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前正釋中但明主伴不說見與不見故此重例釋也謂此方法慧下若此方法慧為主時必十方法慧為伴是故此方不得為伴無主可對是誰伴耶此釋伴伴不相見言十方法慧下十方法慧為伴時必此方法慧為主是故十方法慧中有為主義不得與此方法慧相見此釋主主不相見故此下覆釋此為主不與彼為主相見彼為主下彼為主不與此為主相見影取此為伴不得與彼為伴相見彼為伴不得與此為伴相見然為主須一為伴容多言餘如教迹中說者上來所引隨一一法皆有主伴明知教迹且約佛菩薩說法儀式以明主伴也。
  鈔謂上廣說等者若汎說時隨其一門總依十對體事以明無礙今歷別以論乃唯約事華為總門具餘體事為同時乃至主伴門又此事上有教義別為門具餘體事為同時門乃至主伴門等乃至百門皆以事為首問既言一切事同時具足則理等諸法不在此中同何有十對具足圓滿答現相品鈔云凡舉一事必具十玄凡一玄門必收十對汎明一法一一圓收准此則一事法圓收一切教義乃至感應皆圓收一切然為門各別故不相濫。
  鈔第二以事所依等者已上於十對中唯說一事不說其理餘之九對相合說之以理為門義沉隱故且略不說。
  鈔例能依玄門亦成千門者問前體事為首有一千玄門今以玄門為首應有一千對體事何故亦成一千玄門答前體事別別為首乃有一千玄門今以別別玄門望十對體事則成千玄門且欲展玄門至無盡故言具同時教義等者此以玄門為首故與前別有本云教義同時等者傳寫誤耳或順亦成千門之義思之言又前分總別下揀前後不同也前約十門次第行布今約十門緣起圓融各是一義故。
  鈔言重重取者下有其二義重重取之一者如初門中下約其玄門重重取之言初門中具十者如同時門中具十箇同時(教義乃至感應也)十中取一同時教義亦須具十對體事十各具十故成百門如同時教義具百既爾餘九同時具百亦然故具千門以緣起法互不相離故言如一既爾千門各十亦然者上千字下十字彫寫者誤應上是十字下是千字云十門各千亦然意云其同時一門具千既爾其十門各千亦然例上可知言十千之中下盡理總言也如一千錢下正喻總義上釋初義竟言又重重下第二意約體事重重取之也以十對中如事有多事一一各說十玄乃至感應各有多種一一各說十玄彼復更相涉入以成無盡。
  疏於此千門等者始終備曉曰圓窮微洞奧曰明顯了之言但釋明義或究竟名了亦釋圓義則觸目對境常入法界重重無盡之境。
  鈔以是等者但隨一一各具德無盡此猶是入法之門唯普眼下毗盧遮那品疏鈔云一眼即具十眼融無障礙眼外無法方真普眼以諸緣發見即緣各為眼因沒果中緣皆號眼故全色為眼恒見色而無緣全眼為色恒稱見而非我非我離於情想無緣絕於貪求收萬像於目前全十方於眼際是以緣義無盡隨見見而不窮物性叵思應法法而難准法普即眼普義通乃見通體之自隱隱照之遂重重然言上智能入者問既上智能入則中下無分答善財既見文殊令憶宿世善根則知前已修習方成上智安得自欺恒守中下勝進不已乃至極位矣。

  華嚴懸談會玄記卷第三十


  音釋



  (音地互也)。


  (音粗不細也)。
  華嚴懸談會玄記卷第三十一

    蒼山再光寺比丘 普瑞集
  疏第二明德用所因者所建十玄之義皆通德用今能建立之因由從所建義以彰其名德用之所因依主彰名於十因中自有德用乃德用即所因持業建號。
  疏因廣難陳等者探玄亦云亦彼列十云一緣起相由故二法性融通故三各為心現故四如幻不實故五大小無定故六無限因生故七果德圓極故八勝通自在故九三昧大用故十難思解脫故旨歸云一無定相故二唯心現故三如幻事故四如夢現故五勝通力故六深定用故七解脫力故八因無限故九緣起相故十法性融通故評曰旨歸合果德於因無限中開如夢現故為十義探玄因果開成六七除去如夢唯存如幻不實亦足十義今疏合取旨歸三四為第五合取探玄八十為第十故名神通解脫以勝通即神通自在即解脫其難思即由神通解脫自在故難思爾故合為第十別開第六如影像以足十義探玄所以去旨歸如夢者意唯約幻喻例餘喻故也所以不別列兩科然別開於因果義如下會今疏却約三喻分為二科以夢幻義意稍同故合為一影像法喻稍別故別為一(如疏釋中自見)問如十忍品總有七喻今何唯取三耶答有二意一既疏云因廣難陳略提十類故唯取三以足十義二亦由此三為十玄所由便故以如燄如響如化如空多喻諸法不實不順事事無礙故略明三所以不取餘也。
  疏十中前六等者若約圓融實則互通德用今約行布顯相而說通局有異言通約法性者謂第四是法性其第一唯心是法性上覺照義第二法無定性由法性所成故無定性第三緣起豈離法性之外第五第六皆喻諸法自性不實亦由法性所成故不實耳所以前六通約法性故局德相也問應前六因同一因耶答約其收攝不出法性若約別義何妨六因有異定用神通待根方立故後二局業用言七約起修等者若約起修學即是業用因若約一一因行性本具故即德相因故得通也八以本法從於果人故局德相。
  鈔謂佛體上之用等者纂玄記云然此德用有法有人初約法者真如具德名為德相神通等用名為業用若據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