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胡廣切)。


  (古湛切)。


  (苦謗切)。


  (渠吟切)。


  (所吉切)。


  (許縣切)。


  (呼貫切)。


  (渠吝切)。


  (居紙切)。


  (虛元切)。


  (公對切)。


  (存音)。


  (居御切)。


  (蒲報切)。


  (浮月切)。


  (資爾切)。


  (落旱切)。


  (徒果切)。


  (整音)。


  (莫半切)。


  (力果切)。


  (市連切)。


  (几極切)。


  (牽恊切)。


  (公戶切)。


  (導音)。
  大方廣佛新華嚴經合論卷第三十一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經
    唐太原方山長者李通玄造論
    唐福州開元寺沙門志寧釐經合論

  賢首品第十二之三

  【經】
  一切如來咸共說  眾生業報難思議  諸龍變化佛自在  菩薩神力亦難思  欲以譬喻而顯示  終無有喻能喻此  然諸智慧聰達人  因於譬故解其義  聲聞心住八解脫  所有變現皆自在  能以一身現多身  復以多身為一身  於虗空中入火定  行住坐臥悉在空  身上出水身下火  身上出火身下水  如是皆於一念中  種種自在無邊量  彼不具足大慈悲  不為眾生求佛道  尚能現此難思事  況大饒益自在力  譬如日月遊虗空  影像普徧於十方  泉池陂澤器中水  眾寶河海靡不現  菩薩色像亦復然  十方普現不思議  此皆三昧自在法  唯有如來能證了  如淨水中四兵像  各各別異無文襍  劒戟弧矢類甚多  鎧冑車輿非一種  隨其所有相差別  莫不皆於水中現  而水本自無分別  菩薩三昧亦如是  海中有神名善音  其音普順海眾生  所有語言皆辯了  令彼一切悉歡悅  彼神具有貪恚癡  猶能善解一切音  況復總持自在力  而不能令眾歡喜  有一婦人名辯才  父母求天而得生  若有離惡樂真實  入彼身中生妙辯  彼有貪欲瞋恚癡  猶能隨行與辯才  何況菩薩具智慧  而不能與眾生益  譬如幻師知幻法  能現種種無量事  須臾示作日月歲  城邑豐饒大安樂  幻師具有貪恚癡  猶能幻力悅世間  況復禪定解脫力  而不能令眾歡喜  天阿脩羅鬥戰時  脩羅敗衂而退走  兵仗車轝及徒旅  一時竄匿莫得見  彼有貪欲瞋恚癡  尚能變化不思議  況住神通無畏法  云何不能現自在  釋提桓因有象王  彼知天主欲行時  自化作頭三十二  一一六牙皆具足  一一牙上七池水  清淨香潔湛然滿  一一清淨池水中  各七蓮華妙嚴飾  彼諸嚴飾蓮華上  各各有七天玉女  悉善妓執奏眾樂  而與帝釋相娛樂  彼象或復捨本形  自化其身同諸天  威儀進止悉齊等  有此變現神通力  彼有貪欲瞋恚癡  尚能現此諸神通  何況具足方便智  而於諸定不自在  如阿脩羅變化身  蹈金剛際海中立  海水至深僅其半  首共須彌正齊等  彼有貪欲瞋恚癡  尚能現此大神通  況伏魔怨照世燈  而無自在威神力  天阿脩羅共戰時  帝釋神力難思議  隨阿脩羅軍眾數  現身等彼而與敵  諸阿脩羅發是念  釋提桓因來向我  必取我身五種縛  由是彼眾悉憂悴  帝釋現身有千眼  手持金剛出火燄  被甲持仗極威嚴  脩羅望見咸退伏  彼以微小福德力  猶能摧破大怨敵  何況救度一切者  具足功德不自在  忉利天中有天鼓  從天業報而生得  知諸天眾放逸時  空中自然出此音  一切五欲悉無常  如水聚沫性虗偽  諸有如夢如陽燄  亦如浮雲水中月  放逸為怨為苦惱  非甘露道生死徑  若有作諸放逸行  入於死滅大魚口  世間所有眾苦本  一切聖人皆厭患  五欲功德滅壞性  汝應愛樂真實法  三十三天聞此音  悉共來昇善法堂  帝釋為說微妙法  咸令順寂除貪愛  彼音無形不可見  猶能利益諸天眾  況隨心樂現色身  而不濟度諸羣生  天阿脩羅共鬥時  諸天福德殊勝力  天鼓出音告其眾  汝等宜應勿憂怖  諸天聞此所告音  悉除憂畏增益力  時阿脩羅心震懼  所將兵眾咸退走  甘露妙定如天鼓  恒出降魔寂靜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