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相(若)

三正根本禪(二)
  一明四分橫豎漸頓(初)二今且約進分豎論(二)
一四禪定(四)
一覺觀俱禪(二)
  一出未到定(今)二出正禪相(二)
一初發支觸(二)
一八觸發相(三)
一所發八觸(二)
  一正示(於)二釋明(二)
一辨內外發(二)
一出二家(二)
  一外發(有)  二內發(若言)

  二明今意(若定)

  二以體用明(又)
二發時功德(二)
一明發(二)
一豎發(二)
一動觸發功德(二)
一初起相(二)
  一發處(若)二功德(二)
  一標(動)  二釋(空)
  二久住相(又)

  二餘七觸功德(餘)

  二橫發(若)

一結示(二)
  一八觸不同(雖)  二功德差別(然)
三分別邪正(二)
  一揀欲界(若)二別初禪(三)
  一示須簡邪正(但)二正識明邪觸(二)
  一舉示(若)二釋明(二)
  一八觸過不及(如)  二十種過不及(又)
  三明有邪之由(原)

二五支發相(三)
  一出五支名(正)二正明發相(二)
一初禪五支強弱(三)
  一出經論(毗)  二斥他說(有)  三正明今(五)

  二四禪一心通別(若)

  三指釋名義(釋)
  二數發深利(復)
二喜俱禪(二)
  一未來禪(若欲)  二正禪相(若不)

  三樂俱禪(此禪)  四捨俱禪(此樂)

  二四空定○

  三指廣修證(委)

  二特勝○  三通明○  四九想○  五背捨○  六大不淨○  七慈心○  八因緣○  九念佛○  十神通○

  四修正觀○
○二四空定(四)
  一空處(雖)  二識處(此)  三無用處(此)  四非非想處(此)

○二特勝(三)
  一總示(次)二別明(二)
一正明(十)
  一息入出長短對欲界粗細住(持)  二知息徧身對未來定(若)  三見三十六物對初禪(又)  四心作喜作攝對二禪(心)  五心作解脫對三禪(心)  六觀無常對四禪(從)  七觀出散對空處(從)  八觀離欲對識處(觀)  九觀滅對無用處(觀)  十觀棄捨對非非相處(觀)

  二結示(此)

  三指廣(委)

○三通明(三)
  一總示(次)二別明(二)
一正明(三)
一支名(三)
  一經釋(大)二今釋(三)
一覺支(四)
  一如心覺(初)  二覺大覺(覺)  三思惟大思惟  四觀於心性

  二觀支(心行)  三定支(心住)

  三指廣(具)

  二發相(發)  三結判(有)

二結責(二)
  一結禪道具足(比)  二責論人不用(成)
  三指廣(委)

○四九想(二)
  一標(次)二釋(二)
一壞法九想(三)
  一列(若)二釋(二)
  一釋觀意(此)  二辨有退(此)

  三結(若)

二不壞法九想(三)
  一示此具諸禪(若不)二明觀法治相(三)
一正示(三)
  一明發相內外(若修)二出所發八相(二)
  一先修死想(於)  二正出八想(是等)

  三結定相轉妙(如)

二喻明(二)
  一喻見相(未)  二喻證相(若)

  三總結(如)

三結觀法無漏(二)
  一正結(前)  二引明(釋)
○五背捨(三)
  一總示(次)二別明(二)
  一列(一)二釋(八)
一內有色背捨(二)
  一標示(所)二釋明(三)
  一欲定發相(行)  二未來發相(此)三正初禪相(三)
  一明所發色相(如)  二明八色無漏(若三)  三出位在初禪(若發)

  二內無色背捨(二)  三淨背捨(三)  四空處背捨(四)  五識處背捨(若)  六無用處背捨(又)  七非非想背捨(識)  八滅受想背捨(此)
三結責(二)
  一責成論約外修禪(毗)  二示滅定不論宿習(若過)
○六大不淨(二)
  一示意(次)二釋明(二)
一修觀(三)
  一明觀所見相(若大)  二出禪中發相(於)三明定力轉變(二)
  一明業力感色(復)二出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