞经相符。疑应是裴君所授。所以尔者。按说宝神经云道曰。此后云我之所师南岳赤松子。又房中之事。惟裴君少时受行耳。眞诰中有吾昔常恨此頼解之早耳。此语亦似是清灵言故也)君曰。道者混然是生元。元成。然后有太极。太极则天地之父母道之奥也。故道有大归。是为素眞。故非道无以成眞。非眞无以成道。道不成。其素安可见乎。是以为大归也。见而谓之妙。成而谓之道。用而谓之性。
  性与道之体。体好至道。道使之然也。(此说人体自然与道合。所以天命谓性。率性谓道。修道谓教。今以道教使性成眞。则同于道矣)
  君曰。太上者道之子孙。审道之本。洞道之根。
  是以为上清眞人。为老君之师。(此即谓太上高圣玉晨大道君也。为太极左眞人中央黄老君之师)
  君曰。老君者太上之弟子也。年七歳而知长生之要。是以为太极眞人。
  君曰。太极有四眞人。老君处其左。佩神虎之符。带流金之铃。执紫毛之节。巾金精之巾。行则扶华晨盖。乘三素之云。(此二条事出九眞中经。即是论中央黄老君也。黄老为太虚眞人南岳赤君之师。裴既师赤君。所以崇其本始。而陈其徳位也)
  君曰。道有八素眞经。太上之隐书也。在世。
  君曰。道有九眞中经。老君之秘言也。在世。
  君曰。道有太清上经变化七十四方。
  君曰。道有除六天之文三天正法。在世。
  君曰。道有黄气阳精藏天隐月。
  君曰。道有三元布经道眞之图。
  君曰。道有黄素神方四十四诀。
  君曰。道有黄书赤[界]长生之要。(长史书本杜家剪除此一行)
  君曰。道有赤丹金精石景水母。
  君曰。道有青要紫书金根众文。
  君曰。道有玉清眞诀三九素语。
  君曰。道有石精金光藏景録形。在世。
  君曰。道有丹景道精隐地八术。
  君曰。道有白简素{竹録}得道之名。
  君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