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缘。则具虑托而方成。约亲疏而俱立。增上。则有胜势力。不障他缘。
  
   (子)二释为四。初释因缘。二释等无间缘。三释所缘缘。四释增上缘。(丑)今初
  
  一因缘。谓有为法亲办自果。此体有二。一种子。二现行。
  
  感果名因。助生名缘。有为法者。简非无为。指色心等。亲办自果为因。兼有助生之义。因即是缘。故名因缘。种子现行。次文自释。
  
  种子者。谓本识中善染无记。诸界地等。功能差别。能引次后自类功能。及起同时自类现果。此(功能差别。)唯望彼(次后自类。及同时现果。)是因缘性。
  
  此先释种子为因缘体也。能引次后自类功能。即种生种义。及起同时自类现果。即种生现义。此二皆名为因缘性。
  
  现行者。谓七转识。及彼相应(心所。)所变相(分)见(分。三)性(三)界(九)地等。(但)除佛果(极)善。(与三性中)极劣无记(之外。)余(一切法。皆)熏本识生自类种。此(转识等。)唯望彼(自类种)是因缘性。(问曰。第八何不能熏。答曰。)第八心品。(体是所熏。若以之为能熏。则便)无所熏故。(问曰。性界地等。何亦能熏。答曰。)非简所依(之自证分)独能熏故。(问曰。何除佛果及劣无记。答曰。无记)极微。(佛果极)圆故。(所以此二。)不熏成种。
  
  此次释现行为种子之因缘体也。宗镜云。前五转识。能熏阿赖耶相分种子。第六意识。能熏第八相见二分种子。第七末那。唯熏第八见分种子。又云。前七识见相二分能熏种。以此二分有作用故。又云。见分与力。令相分熏种。又见分是自证分与力。又云。前五识与第八识熏相分种者。但熏内身及外器实五尘相分种。余即不熏。以不能缘故。若第六缘第八见分时。熏得见质二种。皆是心种。即与第八熏得见分种。又自熏得第六见分种。中间相分即不熏。若第六缘第八相分时。或熏三种子。谓自熏得能缘见分种。若现量时。亦自熏得相分五尘种。又与第八熏得五根尘本质种。然多分只熏见质二种。第六缘第八三境相分时。只熏根身器界种。缘种子境。即不熏种。恐犯无穷过故。又云。第六能缘第八四分。唯熏见相分种者。以内二分。与见分同是心种。故于见分中摄。又云。第六若缘无为并不相应行及心所中一分假者。皆不熏本质种。实者即熏。以缘假法时。但是独影境故。亦不熏相分种。其能缘见分种即熏。若七缘第八见分熏种者。但熏见质二种。定不熏相分种。具中间相分。但从两头合起。仍道二性。一半从本质上起者。是无覆性。一半从能缘见分上生者。是有覆性。
  
  现行同类展转相望。皆非因缘。(以彼各从)自种生故。一切异类展转相望。亦非因缘。不亲生故。有说异类同类现行展转相望为因缘者。应知假说。或随转门。有唯说种是因缘性。彼依显胜。非尽理说。圣说转识与阿赖耶。展转相望为因缘故。
  
  此简示结成因缘义也。先简同类。现行相引。是等无间。非是因缘。设无种子。则现行不能自引现行。譬如炷若尽时。前焰不能引生后焰故也。次简异类现行相助。是增上缘。亦非因缘。以其不亲生故。次示或说现行展转得为因缘。或说唯种是因缘性。一是随转假说。一是但依显胜。次圣说下。结成种子现行。决定互为因缘。初释因缘竟。
  
   (丑)二释等无间缘
  
  二等无间缘。谓八现识及彼心所。前聚于后自类无间。等而开导。令彼(后聚自类决)定(得)生。
  
  等者。自类也。无间者。中无间隔也。缘者。助生也。八现识及彼心所。正出缘体。为简色不相应及无为法。无有等无间缘义也。心王必有心所与之相应。和合似一。名之为聚。前后者。显非同时。自类者。显非他类。如前眼识望后眼识。乃名自类。若望耳鼻识等。即名他类也。
  
  多同类种。俱时转故。如不相应。非此缘摄。由斯八识。非互为缘。
  
  此简种子非等无间缘。并简异类现识亦非等无间缘也。且如八识及诸心所。各有种子。与彼现行俱时而转。就种生现。得为因缘。现非种引。非等无间。譬如炷能生焰。不能引焰。以引后焰者。必由前焰故也。故种与现。如不相应。非此等无间缘所摄。既种与现。虽是同类。由其种现异故。便非此缘。则八识现行。各各异类。尤不相应。岂容互作等无间缘哉。
  
  心所与心。虽恒俱转。而相应故。和合似一。不可施设离别殊异。故得互作等无间缘。
  
  此释伏难也。难曰。种子与现行。以同时故。不为等无间缘。八识现行。以异类故。亦不为等无间缘。则心所与心。亦是同时异类俱转。如何得作等无间缘耶。今释之曰。虽恒俱转。而所依不异。所缘相似。又必同性。是故相应和合似一。得为等无间缘也。然但约为缘。则心与心所。便得互作。若约为依。则又独指心王。如第四卷中所明。
  
  入无余心。最极微劣。无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