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譯禪那云靜慮  義當定慧等無偏  上云中道靈心者  顯其真造一真源  起行文中絕對待  正由雙泯故雙全  是以三重遮二義  科為絕待理昭然  大涅槃經名捨相  亦名動靜二俱捐  憂卑叉者名平等(全是本文平等。即此雙存。是禪那義也。又云憂[(白-日+田)/廾]叉者。名為不〔諍〕不觀不行。即此絕待義也)  還教定慧等心專  此上雙非絕待者(指釋相經文)  意令脩習易忘緣  結名雙是齊融者(指禪那)  定慧俱收義始圓  雙非雙是皆中道  絕待齊融悉離邊  但勘經文三節義(一絕待。如上三重指之也。此是雙非。二靈心。如上指門字也。此是中道。三定慧等。結名禪那也。此是雙是齊融)  自知配釋甚精研

  第九 八 會前文及諸教

  依門各釋三門竟  從此評量三種名  三觀皆標覺悟者  已聞前段六章經  初章悟得無生滅(答文殊云。於無生中。妄見生滅。又云。亦無身心受彼生死。乃至無起滅故。無知見故)  故此澄祥息妄情  第二了知諸法幻(答普賢云。眾生幻。還依幻滅。乃至答普賢云。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塵亦滅。幻滅亦滅。終於明現故)  遂興幻智化羣生(此章末云。幻相永離。即是前幻滅亦滅也。又云。是諸菩薩圓妙行。即是前非幻不滅。垢盡明現也)  影滅空銷覺顯發(答普眼復云。垢盡對除。即無對垢。菩薩及說名教之佛。乃至滅影像故。無方清淨。無遍虗空。覺所顯發。覺圓明故。顯心清淨。根塵識處界云云)  皆為除疑(金剛藏章)欲斷愛(彌勒章)  始終順覺證圓明(清淨慧章。意云。後三章。亦只是成前三章)  此與涅槃三種相(彼云。無十相故。名大涅槃。〔居〕比丘數數修習定慧捨相。則斷十相。定名三昧。若取色相。不觀色常無常相。是名定相。若能觀色常無常相。是名慧相。定慧平等。觀一切法。是名捨相。次別釋云云如上所引)  如前次配不虧盈  但彼漸門(涅槃從是漸教中終極之義)觀蘊法(彼觀色等五蘊生滅之法)  此依淨覺以脩行  又與天台三止觀  始終法義悉調停  但彼先觀諸性相  對三諦理便修成  此悟自心不立所(所觀之境。謂三諦也)  唯依悟處自研精(初頓悟之時。已勸之決無疑也)  又此不標三止者  門門止觀自相真  又詳瓔珞經三觀  本業經中三諦名  一一三中各次配  悉皆相契不相形  十方菩薩皆修此  離此無由入覺城  三世如來從此證  如佛此說總頃聽

  第十 八 三引例彰圓

  善男子。此三法門皆是圓覺。親近隨順。十方如來。因此成佛。十方菩薩。種種方便。一切同異。皆依如是三種事業。若得圓證。即成圓覺。

  初銷本文

  依覺脩成還證覺  始終於覺永依隨  故云隨順并親近  離此修行無所依  十方諸佛諸菩薩  道品波羅智與悲  八萬四千同異行  皆將三觀以為基  此是行人之事業  修之前後或同時  單複互習名隨順(如下二十五輪)  圓證寂成(圓覺)無上師

  後釋三數之教

  此經本業涅槃教  瓔珞天台等化儀  何得觀門方便法  皆將三數以為規  良緣法性元三大(華嚴大方廣三字。是體大。相大。用大。起信亦列三大)  迷成三道鎮相違(十二因緣。具惑道業道苦道。此三與三大。常遠隔也)  故說三因皆佛性(雖三道長隔三大。然於此不失自性。故名三因佛性。一性因佛性。即本性也。當此靈心。二了因。達妄法皆空。即此靜觀。三緣因。六度萬行。迷即此幻觀)  制三聚戒便堅持(攝律儀。攝善法。攝眾生)  令依三上脩三觀  迴向三處(菩提眾生實際)展三歸(三寶)  滅於三道成三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  具於三德不思議  得三妙覺(實相菩提。方便菩提。實智菩提)三圓寂(性淨涅槃。方便淨涅槃。圓淨涅槃)  住三祕密(摩訶般若解脫法身)是圓伊(伊字三點)  故此經云一切佛  皆將三觀以為基(□□本文)

  八挍三觀功德

  善男子。假使有人。脩於聖道(二乘聖道)。教化成就百千萬億阿羅漢(此云無賊。亦云殺賊)辟支(此云緣)佛(此云覺者。謂覺緣之者)果。不如有人聞此圓覺無礙法門。一剎那頃。隨順脩習。
  初三偈且釋羅漢辟支。
  阿者言無羅漢賊  殺煩惱賊是其功  十使已除(貪。瞋。癡。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戒禁取)八解脫  三明已備六神通  辟支佛者名緣覺  覺了因緣自性空  修此二乘成極果  悉超三果出煩籠  應受人天廣供養  堪為龍鬼所歸宗  禮者災衰當殄滅  供之福報自豐隆
  次二偈述度人令得二種聖果功德。
  若人教化眾生類  令入如斯聖位中  從一二三直至億  百千萬億數方終(從一數。至憶。又從一億二億數百千箇億。方後度得爾許人。皆成羅漢辟支佛也)  世福只應佛曉了  凡夫欲測實其緣(此上正明功德。此下明超過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