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我奉請。來降道場。坐蓮華藏師子之座。圓覺經中。千百萬億恒河沙諸佛。守護圓覺經者。三世如來。並願慈悲來會道場。坐蓮華座。大方廣圓覺了義頓教大乘。唯願現我心中。成我觀行。文殊普賢十二大士。并諸眷屬。十方菩薩。亦願圍遶如來。各坐花座。大梵天王。須彌天王。四大天王。於佛前發願守護。十方鬼王。吉槃荼等。同願護持經者。亦願力來此道場。此處土地靈祗諸座。諸大龍王。護法善神。主道場神。一切主於山水火風地方林稼。乃至主藥神等。並願領諸眷屬。來到此處。擁護首道場。是諸如來菩薩一切賢聖。悉願證明。我於今日。欲為十方國土六道眾生。依了義經頓教。修習圓覺三觀妙門。破一切障。觀行成就故。於三七日。一心精進。依經所說。如法修行。必願主解行者。文殊普賢。乘本願力。受我懺悔。令我所行。決定成就。破諸罪障。法門現前。以度眾生。皆得悟入。
  啟請已至心歸命禮本尊毗盧遮那佛。
  啟請已竟。已知諸佛諸大菩薩。不違我請。後大光明藏不二境中。所現淨土。平等法會。不起三昧。慈悲應感。起我機緣。如月落在證江不動而現。我等肉眼雖不能覩。攝心觀想了了分明。見佛菩薩及諸賢聖。畟塞道場。徧虗空界。知見我等至心懇請依教修行。是故我等應當香花供養。歸命至心。稱讚敬禮。

  二 供養觀門

  (然供養稱讚禮敬懺悔勸請隨喜迴向發願等八重。是修行人之本事。非別行法。世尊於離垢慧菩薩所聞經中〔其〕列也。亦是超入華嚴境界之妙門。故彼經廣說諸佛功德妙用已。最後云。若欲成就此功德。應修十種廣大行願。故西域本宗道流。皆於經中。錄出別行。諷念修習。前後三譯。一晉朝佛度跋陀羅三藏譯。二唐朝不空三藏譯。三貞觀中華嚴疏主等譯。其十行願。即是此供養等八也。但於勸請中。開為轉法輪久住世二門。又於迴向中。分出隨佛學順眾生二門。故成其十。此八重雖總是入聖境之門。然各有別相功德。謂禮敬除無量劫來我慢之障。得尊貴身。稱讚除無量劫來惡口等障。得四無礙辨。供養除多劫嫉妬障。生生得大財富。懺悔總際三障。得依報正報具足。隨喜除多劫慳貪。生生得廣大善知識眷屬。勸請除多劫謗法障。生生得多聞辨才。迴向除狹劣障。得廣大無量福善。發願除退屈障。總持諸行。得速成佛果也)是諸眾等人各胡跪。嚴持香花。如法供養。願此香花雲。徧滿十方界。供養一切佛。
  化佛并菩薩。緣覺聲聞眾。受此香花雲。以為光明臺。廣於無邊界。無量作佛事(華嚴經云。所有盡法界。虗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世尊。一一佛所。皆有海會圍遶。我今悉以一切上妙諸供養具。而為供養。所謂華雲鬘雲天樂雲。乃至衣服諸香雲等。一一量如須彌大海。問。此文乃彼經皆云。香花徧滿十方界供養等者。如何辦得如是多多供養具。得如上多多佛耶。答。准華嚴緣起章第三供養門中云。菩薩凡所施設。乃至一華一香。一衣一蓋供養具。無不稱真理。等虗空界。即以全法界之身。遊諸佛剎。稱真之物。供養於佛。是故菩薩不虗行。於所修值諸〔仙〕恒不失時。一切供養。常稱理而成就。何以故。法施於佛。稱真理故。釋曰。准此云一香一華等。又云常稱理而成就者。即知經中所列皆以稱理。即一之多等也。故修行者。但安心觀行。物物自多。皆偏諸佛也。故云願此香華雲。徧滿十方界。供養一切佛。次下經說。迷心中供養。比此觀行供養。百千萬俱胝那由他迦羅等喻沙陀不及一也。皆云天者。是自然義。表法界中法爾有如是不思議德用也。皆言雲者。是隨緣義。表由行願行力故見也。謂此供是色相顯然。智照無性。從法性空無生法起。能見所見逈無所依。應用而來。來無所從。用謝而去。去無所至。而能含慈潤霔法雨。益萬物以重重無盡。有雲象焉)。

  三 稱如來

  (有二門)。

  一 梵讚

  (此是勝鬘經中。讚佛真身智慧之偈。時人呼為梵音。不知是以梵聲而讚佛也。妙色無等非化身)。
  如來妙色身  世間無與等  無比不思議  是故今敬禮  如來色無盡  智慧亦復然  一切法常住  是故我歸依
  敬禮常住三寶。

  二 直讚

  (既請三寶已。即當五體投地。頂禮佛足。正身威儀一心佇立。面向法座燒香散華。心念三寶微妙功德。目瞻不捨。口陳詞句云)。
  真法性是其身。究竟覺為其智。踞蓮華臺藏。號毗盧遮那。於百千億釋迦。獨為其主。恒河沙國土。統世居尊。然乃合真如而不大。全在一一毛端。處微塵而不小。即徧恢恢法界。盡十方作大神變。微三放大光明。攝凡聖十身相作。應地位六根互用。十剎微塵數菩薩稽首常隨。百萬阿祇諸天虔心圍遶(次讚法功德)。
  方廣了義圓覺法門。萬億恒沙諸佛。在淨土中同說。三世如來之所守護。諸經眼目。圓頓教門(次讚僧寶)。
  文殊是佛之師。主於信解證智。普賢表法界體。主於悲願理行。十二上首。十方徒屬。同住如來平等法會。實教三寶。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