炤起心變造十界名事觀。從理惟達法性。從事專炤起心。又直觀一念本具三千名理觀。縱任三性。用於四運。推檢起心。變造十界名事觀。故古人約起心不起心。推運不推運分之。
  言無優劣者。如詳解云。須知占察知唯是心。則於色界及諸外境不起分別。所以經云。色寂三昧。非謂事觀專觀外色。真如實觀。思惟心性不生不滅。以能超過無色四空。心及心所二俱寂滅。是故經云。心寂三昧。非謂理觀唯在內心。又云。修理觀者。雖云但觀理具。須知全修在性。則善修實相觀也。修事觀者。雖觀能造十界之心。須知全性成修。則善修唯識觀也。
  又指要鈔云。應知觀於內心。二觀既爾。觀於外境。二觀亦然。以此言之。則一色一香一塵一法。皆了唯心。同歸真實。隨宜方便。究竟無殊。
  又此二觀。雖云懺悔得清淨相乃可修之。而正行懺悔及稱念地藏名時。非無二觀。如修懺時。始從香華供養。終至三歸。歷事分明。運想無滯。知唯心作。無實境界。是名唯心識觀。若始從供養乃至三歸。事雖歷歷。一心不生。是名真如實觀。又稱名時。歷歷分明。知心如幻。地藏洪名。不離自心。是名唯心識觀。若觀地藏法身及一切諸佛法身。與己自身。體性平等。無二無別。不生不滅。常樂我淨。功德圓滿。是名真如實觀。
  又既得善相。正修二觀之時。亦可仍前修行懺法及稱名號。即以懺法稱名。助成二觀。轉更分明。所以菩薩五悔法門。始自凡夫。終於等覺。無不以之為進修方便。須知作法。取相無生。三種懺法。後後具於前前。前前亦通後後。事理相扶。始終一致。方名圓頓法門。倘輕忽事相。高談名理。重罪不滅。善法不生。是故末世行人。切須體會堅淨信菩薩問法苦心。深究地藏大士立法本意。以真實不欺誑心。不忽略心。痛切為生死心。無上大菩提心。於此經中。開發正解。成就真修。得堅固信。不墮疑障。如或不然。遇饌不食。寶山空回。救世真士。大智開士。亦未如之何也矣。

  ○附占輪相法

  至心敬禮十方一切諸佛。
  願令十方一切眾生。速疾皆得親近供養。諮受正法。
  至心敬禮十方一切法藏。
  願令十方一切眾生。速疾皆得受持讀誦。如法修行。及為他說。
  至心敬禮十方一切賢聖。
  願令十方一切眾生。速疾皆得親近供養。發菩提心。至不退轉。
  至心敬禮地藏菩薩摩訶薩。
  願令十方一切眾生。速得除滅惡業重罪。離諸障礙。資生眾具悉皆充足。(如是禮已。隨所有香華等當修供養。作是唱言)。
  嚴持香華。如法供養。
  願此香華雲。徧滿十方界。供養一切佛。尊法諸賢聖。無邊佛土中。受用作佛事。(至此停唱。散華作供。復運想云)。
  一切佛法僧寶。(乃至)離念清淨。畢竟圓滿。(全文具懺儀中。須精熟之。使運想不滯)供養已。一切恭敬。(一禮。次復別用香華。係心供養地藏菩薩。一心告言。弟子某甲。現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不知三世業報因緣。多懷疑惑。今以其事敬依菩薩所示三種輪相。如法占察。至心仰叩地藏慈尊。願以大悲力加被拯接。除我疑障。作是語已。五體投地。胡跪合掌。一心稱念)。
  南無地藏菩薩摩訶薩(或稱名。或默念。滿足至千。乃作是白)。
  地藏菩薩摩訶薩。大慈大悲。惟願護念我。及一切眾生。速除諸障。增長淨信。令今所觀稱實相應。
  (作此語已。雙手捧於輪相。承以淨物。至誠殷重。仰手傍擲。諦觀諦察。乃知相應與不相應。具如經說。須先自熟玩經文。知其大意。方可擲輪。否則自無細心。反疑輪為虗設。為罪多矣)。
  (凡占輪相者。或欲具占三種輪相。應如是禮拜供養稱名作白。然後占初輪相。就初輪中所現善惡。一一主念。別占第二輪相。次復更占第三輪相。若有欲修懺法。止占第一.第二兩種輪相者。亦應如是禮拜供養稱名作白。次第占之。若有為自為他。但占第三輪相。欲知三世果報事者。亦應如是禮拜供養稱名作白。取第三輪相。頻三擲之。記其所現之數。以知吉凶。若有修懺。已經七日之後。欲但占第二輪相。求純善相者。於清晨時。惟須作白頻三擲之)。

  ○附懺壇中齋佛儀

  南無十方佛  南無十方法  南無十方僧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過去七佛  南無五十三佛  南無十方一切佛事  南無占察善惡業報經  南無堅淨信菩薩  南無徧吉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地藏菩薩摩訶薩
  (三稱畢。次誦變食真言二十一徧。甘露真言三徧。灑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