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果。涓取今月(甲子吉日)就(某寺家庭)祇建淨業道場。焚解脫之真香。然光明之慧炬。稱念彌陀佛號。讚揚菩薩洪名。諷誦金文。加持蜜語。具陳齋供。延奉聖凡。依按 教儀。作諸功德。回向真如實際。報資恩有冤親。法界眾生。同圓種智。上祀皇帝萬歲。太子千秋。文武官僚。咸增祿筭。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家家無饑饉之憂。戶戶有倉箱之積。更冀齋主等。壽山疊翠。福海添波。吉星高照於身宮。瑞氣長圍于命座。門闌肅睦。老幻康寧。丙寇雙沉。公私兩利。所祈信心堅固。外障無侵。道念精專。內魔不起。閻浮報滿。淨土見前。伏佛威光。徑登上品。伏願菩提樹長。影遮百萬人天。優鉢華開。香滿大千世界。鄉隣右族。均霑法雨之恩。昭穆先亡。盡赴蓮池之會。勸善友。遞相究竟。願佛法。久住流通。凡居四序之中。悉賴萬全之庇。恭惟佛心印知。
  繫念文疏
  (年 月 日)具疏上

  第二時佛事

  起大彌陀經(下卷)(或小彌陀經代)  念往生呪(三遍)

  提綱(三舉佛三鳴尺三問訊眾靜坐聽講)

  便就今朝成佛去  樂邦化主又嫌遲  那堪更欲之乎者  管取輪迴沒了時
  夫遍十方是極樂世界。山光水色。似空合空。盡大地是清泰故鄉。花笑鳥啼。如鏡照鏡。自是不歸歸便得。五湖煙景有誰爭。黃金臂。晝夜常伸。惟許道人獨委。白玉毫。古今不昧。今辰狹路相逢。所以道。萬法是心光。諸緣惟性曉。本無悟迷人。只要今日了。見前眾等。繫念萬德洪名。今當第二時佛事。且了之一句。如何舉揚(鳴尺不起座)。
  瑠璃地上照明月  [卄/(甬-(十/十)+羊)]蓞華間戲水禽
  (坐持佛號同前)

  講演(法師鳴尺)

  心中有佛將心念  念到心空佛亦忘  撒手歸來重檢點  華開赤白間青黃
  記得教中道。惟心。佛亦爾。惟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謂惟心者。心有多種。有肉團心。今見在五臟中。乃父母血氣所生者是。有緣慮心。即今與善惡順逆。種種境界上。起念分別者是。有靈知心。乃是混千差而不亂。歷三際而不遷。炳然自照。卓爾獨存。在聖不增。處凡不減。所以云。處生死流。類驪珠獨熠于滄海。居涅槃厈。若桂輪孤朗於碧天。絕形像之可窺。豈色空而能辨。聖人悟之。假名為心。此心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徧含萬法。不立一塵。以徧含故。即前之肉團心。緣慮心。皆由之而建立。豈特一心為然。至若天地之覆載。寒暑之往來。昆蟲草木之變生。塵沙法界之呈露。莫不一一依之而出見。以不立故。於一切法中。欲覔此心。了不可得。雖曰不可得。而於不可得中。能攝一切法入其心體。如江河溪澗之歸海。同為一味之水。若瓶盤釵釧之入罏。混為一色之金。使一切法俱失異名。是謂不立者也。原夫諸佛。乃此心之諸佛。眾生。亦此心之眾生。離心外。無諸佛。捨心外。無眾生。且諸佛眾生之名相。雖優劣之有殊。咸出自心之本源。則聖凡而何別。所以云。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者也。故永嘉云。夢裏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當知迷此心。即夢之謂也。悟此心。即覺之謂也。此一佛一祖。同展廣長舌。俱出清淨音。發明惟心惟佛惟眾生之至理。昭如古鏡。準若權衡。臨之而妍醜莫迯。用之而重輕不隱。既然如是。則知西方淨土。此界何殊。古佛彌陀。此心匪異。昔。靈山謂此去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為極樂。阿彌陀佛。見在說法。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此言阿彌陀佛報身報土。非言法身淨土也。若曰法身。即此心是。若曰淨土。亦此心是。此心不在此。不在彼。不執方。不離方。以不執方故。豈在十萬億剎之外。以不離方故。塵毛剎海。四維上下。了無間然。以至無一微塵。非佛淨土者也。由是而知見前眾等。其生出也。蓮花朵朵。其死入也。寶樹行行。無一時不達淨邦。無一念不依樂土。既然如是。且道離心佛眾生外。別有商量處也無。更為說偈。
  大圓鏡裏絕塵埃  碧藕花中有聖胎  遙望金沙池沼外  寶光常照玉樓臺
  (行道課佛如前)

  懺悔(法師鳴尺)

  盖聞虗而有鳴。谷之聲。寂而無形。佛之相。谷之聲。雖出于自然。非呼之而不答。佛之相。乃達於無作。非扣之而不彰。所以彰者。若蟾蜍之登霄漢。無物不臨。猶溟涬決於大川。應流悉濟。信夫佛之相。廣大圓通。無礙而難思議矣(上來啟建三時繫念淨業道場。今當第二時佛事已圓。一眾捧演大彌陀經。往生神呪。人各種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一千聲。及稱觀世音大勢至清淨海眾菩薩名號各二十聲。如上殊勳。投入如來大願海中。出生功德。專為杲等消災滅罪。捨此報身。徑生淨土)。仍念某等。自從無始。迄至今生。漚生巨海。逐識浪以高低。雲點太虗。任情風而彼此。眼迷色相。耳惑聲塵。鼻齅諸香。舌嘗眾味。身躭惡觸。常開眾苦之門。意起狂思。恒染六塵之境。於是循環諸趣。輪轉四生。業海茫茫。罪山岌岌。非憑發露。曷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