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壓。母飲湯則子熱鑊。母啜水則子在寒水。

一一句下。皆云未得欲得。未獲欲獲。未證欲證。由此八故皆不成就。故名懈怠
  經云。何謂懈怠。比丘乞食不得。便作是念。我今日乞食不得。身體疲極。不能坐禪經行。不肯精勤。未得欲得。未獲欲獲。未證欲證。是為懈怠。意若精勤欲得等。是精進也。

論。黮瘀
  黮。徒感切。黑貌。

華首選擇長者
  華首經中。長者有妻。名曰妙色。面貌端嚴。居士愛著煩惱熾盛。佛知居士貪垢情深。即化作一婦人。端正淨潔。居士見之。我妻何緣來入此會。佛以神力。令此婦人糞汗其衣。使此居士不堪臭處。以手掩鼻。難陀問曰。何故掩鼻。答曰。是處臭穢。難陀云。汝貪其妻。如坐糞穢。居士即生厭心。後得法眼淨。

於下生苦乃至於下五盛苦
  下生。下老。下病。下死。下愛別離。下求不得。下怨憎會。下五盛陰。如是等苦亦應有樂。世尊。下生者所謂三惡趣。中生者。所謂人中。上生者。所謂天上。若復有人作如是問。若於下樂生於苦根。於中樂生無苦樂想。於上樂生於樂想。當云何答。世尊。若下苦中生樂想者。夫見有人當受千罰。初一下時。已生樂想。若不生者。云何說言於下苦中而生樂想。乃至三受三苦。

以缾喻同
  同應作因。

若下劣心。唯有於作則無無作
  論云。受戒時若輕浮心。體是無記。不發無作。

不相行有十四種
  前文已箋。今文無想者。謂無想果。二定者。無想定。滅盡定。

命相
  相應作根。

擇滅非得
  非得者。非擇滅也。

諺顏氏家訓往往引之
  顏氏。即梁黃門侍郎之推也。彼家訓云。陳梁之時。讀書為官者少。諺云。上車不落即著作。體中何如即秘書也。

若披在地
  披恐是死字耳。

二縛
  子果。


  音幽。鹿鳴詩云。呦呦鹿鳴。食我澗萃。

論。六百劫以小起之
  法華論中無文。不知大師所引。

論黃龍湯
  屎汁。

四諦因緣有無等
  相破者。無作因緣破生滅四諦。無作四諦破生滅因緣。相修可解。相即者。取開權之義。體同故即。

論。廣歷一切法
  如妙玄大與妙文句中。方便與善權。光明空品中。空與非有非無之類。

是故當教亦有相修相即
  常途六是偏圓對辨。今云。當教者。如藏人修道品有益。是道品破六度。修六度有益。是六度破道品。相破句也。若先修道品不入。次修六度即便破蔽。或修度不入。因蔽漸伏而修道品即便有益。相修句也。度品一法。體本相攝。相即句也。例記說。

更對六作
  行中六度四教合論二十四。行中道品合論亦二十四。

乃成度品各四十八
  行住坐臥語默等。一一皆爾。故各四十八。

其殺千人
  其應作期。

土作四釋
  土應作上。

乃至無著亦須料簡
  三教無著異。

名迦旃延子所說
  前記引大論。斥其所說處處失。

但闕十一  既云此六已列在文。則但闕五耳。今畫為圖。使讀文易曉。
  

隨何等通。指入何教
  通名慧性。若生滅慧指入藏教。乃至無作之慧指入圓教。

大論十三。初以一施生三十七品。次以一施而為相因
  文在十一。文云。布施時生相似八正道。信布施果得正見。正見不亂得正思惟。清淨說故得正語。淨身得故得正業。不求報故得正命。懃心施故得正方便。念施不癡得正命。心住不散故得正定。如是等相似三十七品善心中生。復次。布施是三十二相因緣。所以者何。施時其心堅固。得足下安立相。布施時五事圍繞。受者是眷屬業因緣故。得足下輪相。乃至有求乞者。意欲與時。柔軟字語必與不虗。故得廣長舌相.梵音聲相。施時不瞋不著。等心視故。得青眼相.眼睫如牛玉相。

相業
  相業是同。如此卷末引注。

論棘援
  援者以棘外帀而援衛也。謝靈運有南園植援詩云。插槿當列墉。謂插木以代周墻。

二十七賢聖
  學人十八。謂信法二行。信解見得。身證。家家。一種子。四向。初二三果。五那含。無學有九。謂退。護。思。住。達。不動。不退。慧解脫。俱解脫。


  鋤山切。

十中之一意
  下文云。十乘次位一意。

用附文意
  附教文帖釋論五重等文。使次第不廣不略等。

或開或合宜盈宜縮
  玄文云。漸頓二法。三道四果不合。今則合。若小不聞大。大一向是頓。大不用小。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