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俗分之。隨分成異。
  疏。謂聖心等者。唯識頌云。由彼彼遍計。遍計種種物。謂於無我無法物上周遍計度。執實我法。準此。我法二執皆名遍計也。準起信說。從地前三賢至第七地滿心。二執方盡。識相下。謂本識三細之相。即八地已上至佛地破之。但滅識中一分不覺之相。不滅一分覺性學論可地。永嘉下。具云。不以知知寂。亦不自知知。不可為無知。其性了然故。不同於木石。如手不執物。亦不自作拳。不可為無手。以手安然故。不同於兔角。然此之頌。前揀有知之妄。後揀無知之非。其性了然。顯體圓照而非斷也。妙哉至哉。識悟如此。千載之下令人服膺也。荷澤下。圭峯略鈔引之。故序云。心寂而知。目之圓覺等。眾妙之門。全老氏文。彼云。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華嚴下。謂財首等十人問文殊師利菩薩也。然智知各答一頌。答智頌曰。諸佛智自在。三世無所碍。如是慧境界。平等如虗空。答知云。非識所能識。亦非心境界。其性本清淨。開示諸眾生。略釋如疏。此論下。本以無知之義顯于真智。然智則知矣。知亦智矣。所以不分。非約三種般若分體用也。細示恐長。
  疏。妄境者。五塵等境名妄境也。今以下。妄心妄境皆緣起性空。俱為般若所照真諦之境。一心下。且依異門分之。如何下。結責前難也。
  疏。此中等者。隱猶深峻也。見(音現)。難現於心也。初句下。若不標乎法體。寂用等義向何辨之。寂用義也者。若單云寂用亦法也。今對心境故云義也。即智下。示二法無異體也。華嚴下。即回向品。既如智不相外。二而不二也。今論下。寂如即真諦之境。智用即般若之心。言用下等者。上來通敘大理。自此按文細示。即體下。心境兩分也。彼此下。以心為此。以境為彼。雙攬下。前二句則前後異說。謂如之與用正同而異時。唯異非同等。此第三中謂正同而異時。即異而元同。非前後也。故云雙攬。是以下。假以問曰。同則唯同。異則唯異。何言異而同同而異邪。舉論答云。是以辨於異而同者云云。在疏下可例說。第四句復由第三中來。以其同而異故非異而同等。斯則下等者。可思得之。此中四句非彼此對望義相料簡。以寂用一源之法元具此四理。宜用心照文理燦然。
  疏。釋前等者。如一智一故言無二。謂如理智也。實謂真實者。即前真諦之境。舉萬法者。緣生即空。是般若所照故。如心經云。行深般若。照見五蘊皆空。不於蘊等諸法之外見空。前論云。見法實相謂之般若等。內外等者。釋相與之言。
  疏。釋前等者。然寂用二名亦心境相待而立。依寂起用。用許異寂。二名立也。今明體外無用。攝用同寂。用亡之時寂亦不立。當知寂用雖復略標。亦隨俗說。第一義中逈無所寄。餘義如疏。
  疏。鶴長等等者。等山岳太增。澗壑太陷。鵾鵬之輩太巨。蟭螟之儔太細等也。然性下。以相取之則異。以性酌之則同。同則本同。豈待續之截之夷之盈之而後平等邪。即莊子駢拇篇。疏引全彼文。
  疏。大品等者。文小不同。大論第一百云。色等一切法。於般若中亦不一相亦不異相等。仁王亦云。般若非即五蘊非離五蘊等。
  疏。初二句等者。謂寂用唯一心也。如摩尼寶珠。圓體混成。寂也。清瑩明徹。用也。離之則二相不同。合之則內外一貫。可反照而自求。勿循言而他覔。語借下。彼初篇云。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借以成辭。寓論旨之妙。亦非下。遮異解也。恐人見寂用同出。復有根荄源於寂用。如下答寂照云。理極同無。既曰為同。同無不極。又云。若稱生同外。稱非我也。亦合云下。以義準之。理必然也。舉一隅可以三隅反。苟執文以定義。義之害矣。約體下。體重可稱為主。用輕可呼為賓。
  疏。心用等者。此中舉心者。全實相之一心。性相融。心境一。權實同。物我通。而依文析理權實殊明。約旨會宗寂用一貫。
  疏。盡物外者。象謂萬象。即萬物也。以佛理世表故云象外。清談者。謂上論般若高出有無。深超情識。真清淨無相之雅談也。然上下通敘前文可知。初翻亦二智俱說。第二亦含有二智。第三以緣求智唯談實智。第四答不取亦通二智。第五答是當亦通論二智。第六答住無唯實智。第七答生滅唯在事智。第八答俱無唯在實智。故疏云爾。或境智下。如答是當及住無等。皆含境智同異料簡等可知。然論之首尾固不可以淺深酌量。然成立之妙疏亦略示。今欲縷示又恐厭繁。可課虗求之自識精巧。
  疏。說文等者。詣亦至也。諸說者即瑤疏.淨源疏等說也。漢楚下。即高祖弟劉交也。封於楚。諡曰元。遺民其後裔。外善下。謂周孔六經及諸子之書等。內研下。研。磨也。亦切磋之謂。又能精治佛理也。與儒者下。遠公傳云。清信之賓並不期而至。彭城劉遺民.豫章雷次宗.鴈門周續之.新菜畢頴之.南陽宗炳.張菜民.張季碩等。並棄世遺榮。依遠遊止。廬阜。山名。在江州。十八賢下。準遺民蓮社誓辭云。同志息心真信之士百有二十三人。據此不獨十八賢也。唯謝靈運作廬山十八賢贊。即遠公.生公.道敬等九人。梵僧覺賢.耶舍二人。前敘遺民等七人是也。以傳多談十八賢。故且依謝康樂標之。精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