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当。若见未得。
  切忌认著。所以正宗淡泊异道峥嵘。昔日王常侍参睦州。
  一日州问曰。今日何故入院迟。侍云。为看马打毬。
  所以来迟。州云。人打毬马打毬。侍云。人打毬。州云。
  人困么。侍云困。马困么。侍云困。州云。露柱困么。
  侍惘然无对。归至私第中。夜间忽然省得。明日见州云。
  某会得昨日事也。州日。露柱困么。侍曰困。州遂许之。
  此是达磨大师宗旨。露柱不解打毬。如何却困。
  还有明得者磨。人困马困未是困。露柱之困始是困。
  好于言下证无生。莫向言中寻尺寸。百丈若无双耳聋。
  临济争解领三顿。尽将业识作流传。此道今人弃如粪。久立。
  上堂。昔有使头使下二人。一时奉事观音。
  一日使下偷使头钱走。使头烧香祷告观音。愿我捉得使下。
  使下亦烧香祷告观音。愿使头不见我。当此之际。
  观音救谁即是。祇救使头又违使下。祇救使下又违使头。
  若一时总救。事甚相违。山南辩和尚道。若要行大道。
  三步作一跳。大众好语。祇恐人粗心。子细究之。
  又却出疏不出。山僧为你一一分剖看。若人要会。
  先须识取观音。要识观音么。大慈悲心是。
  更须知大慈悲心从甚处流出。现今历历听法者。无心而流出万宗。
  若识得了使头。方解作得使头。非唯作得使头。
  亦乃识得使下。此使下是使头底使下。离使头外别无使下。
  若识得观音了。使下方解作得使下。非但作得使下。
  亦乃识得使头。此使头是使下底使头。
  离使下外别无使头。若恁么。使头使下但是空名。
  使下使头悉皆无寄。大慈悲心炽然独脱也。既识得使头。
  又识得使下。更须识得钱帛。使头见之是使头钱帛。
  使下见之是使下钱帛。离使头使下外别无有钱帛。
  亦须知使头钱帛。自不干使下事。使下钱帛。亦不干使头事。
  各不相到。虽不相到。使头钱帛即是使下钱帛。
  使下钱帛即是使头钱帛。同一物耳。若恁么既同。
  若恁么既异。皆大慈悲心之作用也。即知得钱帛。
  又须明取得失。使头失财时是使头失。使下得财时是使下得。
  得失不在别人分上。如此则使头失时是使下得时。
  使下得时是使头失时。得失虽殊而不异。
  得失各异而常同。岂别有一物作同作异也。若使头若使下。
  若钱帛若得失。一一明了。方名观自在菩萨。古人云。
  得失是非诸佛智。一人无心眼耳聋。
  上堂云。西瞿耶尼打鼓。南赡部洲上堂。大众。
  十方齐至等闻。野客称扬。此声遍满十方。照破闻见色香。
  堪笑释迦老子。等闲动地放光。大众归堂。
  徐公大夫入山上堂。何处求通达。疑根自不凡。
  顿明心即佛。陡觉海非鹹。善财楼阁路。日进丹霄步。
  凡夫云未然。我道常披露。大众。譬如自面岂辨须眉。
  又如眼根不自见眼面。若有见即非本头。
  若见眼根眼即同境。所以石巩自射无下手处。乃证全身。
  庞公问心一口吸尽。遂得真实。此所谓大丈夫之事业也。
  不见道。大丈夫秉慧剑。般若锋兮金刚焰。
  非但能摧外道心。早曾落却天魔胆。
  莫不是了见本来面目证得清净法眼。故得称为大丈夫也。
  此日伏蒙提宫大夫朝旆入山光临泉石。顷者山野辄效先德。
  开法施场住持此山。数年之间傍资修换。为禅者游心之地。
  工役既毕。辄以土木之功。干干视听。愿得雄伟之文。
  以彰不朽。为来者之益。伏蒙惠示。莫大之幸。
  山僧虽不晓义理。观此嘉作。近世所稀。岂此邦此山之幸。
  亦天下丛林之幸甚也。昔向居士木食涧饮。
  以所悟布之文字。求二祖大师印证曰。影由形起。响逐声来。
  弄影劳形。不识形为影本。扬声止响。不知声是响根。
  除烦恼而趣涅槃。喻去形而觅影。离众生而求佛果。
  喻默声而寻响。当知得无所得。失无所失。
  未及造谒聊伸此意。伏望答之。二祖大师答曰。备观来意皆如实。
  真幽之理竟不殊。本迷摩尼谓瓦砾。豁然自觉是真珠。
  无明智慧等无异。当知万法悉皆如。愍此二见之徒辈。
  伸词措笔作斯书。观身与佛不差别。
  何须更觅彼无余。居士得偈欣然奉侍。诸仁者。古人悟心布之文字。
  实是希有。还见二祖大师与居士所证所得之事么。
  良久云。浩劫有穷。斯文不泯。久立。
  上堂。虑而解思而知。孤灯难并太阳辉。
  不是心不是佛。为君扫荡精灵窟。摩天鹞子入云飞。
  千里万里祇一突。阿剌剌。下座。
  上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