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
  是以言去不必去。閑人之常想。
  閑防也。人心起常見。聖教說諸法無常以防禦之。非謂定無常。
  稱住不必住。釋人之所謂往耳。
  釋解也。人執無常遷往。聖教說萬物常住因果決定以解之。令捨所執。非謂定常。
  △二責異。
  豈曰去而可遣。住而可留耶。
  可定也。去住二教為破斷常二執。二執若除。教不定立。故知教雖異而意同歸也。
  △二證成教異意同。
  故成具云。
  成具光明定意經也。
  菩薩。
  梵語。具云菩提薩埵。此云覺有情。三義釋之。如金剛疏。
  處計常之中。而演非常之教。
  證上言去不必去閑人之常想。
  摩訶衍論云。諸法不動。無去來處。
  證上稱住不必住釋人之所謂往。此上證教異。下顯意同。
  斯皆導達羣方。
  群者不一也。方法也。經論法門不一。皆為導達執情故。
  兩言。
  常門說住。無常門說去。
  一會。
  常無常理一以會之。何也。且萬法雖生滅不停。而生滅各位。雖不失本位。而起滅何常。既動靜不殊。則理本自一。蓋俗諦不二之旨。縱隨機各陳。理無殊致。即聖人之深旨微隱難測也。
  豈曰文殊而乖其致哉。
  不可以常無常教異。而謂不二之理有殊。故知物不遷之談。足以盡聖人俗諦教意也。
  △三述成不二。
  是以言常而不住。稱去而不遷。
  言常稱去。是兩言為對二執。常即不住。去即不遷。是動靜理一也。
  不遷故(牒上下句)雖往而常靜。
  即動以見靜也。如於生死中見生不到死。生死各住。例諸法亦然。
  不住故(牒上上句)雖靜而常往。
  即靜以見動。雖死生各住。而生死不停。此下二句。但翻覆文異。語意是同。
  雖靜而常往故。
  牒上即靜而動。
  往而弗遷。
  以顯動而常靜。
  雖往而常靜故。靜而弗留矣。
  但反上准之。前是以靜為首。靜即動。動即靜。今是以動為首。動即靜。靜即動。以顯兩言一會矣。
  △二寄外教顯異同。文二。初舉此方儒道。說動以顯靜。
  然則。
  牒上動靜不二宗也。
  莊生之所以藏山。
  莊子內篇太宗師章云。夫藏舟於壑。藏山於澤。謂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負之而走。昧者不知也。郭注云。無力之力。莫大於變化。今取彼意。山有鬱茂。欲其不凋。若藏之於陂澤者。變化暗易。豈能令停固。昧者不知耳。
  仲尼之所以臨川。
  論語云。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今亦借意。仲尼以人事速變。勸進學立德。此二聖人。大同佛教說無常破常。而其教意必使捨一取一。豈令即當而達無常耶。
  斯皆感往者之難留。豈曰排今而可往。
  排推也。可定也。莊孔二教皆感歎遷往之事。難以停留。乃一向見動。論主所見者。豈謂推排今物定有遷往耶。即動中見靜。已顯上往而弗遷之意也。
  △二舉西土隣人說常以顯無常。文四。一標正意。
  是以觀聖人心者。不同人之所見得也。
  以前動靜不二之理。而觀察佛聖人設教之心。必當如是者。則不可以人情所見。而得其意。
  △二推常執。
  何者。
  推上人情所見。下釋。
  人則謂少壯同體。
  少則幼年。三十曰壯年。同體者。凡人謂少壯同是一身。
  百齡一質。
  齡年也。百年處世亦一軀質。
  徒知年往。不覺形隨。
  徒虗也。虗知有少有壯年年遷往。而不覺形隨年變衰盛體殊。由不覺故。而執同體一質。此是滯常之情。
  △三引彼文。
  是以梵志出家。
  梵者具云梵摩。此云清潔寂靜。即淨也。西土事天婆羅門。此稱為淨志。亦云淨行。出家者即彼事天修遷之法。十五入山。以艸果為衣食。至三十歸家納妻生子。令種族繼世。至五十再入山永不歸。故曰出家。
  白首而歸。
  有一梵志。三十不歸。人皆曰死。白首之年而歸。
  隣人見之曰。昔人尚存乎。
  隣近也。五家曰隣。隣居識者曰昔人。梵志三十不歸。謂死矣。今尚存。此乃隣人執常也。
  梵志曰。吾猶昔人非昔人也。
  猶尚也。上句牒隣人指吾尚為昔人。下句語之曰少年。昔人已謝。我今年老。故非昔人。此乃梵志滯無常也。
  隣人皆愕然。非其言也。
  愕驚也。隣人堅執。聞說非昔人也。故驚愕不信其言。故曰非其言也。此上所引。雖梵志執無常。隣人執常。唯寄隣人常見以顯無常。故下結云。
  △四顯無常。
  所謂有力者負之而趨。昧者不覺。
  此借莊子文結斥也。隣人雖執昔人尚存。而不知莊子所謂無常有力者負之而走。新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