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非。虗妄無實。何空何有。將知得無所得。失無所失。未及造謁。聊申此意。伏望答之。 祖回示曰。備觀來意皆如實。真幽之理竟不殊。本迷摩尼謂瓦礫。豁然自覺是真珠。無明智慧等無異。當知萬法即皆如。愍此二見之徒輩。申辭措筆作斯書。觀身與佛不差別。何須更覓彼無餘。 居士捧披祖偈。乃申禮覲。密承印記。

  三祖僧璨大師

  信心銘。 至道無難。惟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毫釐有差。天地懸隔。 不識玄旨。徒勞念靜。圓同太虗。無欠無餘。良由取舍。所以不如。 不用求真。惟須息見。 纔有是非。紛然失心。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萬法無咎。無咎無法。不生不心。能由境滅。境逐能沈。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兩段。原是一空。一空同兩。齊含萬象。 欲取一乘。勿惡六塵。六塵不惡。還同正覺。智者無為。愚人自縛。法無異法。妄自愛著。將心用心。豈非大錯。 夢幻空花。何勞把捉。得失是非。一時放却。眼若不寐。諸夢自除。心若不異。萬法一如。 狐疑盡淨。正信調直。一切不留。無可記憶。虗明自照。不勞心力。非思量處。識情難測。真如法界。無他無自。要急相應。惟言不二。不二皆同。無不包容。十方智者。皆入此宗。宗非促延。一念萬年。無在不在。十方目前。極小同大。忘絕境界。極大同小。不見邊表。有即是無。無即是有。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慮不畢。

  四祖道信大師

  祖謂牛頭融禪師曰。夫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一切戒門.定門.慧門。神通變化。悉自具足。不離汝心。一切煩惱業障。本來空寂。一切因果。皆如夢幻。無三界可出。無菩提可求。人與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虗曠。絕思絕慮。如是之法。汝今已得。更無闕少。與佛何殊。更無別法。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觀行。亦莫澄心。莫起貪瞋。莫懷愁慮。蕩蕩無礙。任意縱橫。不作諸善。不作諸惡。行住坐臥。觸目遇緣。總是佛之妙用。快樂無憂。故名為佛。

  五祖弘忍大師

  咸亨中。有居士姓盧名慧能。自新州來參謁。祖問曰。汝自何來。 盧曰。嶺南。 祖曰。欲須何事。 盧曰。唯求作佛。 祖曰。嶺南人無佛性。若為得佛。 盧曰。人即有南北。佛性豈然。祖令隨眾作務。 盧曰。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即是福田。未審和尚教作何務。 祖曰。這獦獠根性太利。著槽廠去。盧禮足而退。便入碓坊服勞於杵臼。晝夜不息。 一日。祖潛詣碓坊問曰。米白也未。 盧曰。白也。未有篩。祖以杖三擊其碓。盧即以三鼓入室。 祖告曰。諸佛出世。為一大事故。隨機大小而引導之。遂有十地.三乘.頓漸等旨。以為教門。然以無上微妙祕密圓明真實正法眼藏付於上首大迦葉尊者。展轉傳授二十八世。至達摩屆於此土。得可大師承襲。以至於我。今以法寶及所傳袈裟用付於汝。善自保護。無令斷絕。聽吾偈曰。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既無種。無性亦無生。 盧跪受訖。問。法則既受。衣付何人。 祖曰。昔達摩初至。人未之信。故傳衣以明得法。今信心已熟。衣乃爭端。止於汝身。不復傳也。

  六祖慧能大師

  祖抵黃梅參禮五祖。當呈偈後。三鼓入五祖室。五祖復徵其初悟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語。祖於言下大徹。遂啟五祖曰。一切萬法不離自性。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五祖知悟本性。謂祖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遂傳衣法。 五祖送祖至九江驛邊。令祖上船。祖隨即把櫓。五祖曰。合是吾渡汝。 祖曰。迷時師度。悟時自度。度名雖一。用處不同。能蒙師傳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 五祖云。如是。如是。以後佛法由汝大行。
  祖至廣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師講涅槃經。寓止廊廡間。暮夜。風颺剎旛。聞二僧對論。一曰旛動。一曰風動。往復不已。祖曰。不是風動。不是旛動。仁者心動。一眾竦然。
  印宗延至上席。徵詰奧義。問曰。黃梅付囑。如何指授。 祖曰。指授即無。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 宗曰。何不論禪定解脫。 祖曰。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 宗又問。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 祖曰。法師講涅槃經。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貴德王菩薩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闡提等。當斷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無常。佛性非常非無常。是故不斷。名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蘊之與界。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佛性。印宗聞說。歡喜合掌。
  韋使君請益。師陞座。告大眾曰。總淨心念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復云。善知識。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當知愚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別。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吾今為說摩訶般若波羅密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諦聽。吾為汝說。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