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持。從前輕重罪障。未及懺悔者。如湯消雪。末世破戒棄殘。一聞法音者。如風吹沙。十二類盡入涅槃。五十種皆為護法。惡星凶煞。年歲巡官。保綏懺法。助佑善人。梵王天帝。金剛藥叉。默相(國)朝。陰翊(王)度。當道官員。超遷優擢。在會僧俗。福集身安。又為從來信為檀越施財。所以施命受供。實乃受恩。伐為懺罪。報答又酬。天地覆載。日月照臨。祖師傳譯。父母生鞠。先聖先賢播種五穀。設立房室。製作衣服。修置器用。種種資生之具。利益後代之恩。培植生成。統為禮懺報德。初機僧行不修戒簡。不閱律文。安知持犯之條。罔識昇墮之目。因循遷就。看面隨時。將常住信施財物。私竊公漁。明典暗賣。結納勢要。滋潤俗親。果報至重。即食彼人糞之蟲。尚墮地獄。況受彼人物之輩。厥罰可知。咸為懺悔。又眾生悖戾。恩地修怨。傾陷親友。毀詈師尊。縱逭王章。終遭鬼戮。并為懺謝。水乳和同。一切俱淨。今茲道場所在穢汙。陳設荒疎。對越之際。忽心思外緣。諷誦之間。乃意牽別事。禮拜欠恭。身衣弗潔。庖厨未淨。走使不虔。所有乖張。悉求懺悔。凡心未兆。聖智先通。
  普賢王菩薩摩訶薩

  修次依楞嚴了義究竟事懺跋語

  懺法度世。仗以滅罪生善。繇來尚矣。而華嚴懺。卷帙富愽。彌月方竟。不甚傳布。法華懺。金光明懺。南中人目所未覩。今之流通者。梁法雲僧祐諸師。以齊竟陵文宣王子良夢感所撰。淨住子二十卷。節為十卷。即梁皇懺也。南宋孝宗之世。左街僧錄若訥。摭取佛名經十五卷之文。為水懺三卷。觀夫兩懺。詳略雖殊。理無不該。事無不盡。無所容置喙矣。然人心輕佻。於祭祀之誠。肅敬難久。今梁懺竭蹶四日。以屬倦怠。中下之家以費鉅阻辦。而水懺一日有拜三部者。似乎繁簡未中。釋禪既獲退居牟尼山。止觀之際。覺其根塵之宿業偏重。思欲湔洗。乃依楞嚴經。修次懺法二卷四百餘拜。終日可畢持以澡雪罪垢。楷磨靈臺。不敢輙以示人。已而幡然曰。此豈一人之私願乎。遂聽徒屬抄寫。夫有可廢之人。無可廢之言。誠能不賤近貴耳。試熏修之。未必不為淨土禪悟之助因也。苟不當意置之也可。

  懺終梵讚

  楞嚴懺。慧日正當中。究竟堅固事無窮。六根虗妄罪俱空。毫光示現紫金。容解心。結悟心。宗法法盡。圓通。
  楞嚴懺悔。十習六交根塵虗妄罪俱銷。寶所信非遙。淨土名標。彈指即能超。
  南無普懺罪菩薩摩訶薩

  直音

  (佺)。


  (列)。


  (奏)。


  (色)。


  (向用)。


  (鉢)。


  (狡)。

睚眦
  (愛寨)。

轇轕
  (交割)。


  (貧)。


  (促)。


  (銀)。


  (孛)。


  (辢)。


  (山)。


  (稽)。


  (臺)。


  (歇)。

禪位
  (上善)。


  (育)。


  (雷)。


  (鑾)。


  (波上聲)。


  (間)。


  (裸)。


  (農入聲)。


  (混)。


  (累同)。


  (梟)。


  (狄)。


  (提)。


  (禮)。


  (醮)。


  (節)。


  (竹)。


  (意)。


  (卓)。


  (渠)。


  (哭)。


  (湊)。


  (謁)。


  (敖)。


  (拜)。


  (判)。


  (村用)。


  (坎)。


  (淨)。


  (茜)。


  (阿)。


  (酋)。


  (齊)。


  (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