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聖優婆夷。幻智無住善友。文亦具六。初二可知。
  第三賢勝告言下。授己法界。於中二。先標名體。後顯相用。今初。無住處無盡輪者。無住處體也。無盡輪用也。輪者圓滿義。大同淨名從無住本立一切法。無住即實相之異名。心之體也。眾生迷真。起於妄惑。立一切法。菩薩體真。具恒沙德。有無盡用。故無所住。則無所不住。萬行爰增。若有所住。如人入闇。不見心體。安有用耶。二既自開解復為人說下辨相用。於中亦二。先略標二利。後我住於此下。廣辨用相。於中又二。先總明。上云解脫。是諸門總名。此云三昧。即此中別稱。前後互出。非二法也。後所謂下別顯。皆體用雙明。以出生故。用無窮盡。不失智性。故常無住。又無盡二義。一體無盡。如虗空故。即無住攝。二用無盡。如有虗空必能包含出生萬物。體用無[得-彳]。故雙辨之。
  第四善男子我□下。謙己推勝。
  第五善男子於此下。指示後友。云沃田者。是南天竺。近水沃潤。顯無念定水能滋長故。友名堅固解脫長者。長者無著清淨。惑不能壞故。
  禮辭可知。
  ●第五爾時善財童子漸次南行下。幻智無著善友。法門名無著念清淨莊嚴者。無著約境。無念約心。心體離念故。內外無著。障惑不生。是名清淨。顯現法身。是為莊嚴。又無著是智。智了性空。無所著故。無念是定。曠若虗空。無所起故。定慧二力。為莊嚴也。後我自得下。顯其業用。既寂障惑。愛見不生。無所求中。求而不息。餘文可知。
  ●第六爾時善財童子即詣下。妙月長者。幻智智光善友。廓忘照現。若秋空滿月。故云妙月。常照慈悲及空寂舍。故於其宅。常有光明。不離先念在前城內。文中具六。初二可知。
  第三妙月答言下。示己法界。於中二。先示名體。後徵證因。今初。冥智廓忘名為無垢。後智照法名曰光明。亦無垢是斷。寂二障故。光明是智。照事理故。權實雙照。智斷齊圓。故立斯稱。
  後善財白言下徵。徵問證因。於中二。先問。後長者告言下答。於中二。先始修十法。多近善緣。後終修十法。多明造行。
  ▲前中亦二。一正明所修。二問答顯發。今初。文有標徵釋結。釋有十法。皆言常不捨離。顯無間故。文並可知。二善財復言聖者下。問答顯發。有三重問答。第一問答。顯其親證。第二問答。徵般若因。第三問答。難成上義。今初。先問。後答。問意云。向蒙十法廣說勝緣。一切智體必能親證。願示樞要。答意云。般若相應。則能現證。二善財復言聖者為由聽聞下。第二番問答。徵般若因。問意云。所證實相。由於能證觀照而得。能證觀照。豈不因於文字般若。答意云。言說別施行。真實離文字。心冥至理。豈文字之能詮。故龍樹云。般若波羅蜜。實法不顛倒。念想觀已除。言語法亦滅。無量眾罪除。清淨心常一。如是尊妙人。則能見般若。尚忘觀照。何況語言。三善財白言豈不由於從聞生智下。第三番問答。難成上義。先問後答。今初問意云。聖智所說。聞思修慧。為現證因。今言不因。豈不違理。後答意云。聞為勝緣。智須內發。執言求解。真智豈生。文中二。先以法總非。後善男子我於此義下。以喻別顯。文有二喻。一砂磧求水喻。喻證唯行境非說能到。二聞說蘇陀喻。喻於且絕行非常能到。前中亦二。先誡聽許說。後如大砂磧下正喻。先喻後合。前中又二。先正舉喻。後問答釋成。前中有三。初砂磧曠絕喻。生死長遠。猶如砂磧。迷於理智。如無井泉。二春憂熱時下。熱之求水喻。生死增長。如春夏時。一切眾生。如有人也。從迷將悟。如西向東。東為明故。冥機叩聖。聖必垂應。如遇丈夫。丈夫者諸佛菩薩。依智起應。如從東來。眾惑逼惱。故稱為熱。五欲境牽。猶如於渴。機能感法。義如問水。法能斷惑。如除熱渴。三彼大丈夫下。諸聖示導喻。內自親證。故名善知。如行而說。故云善說。從此東行。令其向智。有二路者。世出世因。世逆法理。故名為左。涅槃之因隨順理智。故稱為右。行出世道必獲果證。如得泉陰。涅槃真味止生死渴。如彼甘泉。菩提樹立能蔭自他。如得陰庇。二善男子於意下。問答釋成。於中三。初妙月問。二善財答。三妙月合釋。今初。聞名喻聞慧。思惟往趣喻思慧。問意可知。二答言不也下。善財答。答意。成上要自親證方除惑熱。思趣近因。尚未得水。空聞名字。得非遠乎。是知三慧。但可以因。現證真實。不屬三慧。三慧行解猶非是證。空有言說。何涉道因。三善男子菩薩亦爾下。妙月合釋。釋彼三慧非是親證。雖非親證。而為證因。故云不但唯以。但猶獨也。明知非是全棄三慧。遠成善財從聞生智得見真如。非即非離。審之審之。二善男子言砂磧下合喻。向來合釋。總舉大意。今方委合。亦分為二。先合正喻。後合釋成。今初。略不合於東西左右。餘並合之。後得清淨水下。合前問答。釋成要依示道至泉池等。第二復次善男子下。聞說蘇陀喻。喻亦絕行境。前喻意明。由解成行。行起解絕故。非但以多聞能得如來道。此明以行為行亦不詣真。要無所行。方合真智。即念想觀除。何況言語。以天蘇陀不同前水行可到故。在於天上。非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