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解惑者之迷也。謂法身寂滅無為。不墮諸數。故寂怕無兆。隱顯同源。真應不二。故雖生而不生。故存不為有。雖滅而不滅。故亡不為無。
  何則。(徵釋上二義)佛言。吾無生不生。雖生不生。無形不形。雖形不形。以知存不為有。
  此引證存不為有也。佛言者。乃義引般若涅槃經語。言無生不生者。謂無一眾生之類而不示生也。無形不形者。謂無一類之形而不受也。不唯人天六道。乃至異類鬼神。總之四生一十二類。無處不入也。此乃法身普應。其體湛然不動。故雖生而不生。雖形而不形。所以存不為有也。
  經云菩薩入無盡三昧。盡見過去滅度諸佛。又云。入於涅槃而不般涅槃。以知亡不為無。
  此引證亡不為無也。經乃普華嚴經。即安住長者成就法門名不滅度。所得三昧名無盡佛性。唐釋名佛種無盡。三昧。此云正思。亦云正受。無盡者。以佛性無盡。故入此三昧。見三世佛亦無盡。以此圓宗。三世互現。故義引盡見過去滅度諸佛。楞伽云。無有佛涅槃。亦無涅槃佛。故云入於涅槃而不般涅槃。以此故知亡不為無。
  亡不為無。雖無而有。存不為有。雖有而無。雖有而無。故所謂非有。雖無而有。故所謂非無。然則涅槃之道。果出有無之域。絕言象之徑。斷矣。
  此躡前以明雙非。以顯無住。由是而知涅槃之道。實超有無之境。絕言象之路。斷然明矣。又何以生死去來有無稱謂而擬議哉○上通答有無以破其惑。下別破勞患以祛生滅之見。
  子乃云。聖人患於有身。故滅身以歸無。勞勤莫先於有智。故絕智以淪虗。無乃乖乎神極。傷於玄旨者也。
  此敘計責迷也。由上發揮涅槃超情離見。逈出言象有無之外。而名家妄以厭患生死。而以滅身絕智為無餘。故責之曰。若子之所云聖人云云者。豈不乖違於法身神極之理。傷於涅槃之玄妙旨趣者乎○下引經極成。
  經曰。法身無象。應物而形。般若無知。對緣而照。
  此引經證聖人身心本無。勞患何有也。晉華嚴三十二略云。清淨法身。非有非無。隨眾生所應。悉能示現。此證無身而現身。無身可厭也。般若無知下。義引般若無心而照。證無智可勞也。下明不但身心兩忘。抑且身心雙寂。
  萬機頓赴而不撓其神。千難殊對而不干其慮。動若行雲。止猶谷神。豈有心於彼此。情係於動靜者乎。
  此明無心應物。以釋無智可勞也。萬機頓赴。如月照萬川。有何撓其神。千難殊對。如一雨普潤。又何于其慮。華嚴云。假使無量阿僧祇眾生。一一各具阿僧祇口。一一口具阿僧祇舌。一一舌出阿僧祇問難。而菩薩以一言演說。盡答無餘。今言千難。猶小小耳。以無心而動。故若行雲。虗而常寂。故止若谷神。谷神語出老子。謂虗而能應也。聖人如此。豈有心於彼此精係於動靜者乎。此無心而應。有何智可勞乎。
  既無心於動靜。亦無象於去來。去來不以象。故無器而不形。動靜不以心。故無感而不應。
  此明非形現形。故無身可患也。言既無心勤靜。則無身生滅。有何去來。由其身心兩亡。故能隨緣普應。故無器不形。無感不應。如此。又何有身可厭患乎。
  然則心生於有心。象出於有象。
  此言聖人無心生心。無相現相也。謂聖人本自無心。以眾生心為心。聖本無相。因眾生願見。故應之以相。是以身心如幻。患累何生。下釋無患。
  象非我出。故金石流而不燋。心非我生。故日用而不動。紜紜自彼。於我何為。
  言聖人無我故無患。雖流金爍石而不燋。無心故日應眾緣而不動。以紜紜自彼。於我何為。又何患乎。
  所以智周萬物而不勞。形充八極而無患。益不可盈。損不可虧。寧復痾癘中逵。壽極雙樹。靈竭天棺。體盡焚燎者哉。
  此示無患之所以。將斥小乘之見也。以無心而應。故智周而不勞。以無身而現。故形云而無患。經云。法身徧在一切處。一切眾生及國土。故益不可盈。三世悉在無有餘。亦無形相而可得。故損不可虧。聖人之身心如此。下斥小見。豈有痾癘中達。此痛背之事。阿含經說。如來向拘尸羅城。中路背痛。令弟子四疊僧伽黎。樹下休息等。如來雙樹入滅。故云壽極天棺。乃佛之葬儀。焚燎乃火化等。此乃小乘見應化佛有生死去來之跡。而不知法身常住。豈可以此為無餘涅槃哉。
  而惑者居見聞之境。尋殊應之迹。秉執規矩而擬大方。欲以智勞至。人形患大聖。謂捨有入無。因以名之。豈謂採微言於聽表。拔玄根於虗壤者哉。
  此結責迷情也。如上所談至人身心如此之妙。而惑者不知。以生滅見聞之境。求隨應之跡。而擬議法身。其猶執規矩方圓而擬度太虗。將欲以智與形可以勞患聖人。即以生死捨有入無名為涅槃。如此之小見。豈是超視聽之表。得法身之理哉。玄根。意指法身。虗壤。意指寂光。此非尋常見聞可及也。
  徵出第四
  徵。責也。以前云涅槃之道。果出有無之境。徵意云。有無二法。攝盡一切。如何有無之外。別有涅槃之體。今詳徵辭。包舉儒老有無之說。復引小乘有無為例。以詰難之。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