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分别不无小异。此十六触随一发时。悉有十种善法功德眷属。行者因未到地。发如是等诸触功德善法。故名初禅初发。并是色界清净四大。依欲界身中而发。从此舍离欲界五欲五盖(五欲者。一色。二声。三香。四味。五触。五盖者。一贪欲。二嗔恚。三睡眠。四掉悔。五疑)得初禅五支功德(一觉。二观。三喜。四乐。五一心)。若在人中坐禅。得此根本初禅。不失不退。则命终已。随初禅力深浅。必生梵众等三天中。是为初禅天因也。次二禅者。若于初禅定中。厌离觉观。入中间禅。从未到地。专心不止。于后其心。豁然明净。皎洁定心。与喜俱发。具足四支功德。(一内净。二喜。三乐。四一心)名为根本二禅。若人坐禅得此。随其浅深。命终必生少光等三天中。是为二禅天因也。次三禅者。若于第二禅定。厌离喜相。入中间禅。从未到地。澄静其心。泯然入定。不依内外。与乐俱发。具足五支功德(一舍。二念。三智。四乐。五一心)。名为根本三禅。若人坐禅得此。随其浅深。命终必生少净等三天中。是为三禅天因也。次四禅者。若于第三禅定。厌离乐法。深见过患。入中间禅。心无散动。得未到地。于后其心豁然开发。定心安隐。出入息断。具足四支功德。(一不苦不乐。二舍。三念清净。四一心。)名为根本四禅。若人坐禅得此。随其浅深。命终必生福生等三天中。是为四禅天因也。 善修根本四禅。能伏见爱。故那那等不行。 阿阿资以施福。故生梵辅。 阿弥施戒资禅。故生无量光天。 弥弥倍资禅力。故生无量净天。 那陀谟陀。皆具定力。而堕爱见。故生无想。 阿陀与弥弥功等。亦生无量净天。 弥陀禅善又胜。故感福生。 陀陀根本中最。故生福爱(广果。须于第四定。兼修四无量心故)。 那佛知求出世。见惑未除。须修总相念观。 谟佛虽已伏见。未全伏思。仅成暖位善根。 阿佛见生灭理。按位入无烦天。 弥佛观法无生。无间具足八忍。 陀佛发中道解。见惑先除。故成初发心住。 佛佛观于禅境卽不思议。故阶圆信十心。 问。旣云四禅各有浅深。得生各各三天。何故此中行法。前除梵众少光少净。后除大梵光音徧净广果。答。虽四禅中。各有三品九品浅深不同。今一往且以前拟味禅。后让四无量心。便足略显因果差别。若此中又细分之。则似太繁琐矣。
    (弥陀)四无量心(阿阿。大梵天。阿弥。光音天。弥弥。阿陀。皆徧净天。弥陀。陀陀。皆广果天。那佛。初果。谟佛。三果。阿佛。初僧祇。弥佛。离欲地。陀佛。十灌顶住。佛佛。上品上生)
    谱曰。四无量心。亦名四等。谓慈悲喜舍也。有凡夫人。虽得四禅。以乐高胜。求作梵王。更修四无量心。一慈无量心。爱念众生。常求乐事以饶益之。二悲无量心。愍念众生受五道中种种身苦。三喜无量心。欲令众生从乐得欢喜。四舍无量心。舍三种心。但念众生。不憎不爱。由善修此四无量定成就。命终得为四禅天王。 修四无量。亦伏见爱。故那那等不行。 阿阿功德尚浅。为初禅主。 阿弥功德稍胜。为二禅主。 弥弥阿陀又胜。为三禅主。 弥陀等二最胜。为四禅主。 那佛资禅福力。便可见真。 谟佛资禅福力。便能离欲。 阿佛悟生灭四谛。便作菩提资粮。 弥佛了诸法无生。便成离欲梵行。 陀佛于次第门。超三界正习。成灌顶住。 佛佛悟圆顿理。同慈心具戒。上品上生。
    (陀陀)四无色定(阿阿。阿弥。皆空无边处。弥弥。阿陀。皆识无边处。弥陀。无所有。陀陀。非非想。那佛。忍位。谟佛。世第一。阿佛。三果。弥佛。离欲地。陀佛。六正心住。佛佛。圆信)
    谱曰。四无色定者。一空处定。行人得第四禅已。深思色法过罪。作意灭除一切色法。一心缘空。念空不舍。卽色定谢而空定未发。亦有中间禅。尔时勤加精进。一心念空不舍。则其心泯然任运自住空缘。亦名未到地相。于后豁然与空相应。其心明净。不苦不乐。益更增长。于深定中。唯见虚空。无诸色相。虽缘无边虚空。心无分散。旣无色缚。心识澄静。无碍自在。如笼破鸟出。飞腾自在。是名证虚空定。证此定已。不失不退。命终必生空无边处。但有受想行识四阴。无色阴也。二识处定。行人得空定已。诃责空处多诸过失。便舍空处。一心系缘现在心识。念念不离。未来过去。亦复如是。常念于识。欲得与识相应。加功专注。不计旬月。一心缘识而无异念。空定卽谢。识定未生。名中间定。卽便泯然任运自住识缘。名未到地。此后豁然与识相应。心定不动。而于定中不见余事。唯见心识念念不住。定心分明。识虑广阔。无量无边。识法持心。无分散意。此定安隐。清净寂静。证此不失。命终必生识无边处。亦有四阴也。三无所有处定。亦名不用处定。行人得识定已。诃责识处过患。卽舍识处。系心无所有处。于中心不忧悔。专精不懈。一心内净。空无所有。不见诸法。寂然安隐。心无动摇。此为证无所有定相。入此定时。怡然寂绝。诸想不起。尚不见心相。何况余法。无所分别。是名无所有处定。证此不失。命终必生无所有处。亦有四阴也。四非想非非想处定。行人得无所有定已。深诃无所有处过罪。卽舍无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