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經明以如上法施功德寶迴向莊嚴無量佛剎皆令清淨分如第二十段以法施善根迴向莊嚴佛剎中此是願力莊嚴有義隱者釋之可知者如文如延袤言樓閣相連延長無限寶牕牖者大曰牕小曰牖寶多羅形如半月者是西域樹名如此椶櫚樹以寶為體以半月寶用嚴其樹不可言樹形如半月無非如來善根所起者以願力如佛善根所起莊嚴而用莊嚴佛國土故阿僧祇寶海法水盈滿者言水說法阿僧祇寶芬陀利華常出妙法芬陀利聲此是百葉白蓮華也還能出百種音聲說百種法故阿僧祇寶須彌山智慧山王秀出清淨者明以願智慧業超勝報得出過餘法名秀出能清眾業名清淨須彌云妙高山名為止以艮為山為止王者自在也明以止其心心即淨故若心淨即智慧妙用自在故故報得其山亦如是故因果相似故阿僧祇八楞妙寶寶線貫穿嚴淨無比者明八正道之報得寶線者教也以名言竹帛而貫之令法無散失故以成果報也菩薩寶者如菩薩形約行報得阿僧祇寶旋示現菩薩智眼約無礙智報得為以一智中知無盡法門以深幽無極名之為旋阿僧祇宮殿者悲宮智殿報相嚴也鑒者照徹也寶山垣牆者以止為防護報得故阿僧祇寶化事者此寶能化作種種事法此約以一智行萬行報得也寶藏見示一切正法是一切種種之智藏報得故如來幢相迥然高出者有寶似佛形像而立莊嚴國土明真如智幢不傾動報得也阿僧祇寶賢大智賢像具足其寶似賢人形狀有賢人之相約自賢而報生也寶園生諸菩薩三昧快樂者明以三昧為園林之報得故寶音者以音聲為寶非有形質也寶形者以種種寶作種種形故寶相者以寶為相好故寶威儀者以寶作菩薩威儀庠序故寶聚見者皆生智慧聚明以智慧聚報得故寶住者以智境界現作菩薩十住之位寶修習者以寶為修習法門次第見者知一切寶皆是業此是識業寶也寶無礙知見者以寶為無礙知見見者得清淨法眼約淨智無礙所生也寶多羅樹此樹似椶櫚堅如鐵葉長稠密設多時大雨如屋常乾如此經所說約以寶為體非如西域人間木樹也其樹無枝處為身身直上者為榦榦上傍生者為枝枝上細者為條王都及聚落總是約大願行化作莊嚴佛剎跋陀羅樹者此名賢以樹下有賢人居又樹出賢才其上有帝釋寶網莊嚴也寶吹者能出音寶如螺貝之形其聲清亮者清朗也寶鼓妙音克諧窮劫不絕者克者能也諧者和也言音韻和雅曲調無比阿僧祇寶生以寶能生種種法寶亦眾生能發心為寶也寶身者明以寶為種種之身也寶口者以寶為口形能演法音故寶心者以寶為心之形具足意業及大智願寶大意已下如上以因果相似解之其中可解之事如文自具大綱以果知所因如上莊嚴皆大願興行所成如華藏世界皆由普賢願力起明因願起行故寶身業語業意業以寶為三業從自三業起行立譚詮思惟去就以心寶為之。

  大方廣佛新華嚴經合論卷第五十二


  音切



  (傾雪切)。


  (浮莫切)。


  (渠吝切)。


  (千音)。


  (丁含切)。


  (開改切)。


  (甾耕切)。


  (良薛切)。


  (公戶切)。


  (皮音)。

耀
  (亦笑切)。


  (莫候切)。


  (他達切)。


  (思箭切)。


  (盧登切)。


  (徒各切)。


  (口音)。


  (羽元切)。


  (如沼切)。


  (乎定切)。


  (許云切)。


  (加音)。


  (沙音)。


  (才音)。


  (了音)。


  (息勇切)。


  (直角切)。


  (似羊切)。


  (直由切)。


  (蒲末切)。


  (許救切)。


  (古話切)。


  (子紅切)。


  (力居切)。
  大方廣佛新華嚴經合論卷第五十三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經
    唐太原方山長者李通玄造論
    唐福州開元寺沙門志寧釐經合論

  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十二

  【經】佛子菩薩摩訶薩於彼一切諸佛剎中於一佛剎一方一處一毛端量有無量無邊不可說數諸大菩薩皆悉成就清淨智慧充滿而住如一佛剎一方一處一毛端量如是盡虗空徧法界一一佛剎一一方一一處一一毛端量悉亦如是是為菩薩摩訶薩以諸善根而為迴向普願一切諸佛國土悉具種種妙寶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