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先逆說無也。邪見者正理之外起見偏滯斷滅物。若定無邪見執無。則非為迷惑。
  謂物有耶。則常見為得。
  逆說有也常見者。執諸法常住起見偏滯實有物。若定有常見執有。乃得正理下順顯非有無。
  以物非無。故邪見為惑。以物非有。故常見不得。
  由萬物緣性。定非有無非二見所了。故執有無者。迷惑正道也。
  △四結成。
  然則非有非無者。信真諦之談也。
  既談真實諦理。故不可以有無所議。乃曰非有非無。是謂言之微妙也。
  △二別開色心因緣推釋。然古之科文。多謂前約境此約心。則令文義成局豈前諸法之言。而不該於心。此中物從因緣而不通於境。今以總別分之者。但開前諸法不過色心。故引道行標心中觀標物。復以因緣。所以釋成其理前則文。總義高。此則文別義細然。其大旨不殊前段耳。亦分三。初引教重標。
  故道行云。心。
  俗諦緣生之心。通凡聖皆靈照故。
  亦不有亦不無。
  重又曰。亦非但第一義諦。非有無俗諦緣生之心。亦不有無故。又有而不有無而不無。故云亦也。然夫真心本非有無不可以因緣推釋。非今所明。今正明俗諦。聖凡緣生之心耳。聖心者隨緣而有。故不有感而常應故。不無凡心者因境而有故。不有對境。則起故不無。是知俗諦聖凡二心。皆由緣故非實有無。即顯真諦門中聖凡有無之心。俱絕。又即俗而真則聖凡不有即真而俗故。聖凡不無真俗不二。即顯第一義諦。雙絕有無也。
  中觀云。物從因緣故不有。緣起故不無。
  引論推因緣以標不有無之。所以然因緣之義佛教咸宗。但隨事推求離因緣。而成未之有也。但親起者曰因。助生者為緣如穀子為因。水土人時為緣。故得禾苗成穗。聖人以大悲大願為因。眾生善根為緣。故有應化心生。眾生以無明為因。境界為緣故。有取著心生。若本覺為因。師教為緣。則有了悟心生。故俗諦中凡聖迷悟。若心若境。皆由緣有。故不真有緣起。故不定無達。此緣性了然。即真真俗既融一理斯顯故。今言物通心及境也。
  △二再推宗義五。初敘意牒前。
  尋理即其然矣。
  究尋諸法由因緣故。不有不無道理。即當如此。
  △二推釋所以二。一推釋不有。文中各先逆後順。今初也。
  所以然者。
  牒上尋理之所以也。
  夫有若真有。有自常有。豈待緣而後有哉。
  心境若實決定常有何待緣會而有。
  譬彼真無。無自常無。豈待緣而後無。
  真無有二。一太虗斷滅實定常無。二真心虗寂究竟凝然。此二無雖藉緣顯不假緣成。今引此實無以喻緣有之不實有也。此上法喻逆說下順明不有。
  若有不能自有。待緣而後有者。故知有非真有。
  假待於緣定非實有義甚可見。
  有非真有。雖有不可。謂之有矣。
  結心境有而不有之義故上曰物從因緣故不有。
  △二推釋不無。
  不無者。
  牒上緣起故不無。
  夫無。則湛然不動。可謂之無。
  湛然者水澄停貌也。動者改轉義心境。若定無則澄湛凝然。更不改轉其猶太虗。永無移易可以謂之無也。
  萬物若無。則不應起。
  萬物者心境也。應當也。若決定無者不當從緣而起也。此上逆推向下順顯。
  起則非無。
  心則違緣起瞋順緣起貪迷緣起癡乃至善友緣。則起善惡友緣。則起惡非無心也。境則各各從緣和合。而有故非無境。又心境互為緣起故非無。
  以明緣起。故不無也。
  結無而不無義。故上云緣起故不無也。
  △三引大論證。
  故摩訶衍論云。
  此下有四句。前二句明緣生。故有緣假故無。後二句即無顯不無。即有明不有引證。前文大意如此。
  一切諸法。一切因緣。故應有。
  從緣而生緣會應有即假有也。
  一切諸法。一切因緣。故不應有。
  既由緣有故不實有即空無也。此上二句推求因緣法。幻有空無也。
  一切無法。一切因緣。故應有。
  緣假之無不壞性相常有。故前云。以明緣起故不無等。此即就次句言無以明不無也。
  一切有法。一切因緣。故不應有。
  緣生之有本非實有。故前云。雖有不可謂之有等。此即就初句言有以明不有。
  △四反覆釋成。
  尋此有無之言。豈直反論而已哉。
  恐謂大論但將有遣無將無遣有秪破二邊非別有理。故特釋之言。尋此有無之言者前。初句說有末句說無。第二句說無。第三說有。今推尋之非謂。但欲反其議論有無互破而已。
  若應有。(法若定有)即是有。
  大論秖說第一句應有。
  不應言無。
  不當說第四句不應有也。
  若應無。(法若定無)即是無。
  大論秖說第二句不應有。
  不應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