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阁十一尊

波涛万顷喷山颠。楼台幻出云霞联。乞士何时应供返。袈裟馥郁沾龙涎。杖藜斗笠闲家具。钵盂布袋空相传。化城宝所谁远近。古木岩花孰后先。龙王翘体迎还送。风不扬尘石自动。倚栏共听海潮声。闻机剥脱虚空痛。天际茫茫识浪平。涅槃生死镕情冻。老僧手腕具神通。笔端三昧称如梦。

  达磨祖师像赞(二)

一句安心语万劫系驴橛。转得鼻孔来虚空出鲜血。怪底东施强效颦。却令西子蒙不洁。何如分付老云门。早与瞿昙同打杀
 蓦地西来。大似无风起浪。更加折苇。不免眼下栽眉。饶君面壁九年。落得弄巧成拙。赖有楞伽四卷。且喜救却一半。咄逢人切忌错举。

  九华化城寺大圆禅师像赞

咄咄老僧。不唧溜汉。性火真空。两重公案。八十余年赃已追。留下家私谁共算。大圆光里笑呵呵。邈出真容只一半。任尔人天供养繁。面孔依然归那畔。

  龙庵老人像赞

海潮大智。九子龙庵。但修实行。不贵空谈。视十方为一体。杜后裔之痴憨。披紫衣而慈容坦坦。执明珠而佛号諵諵。神虽久归安养。名犹昭著东南。夫惟煽慈风于无尽。能令礼遗容者宛如面参。

  博山无异师伯像赞(有序)

  予昔送惺谷禅兄剃发。始晤师伯。追随至金陵而别。盘桓一百余日。每谈及法门流弊。拟相与共拯之。不意仅年余而师伯示寂。遂令予独掌只轮。不能浪鸣单运。岂不痛哉。迩来频见为宗匠者。辄以东瓜印子印人。致使宗风扫地。缅怀师伯。受用寿昌不肯二字。终不以佛法作人情。凛凛有古人风。倍切思慕。适知十禅兄以遗像索题。凄然久之合掌赞曰。

貌伟神丰。心慈体劲。向空观以入门。从寿昌而断命。坚持不肯家风。痛洗今时禅病。既存彻困婆心。何必单提正令。只嫌一句葛藤窠。留与儿孙作话柄。没踪迹处莫藏身。老妇依然犹叹镜。

  铭

  净信堂铭

我所住堂。皆名净信。轮相初开。破疑前阵。五悔功成。至心发轫。二观圆融。随机善进。平等法身。三昧中俊。观察己心。念佛正印。决定应离。杂乱垢烬。三忍四佛。康庄非峻。

  梵网室铭

我所住室。即名梵网。十方佛法。犹如观掌。文字性离。非默非响。更言不立。无端成两。心地法门。戒光森爽。性修交成。实相斯朗。法报化身。体方且广。华藏庄严。镜中现像。

  墨铭十六首

  灵光独耀(一)

性色真空性空真色。一字法门圆融万德。

  赤泽摩尼(二)

径寸妙宝五天价高。穰穰珍雨称性无劳。

  琉璃液(三)

南埵须弥内外明照。印彻香河色尘圆妙

  乌金髓(四)

宝明生润天一地六。神丹告成名归仙箓。

  空青乳(五)

蕴结何依津流非滓。点开普眼法界洞视。

  紫云根(六)

舒卷无性出没有端。弥空梵字五眼同观。

  含音(七)

四辩离微如来之藏。法鼓未挝魔军先丧。

  摄电(八)

慧云弥覆警聩开盲。刹那三昧耀彻幽城。

  骊珠(九)

探之颔下出自深渊。高幢悬置光烛大千。

  禹璧(十)

治水功成恩垂永世。玄之又玄非从人制。

  月华(十一)

刚中习坎克粹其精。照此长夜识海澄清。

  霞灿(十二)

非水非天亦真亦幻。映彼金沙优昙方绽。

  凝碧(十三)

迥矣霄汉呈此佳祥。点画未兆文彩已彰。

  苍露(十四)

月照芙蕖香含湛湛。挹此明珠须眉可鉴。

  灵草(十五)

着耶苣耶产于何土。香光庄严法性玄圃。

  玄芝(十六)

香水海畔有七金山。毓瑞朵朵服之童颜。

  方竹杖铭五首

藏虚于实寓圆于方。拄天匝地随君举扬。咄转身何处寻踪迹。蓦直归家夜未央。(赠葆一兄)

直既中绳方亦中矩。烟水百城宾中识主。(赠如是师)

劲节虚心相对何语。离却有无谁夺谁与。(赠积如丈)

不存轨则聊示方隅。肩云戴月逸尘而趋。(赠知十丈)

毋刓汝体毋露汝端。舍之栗栗用之跚跚。(自题)

  诗偈

  山居百八偈(有小引)

  抱病入山。了当大事之不暇。而暇作吟哦活计乎。然俯仰身世。自悯悯他。又似有不容默默者。随意所到举笔直书。积而数之偶成百八。盖实不向吟哦中来。倘得意忘言。亦未必非了当大事之一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