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當謝滅。
  二埠愓鬼者。亦作種種。惱亂行人。或如蟲緣人頭面攢刺漝漝。或擊攊人兩掖下。或乍抱持於人。或復言說音聲喧閙。及作諸獸之形。異相非一。來惱行人者。應即覺知。一心閉眼。陰而罵之。作如是言。我今識汝。汝是此閻浮提中。食火嗅香。偷蠟吉支邪見鬼。喜破戒。種種惱我。我今持戒。終不懼汝。若出家人。應誦戒序。若在家者誦三歸五戒等。鬼神便却行匍匐而出。如是若作種種留難惱人相貌。及餘除之法。並如禪經中廣說也。
  三魔羅惱亂者。是魔多化作三種五塵境界相。來破人善心。一作違情事。即是作可畏五塵。令人心恐懼也。二作順情事。即是作可愛五塵。令人心著也。三作非違非順事。即是作平品五塵。動亂行者。是故魔名殺者亦殺箭。射五情故。復次一一色中。作三種境界。惑亂行者。作順情色者。或作父母兄弟。諸佛形像。端正男女可愛之境。令人心著色中。作違情境者。或作虎狼師子羅剎之形。種種可畏像。來怖行者。非違順者。但作平品之形。動亂人心。令失禪定。故名為魔。作種種好惡音聲。作種種香臭之氣。作種種好惡之味。作種種苦樂之境界。來觸人身。皆是魔事。其相眾多。不可具說。要舉言之。若作種種五塵。惱亂於人。令失善法。起諸煩惱。皆是魔事軍。以能破壞平等佛法。令人起貪欲憂愁瞋恚睡眠等鄣道法。如經中偈說。
  欲是汝初事  憂愁為第二  飢渴第三軍  觸愛九第四  睡眠第五軍  怖畏為第六  疑悔第七軍  瞋恚為第八  利養虗種九  自高慢人十  如是等軍眾  厭沒出家人  我以智慧力  破汝此諸軍  得成佛道已  度脫一切人
  行者既能覺知魔事。魔羅即當除滅却之。却法有二。一者修止却之。凡見一切外諸好惡魔境。悉知虗誑。不愛不怖。亦不取捨。分別心息自寂莫。彼自當滅。二者修觀却之。若見如上所說種種魔境。用止不去。即當反觀能見之心。不見處所。彼何所惱。如是觀時。尋當謝滅。若遲遲不去。但當正念勿生懼想。不惜不軀命。正心不動。知魔境界如即是佛界如。魔界佛界一如無二。則於魔界無所捨。於佛界無所取。即佛法自當現前。魔境消滅。復次若見魔境不謝。不須憂。若見謝亦勿喜。所以者何。未曾見人見魔化作虎來。能食其人。亦未曾見魔化作男女。能作夫妻。尚知皆是幻化。愚人自在驚怖。反起貪著。因是心亂失定。發境狂致患。皆是行人。無智致患。非魔所為。復次若諸魔境惱亂。或經年月不去者。但當端心正念堅固。不惜身命。莫懷怖懼。當誦大乘方等諸治魔呪。默念誦之。存念三寶。若出禪定。亦當誦呪自防。懺悔慙愧。及誦波羅提木叉。或邪不于正。久久身滅。魔事眾多。說不可盡。善須識之。是故初心行人。必須親近善知識。為有如此等難事故。是魔入人心神狂亂。或患或喜。因是成患致死。或持令得諸邪禪定智慧神通陀羅尼。說法教化。人皆信伏。後則大壞人出世善事。乃破正法。如是等諸異非一。不可說盡。今略示其要。為令行者於坐禪中。不妄受諸境界。取要言之。若欲遣邪歸正。當觀諸法實相。善修止觀。是則無邪不破。故釋論云。除諸法實相。其餘一切皆是魔事。如偈說。
  若分別憶想  即是魔羅網  不動不分別  是則為法印

  五 治病

  行者安心修道。或本四大有病。今用心心自皷激。發動本病。或時不能善調適身息心三事。內外有所違犯。故有疾發。夫坐禪之法。能善用心者。則四百四病。自然除差。若用心失所。則動四百病。是故若自行化他。應當義識病源。善知坐中內心治病方法。若不知治病方法。不宜動病。非唯行道有鄣。則大命可慮。今明治法中。即有二意。一明病發相。二明治病方法。言病發相。雖復多途。略出不過二種。一四大增損病。二從五藏生病。
  四大中病發者。若地大增者。則腫結沈重。身體枯瘠。如是等百一患生。若水大增者。則疾癊脹滿。飲食不消。腹病下痢等。百一患生。若火大增者。則增寒性熱。支節皆痛。口爽大小便不通利等。百一患生。若風大增者。則身體虗懸。戰掉疼痛。悶脹急嘔吐。咳逆氣急。如是等百一患生。故經云。一大不調。百一病惱。四大不調。四百四病一時俱動。四大病發。各有相貌。當於坐時及夢中察之。
  次明五藏生病之相。從心生患者。多身體寒熱及口燥等。心主口故。從肺生患者。多身體脹滿。四支煩疼。心悶鼻寒等。肺主鼻故。從肝生患者。多患愁憂不樂。悲喜瞋恚。頭疼眼痛眼闇等。肝主眼故。從脾生患者。身體面上遊風徧身。瘠瘠痒悶疼痛。飲食失味等。脾主舌故。從腎生患者。患咽喉噎塞腹脹耳滿等。腎主耳故。五藏生患眾多。各有其相。當於坐時及夢中。察之可知。如是四大五藏痛患。因起非一。病相眾多。不可具說。行者若欲修止觀法門。脫有患生。應當善知因起。此二種病。通內外發動。若外陰陽寒冷風熱。飲食不慎。而病從二處發者。一當知因外發動。若由用心不調。觀行違僻。或因發時。不知取與。而致此病。二思慮患生。此因內發病。復次有三種得病因緣不同。一者四大五藏增損得病。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