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表云)我佛如來。有奉送真言。謹當宣誦。
  唵 麼訝羅 穆羯叉 目(鳴磬)
  (正表云)上來修建法界聖凡。水陸大齋。普利道場。七日圓滿。奉送聖駕雲程。大眾一心。念佛引導。
  (助表云)值樂司奏樂。(八人齊作樂)。
  (主法向上一問訊。盤次第出。排班次如前。緩緩而行。紆回曲折。以盡其致。出大門。再紆回曲折。以盡其致。引之缸前。盤依號而住。燈立缸外面少停)。
  (主法面向外。表白唱佛讚)。
  (同舉)香光剎海 一極真宗 十方全現寶王宮 往復度羣蒙 大願無窮 心量滿虗空。
  (主法視二十四缸。畢。香燈一人。收大旛。一人挨次引火。主法遙對缸。隨具三拜。一問訊。退數步而立。二十四缸畢。焚散錁定。樂止。主法不動。二表同向外。問訊)。
  (正表云)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歸依佛法僧三寶已竟。上來修建法界聖凡。水陸大齋。普利道場。七日圓滿。煉疏化財。無限良因。恩周沙界。和南聖眾。
  (主法向外一問訊。先入。二表隨之。香燈視火畢。乃入。內壇事事。凡內壇陳設。須敬謹存貯。焚陪位疏緞於壇下柵內)。
  (是日演瑜伽燄口。至亥正。收陪位牌)○(若長久因緣。可將正薦最要人名。改謄陪席。以便永遠侍法會也)。

  法界聖凡水陸大齋普利道場性相通論卷第八
  法界聖凡水陸大齋普利道場性相通論卷第九

    淨業行人 咫觀 鄭應房

  像式(并讚)
  第一席

  (從第一席至第十一席。皆頂有圓光。金多而彩少)。
  式 中畫一大佛。用淡金為身。淡彩為衣。淡銀為頂光。身中身外。顯現無量佛身佛剎。胸前特現一佛。稍大。坐千葉蓮花。一一葉中。有佛一尊。
  讚曰。
  浩浩乎慧海全無邊。煌煌乎智炬全無煙。蕭蕭寥寥乎。笛無孔而琴無絃。層層密密乎。似與一切剎塵塵剎。融通念劫回轉而周旋。又無柰其無頭無尾無情無性。無色無空無正無偏。喚作十身靈相也徒然。不是凡人不是仙。

  第二席

  式 分三層。第一經軸。第二律軸。第三論軸。 經十二部。分列。中加一部。上題大方廣佛華嚴經。律分大小兩乘。論分宗論釋論。旁加雜藏。如呪儀等。及西天東土聖賢撰述。
  讚曰。
  豈有身乎  而陪上席  法筵健將  君為第一  佛佛之師  聖聖之母  癡人無慧  索之空有

  第三席

  式 分三層。上菩薩。中辟支。下羅漢。旁加一切在家有道之像。男女老少不拘。以表勝義僧也(如龐李諸家)。
  讚曰。
  天衣瓔珞  富貴聰明  貪喫小果  稍欠精神  中間有人  如麟一角  別有僧焉  勝義超卓

  第四席

  式 形狀各別。有送經取經。譯經校經。誦經講經者。有苦行者。有運通者。有行法者。有救苦者。或指月形。或入山形。或行脚。或繞塔。或坐禪。或持呪。或禮拜懺悔。或念佛往生。
  讚曰。
  八部佐天  六卿治世  苦矣凡流  聖哉開士  星羅碁布  泠然寶心  依真而住  無有古今

  第五席

  式 分兩層。上有池水蓮花。一佛二菩薩。坐花臺上。有九人跪花中聽法。天樂靈禽圍繞。下有十方眾生臨終之相。先列四眾。後及異類。一一頂上。有一線光。光中蓮花。花中一人。跪而合掌。頂有圓光。向西往生。西有一佛二菩薩立像。殷勤接引。佛眉間光。五轉之後。分百千萬。一一光中。皆攝取往生之眾。不可悉數。
  讚曰。
  九蓮花裏一童真  一一童真共一因  聞說真靈無二路  不煩仙訣度長春

  第六席

  式 依華嚴世主。種種各別而畫之 點綴生動。布景確切。為佳。此席像多。宜細心描寫。
  讚曰。
  尊天富貴  大神聰明  寶威靈耀  罄寫生平  求其來處  了不可得  遇著善財  作善知識

  第七席

  式 畫種種仙人形像。頂上皆有佛圓光。以入佛境界故也。
  讚曰。
  回心一脈  前妄勿貪  泠泠策進  全現家山  百億日月  但一塵寰  極目無邊  何處仙班  一一世界  作我珮環  來歆法供  鏡影飛涵

  第八席

  式 此雖歷代儒宗。然須有神韻。莫作腐儒形。腐儒是下堂人類所收。非此席也。頂上有金色圓相。葢充實而有之光輝也。
  讚曰。
  誰知其樂  空歎賢哉  執理與事  兩墮輪回  輪回二字  不須提起  深入法界  欲無言矣

  第九席

  式 諸大明王。皆忿怒形。極可怖畏(或佩人頭數珠。或四頭八臂。青身赤髮等)。亦有善女天。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