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而后已。今出家者。空负行脚之名。今年五台峨嵋。明年普陀伏牛。口口为朝名山。随喜道场。其实不知名山为何物。道场为何事。且不知何人为善知识。只记山水之高深。丛林粥饭之精粗而已。走遍天下。更无一语归家山。可不悲哉。南海无涯。乃生死苦海之波流也。普陀山色。乃大士法身常住也。海振潮音。乃大士普门说法也。禅人果能度生死海。睹大士于普门。听法音于海崖。返闻自性。不须出门一步。何必待至普陀而后见。其或未然。悠悠道路。虚往虚来。即大士现在顶门。亦不能为汝拔生死业根也。禅人自定当看。若大士有何言句。归来当为举似老人。慎勿虚费草鞋钱也。

  示梁仲迁(甲寅)

  梁子四相。字仲迁。从老人游有年。老人爱其心质直而气慷慨。每见事不平。无论可否。或义有可为。即放舍身命以当之。老人每责其粗浮。以有道体而欠涵养操存之功。若骏马而无衔辔。终不免其蹶也。老人将行。相送韶阳舟中。请法语以书绅。乃书此寄之。予谓梁子有道者。心质直而不曲。此道之本也。慷慨近勇猛。赴缓急近慈悲。忘身以赴之。是不量力不审权。不探本而事末。皆粗浮气之所使。非由道力发也。古之圣人涉世。有体用全彰。故应不失时。若明镜之照妍丑。权衡之定轻重。殊非漫任血气者。梁子自今已往。当先洗除习气。潜心向道。将六祖本来无一物话头。横在胸中。时时刻刻。照管念起处。无论善恶。即将话头一拶。当下消亡。绵绵密密。将此本参话头。作本命元辰。久久纯熟。自然心境虚闲。动静云为。凡有所遇。则话头现前。即是照用分明不乱。定力所持。自不堕粗浮卤莽界中。不随他脚跟转矣。即读书做文字。亦不妨本参。读了做了。放下就还他个本来无一物。自然胸中平平贴贴。久之一旦忽见本无心体。如在光明藏中。通身毛孔。皆是利生事业。又何有身命可舍哉。如此用心。操存涵养。心精现前。看书即与圣人心心相照。作文自性流出。此是真慷慨丈夫之能事。所谓枢得环中。以应无穷。即建功立业。皆成不朽。梁子既有其本。又何惮而不为哉。

  示刘仲安(癸丑冬)

  予居五羊。一时从游者众。睹刘子。骨刚气浑。谓夙具般若缘种器近于道。予将有南岳之行。刘子送于舟中。特请益曰。弟子道心甚切。但为宿习浓厚。妄想缠绕。不能直逃向上。望师指示老人谓曰。子知妄想。则妄想自不能缠绕矣。既称妄想则本无实体。譬如空花。安能结空果耶。由子不达妄想本无。认作实法。与作对待。念念与之打交滚。绝无一念休歇之时。斯则但以妄想为主。而当人本体为之埋没。所以见造道之难耳。岂不见僧问古德云。妄想不停时如何。德云妄想不恶。六祖于黄梅会下。刚只道得个本来无一物。子从今日用做工夫。只将本来无一句作话头。二六时中。切切参究。但看妄想起处。切莫随他流转。当下一拶。自然埽踪灭迹矣。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四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五

    侍 者  福 善 日录
    门 人  通 炯 编辑
    岭南弟子 刘起相 重较
  法语

  示观智云禅人

  学道人第一要看破世闲一切境界。不随妄缘所转。第二要办一片为生死大事。决定铁石心肠。不被妄想攀缘以夺其志。第三要将从前夙习恶觉知见。一切洗尽不存一毫。第四要真真放舍身命。不为死生病患恶缘所障。第五要发正信正见。不可听邪师谬误。第六要识得古人用心真切处。把作参究话头。第七要日用一切处正念现前。不被幻化所惑。心心无闲。动静如一。第八要直念向前。不可将心待悟。第九要久远。志不到古人田地。决不罢休。不可得少为足。第十做工夫中念念要舍要休。舍之又舍。休之又休。舍到无可舍。休到无可休处。自然得见好消息。学人如此用心。庶与本分事少分相应。有志向上。当以此自勉。

  示了心海禅人

  吾人出家。单为生死大事。操方行脚。参师访友。只为决择己躬下向上一路。不明不已。故善知识单以此事示人。近来法门寥落。诸方罕闻此风。行脚到处。但鼓粥饭气息而已。老人寓灵湖兰若。了心禅人来参。入门见其有衲僧巴鼻。似非寻常粥饭者。今将返伏牛。拈香请益。老人示之曰。方今海内禅林。第一赖有牛山苦行。非诸方可及。学道之士。苟能[拚-ㄙ+ㄊ]舍身命。一生定不空过。但日用工夫。单提一念话头最为绵密。所以不得超脱得大自在者。以一向死守话头。念念不舍。不知参禅最先要内脱身心。外遗世界。离念一着。所以系念反为念缚。不得超脱大自在地耳。禅人此番入山。幸仗规绳大众夹持。正好随场下手着力。但于念念中。看觑念未起处。由在离念一着。久久忽然念头迸断。心境两忘。如脱索狮子。自在游行。他时再见老人。决不似今日眉目动定也。

  示湘潭诸优婆塞

  佛住世说法有常随四众。出家二众。曰比丘。比丘尼。在家二众。曰优婆塞。此云近事男。优婆夷。云近事女。以其在家能持五戒。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