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闲一道白毫光。诸佛众生总覆藏。但得现前常不昧。莲华心地暗生香。
  五浊尘劳可厌离。西方净土是归期。直须念念光明现。便见华开七宝池。
  净土原来不外求。当人一念要知休。回观妄想消融处。便是西方第一筹。

  大雪

  万山冰雪连根冻。一片身心彻骨寒。回想六年饥饿处。令人不觉鼻头酸。

  答刘三畏大参

  千里云山见此心。聊将一语寄东林。傥君不负莲华约。白社幽期尚可寻。

  华宇居士持华严经令甥觉之来请因寄

  华藏庄严妙绝伦。无边佛刹一微尘。若能念念光明现。便是随缘解脱人。

  示在珍行童

  生死途中苦最长。好从知识觅良方。若能掉臂安然去。须向空门礼法王。

  蕴真禅人时从从五台来参双径

  金刚堀里旧行踪。别后云山隔万重。今夜长空千里雪。当年曾把洞门封。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三十八
  憨山老人梦游集卷第三十九

    侍 者  福 善 日录
    门 人  通 炯 编辑
    岭南弟子 刘起相 重较

  说
  杂说

  滚滚红尘。漫漫世路。多少英雄。尽被担误。赏心乐事。诗酒忘忧。琴书虽雅。犹让一筹。金谷兰亭。于今荒矣。纵有虚名。与人俱已。竹下逢僧。目中何有。岂但偷闲。徒为借口。是知出世。最上一着。可惜时人。昧而不觉。五欲场中种种恶缘。如沸汤裂火。能发一念为生死心。如火中生莲。甚难得也。苟不深生厌惧。求出离道。难免烧煮。
  世之聪明之士。生来但知世闲功名富贵。妻子爱恋之乐。以为人生在世。止此而已。不知大有过于此者。古之豪杰之士。直出生死者无他。特看破此耳。
  佛言。我于然灯佛所。实无授记。若有授记。即为着我。作佛犹恐着我。况生死事业乎。
  但愿空诸所有。切勿实诸所无。此语不独为老庞家传之秘。佛祖皆然。
  前圣所知。转相传授。妄想无性。若妄有性。则佛祖无出头处。刹那刹那。生灭之称也。悟无生者。方见刹那。此语疑杀天下人。
  如幻三摩提。金刚王宝觉。弹指超无学。此法神速若是。仰山梦升兜率天白槌。与文殊贬入铁围山公案。是同是别。世尊偏向魔王宫中。说心地法门。可笑别无净土耶。
  一切诸病。从痴爱生。痴爱不生。颠倒想灭。名为涅盘。一切法不生。我说刹那义。当生即有灭。不为愚者说。是可与愚者说耶。
  梦幻泡影。露电阳焰。镜像水月。干城芭蕉。此十种喻为入道基本。知之者希。
  妄想兴而涅盘现。烦恼起而佛道成。此法唯五眼圆明。方许知见。
  三寸气消谁是主。百年身后漫虚名。此语。如来二十年破执之谈。无以过之。
  真歇了禅师卧病诗云。病后始知身是苦。健时多为别人忙。诚哉是言也。
  性本非水火。寒热自然生。此予昔居海上时。病中诗也。今寄居海外。故病忽作。宛若旧态。盖病不因地异。情不为境迁。而趣味自别。难以语人。
  东坡云。凡有所好。必有所蔽。余读居儋耳集。觉范后至海外。就旧馆访其遗事。有老妪答曰。苏相公无奈好作诗。何老妪尚知其好。岂非蔽耶。
  东坡初被放。至岭外。食荔枝美。因云。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常作岭南人。余始诵之。将谓其矫。余居此几六年矣。每遇时新一度。不觉诵此什伯过。
  余平生爱书晋唐诸帖。或雅事之。宋之四家。犹未经思。及被放海外。每想东坡居儋耳时。桄榔庵中风味。不觉书法近之。献之云。外人那得知此语。殊有味也。书法之妙。实未易言。古来临书者多。皆非究竟语。独余有云。如雁度长空。影沈秋水。此若禅家所说。彻底掀翻一句也。学者于此透得。可参书法上乘。
  昔人论诗。皆以禅比之。殊不知诗乃真禅也。陶靖节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末云。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等语句。把作诗看。犹乎蒙童读上大人。丘乙己也。唐人独李太白语。自造玄妙。在不知禅而能道耳。若王维多佛语。后人争夸善禅。要之岂非禅耶。特文字禅耳。非若陶李。造乎文字之外。
  余少时。读陈思王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只作形容洛神语。常私谓惊鸿可睹。游龙则未知也。昔居海上时。一日侵晨。朝霞在空。日未出红。万里无云。海空一色。忽见太虚片云乍兴。海水倒流上天。如银河挂九天之状。大以为奇。顷见一龙。婉蜒云中。头角鳞甲。分明如掌中物。自空落海。其婉蜒之态。妙不可言。世闲之物。无可喻者。始知古人言非苟发。因回思非特龙也。佛之利生。威仪具足。故称大人行履。如龙象云。

  知止

  吾师佛圣人。出家学道。乃止雪山修行。及成正觉。即据菩提场中说法。盖雪山清凉处也。意其众生。同处五欲。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