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设何代无之不过捐发帑金命臣工监造而已争似 皇上亲为指授所以精妙无比 上曰此象经朕相度不知几回已剥蜡将就炉矣朕忽下阶回看觉顶相不正重命更改故三载始落成也师问渗金之法上曰先用皂矾水银涂象后上金箔以火煆之金着矾汞即渗入铜内然必三五回上金方得通透无瑕师曰将来此象安奉何处 上曰朕在南苑创有新寺老和尚想未知道师曰忞亦微闻 皇上为皇太后祝厘圣躬故建兹寺 上曰要老和尚随喜意下如何师曰 皇上建殊胜功德赐忞瞻礼诚为万幸不知何日可去 上曰俟朕打叠停妥然后来请过数日 上复至语师曰南苑有玄灵宫亦朕创建左右碑文系阁臣金之俊与刘正宗所撰今新寺碑要老和尚撰文不命臣工也师曰道忞山林野逸那里晓作朝廷文字以 皇上高深使忞揆度得无井窥天蠡酌海哉 上曰老和尚不要如此谦虚待请随喜了便可属笔师曰明日可去么 上曰朕今日斋戒明日祭祀夜来示牲五更行礼则通夕不寐矣回宫得寝息半日午后方出南苑至明日着人来请也时上已命御膳御茶两衙门官就玄灵宫供办以待至次晚 上差包里三大臣就万善殿迎师四鼓发足平明抵玄灵宫包里臣驰奏 上问斋可办得齐备未奏云已备 上曰俟老和尚斋毕引至新寺前后随喜了请老和尚回万善殿是日也山肴海错无物不备两衙门遵旨于 上行宫正席坐师余诸门弟子则偏殿安排斋毕包里臣如命导从奉师还宫越三日 上至师曰昨承 皇上威光得随喜新寺已俨升忉利天宫又祇受盛燕顾何福消之 上曰斋不粗率么师曰鱼丽所谓多而嘉旨而偕有而时固赞叹莫能及也第奉旨撰文愧不雅驯尚祈圣裁鉴定毋俾辱国乃出以进 上为展阅一过命侍臣收入宫内次日 上复携王学士至方丈谓师曰朕昨回宫细看老和尚者篇文字极得大体风雅典则不待言矣师曰勉遵慈命如蚊负山幸不罪责乃蒙 皇上褒嘉过甚也 上曰朕固不通文字曾与王熙看过试问他何如王学士曰此千秋不朽之文也师曰忞实惭愧 上又曰即书丹篆额还要借重老和尚师曰朝堂济济不乏虞欧褚柳之宾乃命顺朱如忞者为之一发使马牵犁矣 上曰朕极喜老和尚书法字画圆劲笔笔中锋不落书家时套师曰如 皇上不容固辞乞敕赐寺额得以缀文从事上制名德寿命文书馆画格授师师为擘窠书上 上乃敕良工刘光阳摹勒上石焉。

  上一日谓师曰老和尚苦欲还山朕亦不敢强留违老和尚意俟三二年万姓疮痍稍起朕思江南一行当亲入天童看老和尚师曰 皇上再不要动此念头忞见两院巡方便拿船起夫下程酒水百般支应里鄙递年好不苦杀况复 圣驾亲临者沿途百姓算来都是死数 上摇手曰朕自然有个道理决不遗累地方过数日 上复为言师曰如 圣驾必欲巡幸江南乞预先传 旨谕忞好在江上迎 驾 上曰朕动身时必先着人说与老和尚知道。

  上一日语师老和尚许朕三十岁来为祝寿庶或可待报恩和尚来祝四十朕决候他不得矣师曰 皇上当万有千岁覆帱生民何出此言 上弹颊曰老和尚相朕面孔略好看揣怀曰此骨已瘦如柴似此病躯如何挨得长久师曰 皇上劳心太甚幸拨置诸缘以早睡安神为妙 上曰朕若早睡则终宵反侧愈觉不安必谯楼四鼓倦极而眠始得安枕耳师曰 皇上心血不足可服参附诸药饵么 上曰早晚常服天王补心丸师曰补心丸有地黄当归恐与 皇上脾气不对 上曰少时喜吃水精蒲桃致伤脾胃年来读书耗气复有欧血之病坐此正难调摄耳师曰乞 皇上早为珍啬天下臣民幸甚上曰谨依老和尚慈念。

  上一日语师朕于宫中造有关夫子勒马听风之相身披黄金铠甲纯用五色宝石填厕其间所侍关平周仓亦如之今送老和尚还山留作天童护法师曰忞被殊恩又光泉石天童香火从此万年不烬矣 上曰朕已命人抬至老和尚可出共观时相皆有黄幔遮尘 上为揭示则周仓面朝里壁 上呼近侍李国柱可与朕抬正此相师前代 上上曰老和尚恐难着力时师行者玄猷近前 上复挥去乃躬自移正焉因问行者甚处人者曰玄猷承天府人 上曰朕本朝已改承天为安陆州了者曰玄猷蹑屩四方久已不闻故乡消耗 上曰也是真话。

  上一日语师天岸随老和尚出京还青州可分付他不要更赴别请当常住山东教化北方盖过了黄河直抵京师无有禅门主导四众极可悲闵得久久阐扬一番便都各知有此事师曰谨遵 慈命。

  上复语师老和尚还山朕要留门下弟子两位在此早晚说话如见老和尚一般师曰道忞诸弟子都是个愚戆底人恐有不到处得罪 皇上反成道忞过咎 上曰老和尚一旦还山教朕如何忍得朕亦不留他在宫供养本意要几位有道眼底阐化京师 上乃自定旅庵山晓二人命择前门善果隆安二大刹俾住持开法焉。

  上择五月望旦差包里臣刘之武送师还山 上自凌晨躬候登程时师早餐未毕已传 圣驾将出矣师趋立门左 上单骑卒至见师下马师前慰上曰道忞还山愿 皇上定虑凝神保佑圣躬又月晰二子在京恐有不到乞 皇上慈悲教育 上曰都知道了老和尚不须挂念师曰即请 皇上还宫 上曰请老和尚上马师率诸弟子就道上骑忽出师右诸人见 驾来俱欲下马 上止曰你们骑马不惯下了难上不要回互罢 上与师并驾行将及一望师再三请 上还宫 上始回缰少间师已抵北苑门矣 上骑复至促师马首曰老和尚还山可着人看朕朕常着人看老和尚不要疏间了师曰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