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波羅蜜品第十八 襍品第十九。明布施如法不如法清淨不清淨 淨三歸品第二十 八戒齋品第二十一 五戒品第二十二 尸波羅蜜品第二十三 業品第二十四。即十業十惡 羼提波羅蜜品第二十五 毗離耶波羅蜜品第二十六 禪波羅蜜品第二十七 般若波羅蜜品第二十八。

一心奉請佛說法律三昧經(拜觀同上)  吳月支國優婆塞支謙譯。
  佛於摩竭提國。先說十二自燒。次為阿難說。雖發大意。有四墮落。次因舍利弗自責昔非。為說大乘法要。次為勇聲菩薩。分別聲聞禪緣覺禪如來禪五通仙人禪之不同。

一心奉請清淨毗尼方廣經。及佛說文殊師利淨律經。寂調音所問經(拜觀同上)  姚秦天竺沙門鳩摩羅什譯。第二竺法護譯。第三劉宋沙門釋法海譯。
  佛在耆闍崛山。寂調伏音天子。思見文殊。佛放白毫藏光。從寶相佛國召來。與十千菩薩俱。文殊與天子。問答第一義諦。及彼土聲聞所證大法。有四眾各五百人。及五千天子。因欲往彼土作聲聞眾。而發大心。得往生記。又問答聲聞菩薩律行不同及種種法門。因明住五無間。成無上道。謂從初發意中間大心。大慈悲。大捨。分證滿證。皆悉無間。直至成佛。又總約大悲。別約六度。明煩惱成菩提義。佛讚印。解迦葉疑。文殊以神力。教示彼土菩薩。於此土眾生。而發大願 第二同而分四品。五無間諸文缺。天子名寂順律音 第三同於第二。亦名如來所說清淨調伏經。

一心奉請佛說文殊悔過經(拜觀同上)  西晉月支國沙門竺法護譯。
  佛在靈山。新學菩薩有疑。如來齊光照耀菩薩為之請問文殊。文殊為說。懺悔。勸助。請法。興供。迴向。發願。眾得無生忍。佛遙聞而讚歎之。勸助隨喜也。

一心奉請三曼陀颰陀羅菩薩經(拜觀同上)  西晉清信士聶道真譯。
  序品第一。佛在摩提國。文殊問三曼陀颰陀羅菩薩。若人求菩薩道者。當作何施行。先總答之 悔過品第二 願樂品第三。即隨喜 請勸品第四 法行品第五。即迴向 譬福品第六。

一心奉請菩薩藏經。及舍利弗悔過經。大乘三聚懺悔經(拜觀同上)  蕭梁扶南國沙門僧伽婆羅譯。第二安世高譯。第三闍那崛多及笈多等譯。
  佛在祇園。舍利弗問懺悔隨喜勸請迴向之法。佛具答之。初明十世界十佛。令結壇受持。後明後去大光明聚如來時。佛為竭伽陀天女受持此經即轉女身。若女人聞此如來名者即不更受女身 二三同而文略。

一心奉請佛說淨業障經(拜觀同上)  開元附秦錄。
  佛住毗舍離菴羅樹園。無垢光比丘入城乞食。被婬女所呪。犯根本戒。生大憂悔。見文殊。遂見佛。佛為說無性之法。發心得記。因廣說淨業障法。說過去無垢光佛滅後。有勇施比丘犯根本戒。得聞深法遂發大心。今已成佛。

一心奉請佛說善恭敬經。及佛說正恭敬經(拜觀同上)  隋北天竺沙門闍那崛多譯。第二元魏北天竺沙門佛陀扇多譯。
  說教他功德。及事師軌式 第二唯事師軌式。

一心奉請佛說大乘戒經(拜觀同上)  宋北印土沙門施護譯。
  佛在祗園說。文簡義切。最宜流通。

一心奉請菩薩戒羯磨文(拜觀同上)  彌勒菩薩說。唐大慈恩寺沙門釋玄奘譯。出瑜伽師地論。
  受戒羯磨第一 懺悔羯磨第二 得捨差別第三。

一心奉請菩薩戒本經。及菩薩優婆塞五戒威儀經。菩薩戒本(拜觀同上)  慈氏說。北涼中天竺沙門曇無讖譯。第二求那跋摩譯。第三玄奘譯。
  此亦半月半月誦戒本。與梵網相輔而行 第二附禮佛發願受繩牀等法。第三增入開性罪八條。

一心奉請菩薩受齋經(拜觀同上)  西晉清信士聶道真譯。
  先明三歸悔過。次護十念。次十戒。次解齋法。迴向淨土。

一心奉請菩薩五法懺悔經(拜觀同上)  開元附梁錄。
  五悔各作偈語。無序分。無流通分。
  以上大乘律。

  水陸道場法輪寶懺卷第三
  水陸道場法輪寶懺卷第四
一心奉請四分律藏(拜觀同上)  姚秦罽賓國沙門佛陀那舍共竺佛念譯。
  第一分。比丘戒 第二分。比丘尼戒。內有受戒犍度。說戒犍度 第三分。安居犍度。自恣揵度。皮革犍度。衣犍度。藥犍度。迦絺那衣犍度。拘睒彌犍度。瞻波犍度。訶責犍度。人犍度。覆藏犍度。遮犍度。破僧犍度。滅諍犍度。比丘尼犍度。法犍度 第四分。房舍犍度。襍犍度。五百結集法。七百結集毗尼。調部毗尼。毗尼增一。

一心奉請四分戒本。四分戒本。比丘尼戒本(拜觀同上)
  姚秦罽賓國沙門佛陀耶舍譯。二三唐西太原寺沙門釋懷素依律集出。

一心奉請曇無德律部羯磨。羯磨。四分比丘尼羯磨法。四分僧羯磨。尼羯磨(拜觀同上)
  曹魏天竺沙門康僧鎧譯。第二曹魏沙門釋曇諦譯。第三劉宋中天竺沙門求那跋摩譯。第四五唐西太原寺沙門釋懷素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