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偈。總結無[得-彳]之智能遍隨機。初句智體無二[得-彳]故。次句頓了。次二句所了法相。略示四觀。一唯心觀。二因緣觀。三無常觀。四性空觀。四觀連環。既了世法。唯心性空。何有高下而能[得-彳]耶。後偈略舉遍隨之妙。一多即入無[得-彳]化故。
  八如來安住下十八偈。明立不思議。即安立正法功德。諸十二分教。名所安立。由深廣故。不可思議。文中。初十四偈。釋所安立。後有四偈。顯不思議。前中三。初三偈。總立諸法。二有二偈。示安立德。三有九偈。別立四菩薩行。今初。前一偈半。立共二乘法。後一偈半。立不共法。前半偈。能立德。謂四辯才。後一偈所立法。即是性相無[得-彳]之法。無我者人空。無相者法空。業性不起是二空法。從緣生故。無性不起。亦無失者。不壞業相。故淨名云。無我無造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亡。中論云。雖空亦不斷。雖有而不常。果報亦不失。是名佛所說。言一切遠離者。亦泯空有。中道迹絕。故如虗空。此寂滅相。不可言宣。下句以方便力。假以言說。二有二偈。示安立德。即佛三輪。前偈神通輪。後二語意。以廣大音不動念故。言廣大者。遍周法界。是故目連不究其邊。三有九偈。別立四菩薩行。即分為四。初一偈波羅蜜行。次半偈菩提分法行。三半偈明神通行。四七偈成就眾生行。於中分二。初一偈總顯一音隨類。後六別明所聞不同。今初。前半所隨後半能隨。言一音者。亦云圓音。廣如出現品。今當略釋。謂以一梵音。遍一切處。能令聞者各聞不同。名為一音。於一梵音。具足一切諸類之音。故名圓音。如善口天女。故上經云。一切眾生語言法。一言演說盡無餘。又隨類一音。隨說一法。遍一切處。亦隨根器。各聞大小。名為一音。隨一類音。具說一切。故名圓音。故上經云。如來於一語言中。演說無邊契經海。又一切即一。名為一音。一即一切名為圓音。上經云。佛以一妙音。周聞十方國。眾音悉具足。法雨皆充遍。一切言詞海。一切隨類音。一切國土中。恒轉無上輪。又種種類音。遍周法界。遍同一切色非色法。故名一音。不失音韻種種法門。故名圓音。此二相成。若遍而失韻。是圓非音。韻而不遍。是音非圓。遍而不失。方曰圓音。亦曰一音隨其品順皆令解者。品謂優劣。三乘五乘無量乘等。各異聞故。順謂萬類。即龍神等隨類解故。二或有貪欲下六偈。所聞不同。於中有三。初偈。聞對治門。次偈。聞學處門。十學處者。即謂十善五重。十善攝一切善。是以舊經名十戒行。瑜伽有七學處。非當今意。後四偈結皈諸乘。謂佛說法。共不共等。不離乘故。於中二。先三偈。別說三乘。五一結皈無量。一乘者唯一佛乘。無二亦無三故。言上乘者。謂大小故。即半滿教。或三者聲聞緣覺菩薩乘故。或四有二。一融前三為第四乘。二加不共。異權三故。故第九地初云。若有慈悲樂饒益。為說菩薩所行事。若有最勝智慧心。則示如來無上法。賢首品云。信大乘者猶為易。能信此法倍復難明有四矣。或五亦二。一如人天為一。不出生死故。三開人天為二。善勝劣故。合於一乘。同於大乘。權實雖異。究竟同故。或無量者。一一法門。悉能運載一切眾生。至彼岸故。二涅槃寂靜下四偈。明不思議。以。深廣故。依寂滅體。建立大用。故名深廣。無心而說。尤更難思。八萬法門。義如別義。
  九圓滿下二偈。明普見三世。即授記功德。記三世事。如現在故。今云順三世間。是三世中之世間耳。非但能知。兼能示現。
  十有五偈。明其身充滿一切世間。即示現受用變化身功德。故云隨其形相各不等同。於中二。初一偈示受用身。餘四示變化身。萬類化故。
  十一或持彼戒下五偈。明智恒明達一切諸法。即斷一切疑功德。謂於諸境善決定故。能斷佗疑。文中示於同事。為斷疑故。智慧方便。故能斷疑。斷獄輔佐。皆斷世疑。
  十二有六偈。明了一切行。即令入種種行功德。由所化生性差別故。入種種行。令成大覺。初一偈成人行。次三欲天行。次二色天無量等行。
  十三有一偈。明除一切疑。即當來生妙智功德。謂聖聲聞說言。此人無有少分功德善根。如來能知種子所隨。是故文云無[得-彳]智見。
  十四有五偈。明無能測身。即如其勝解。示現功德。謂隨物勝解。而為現身。如摩尼珠。心無分別故。令眾生無能測知。文中三喻。初偈幻喻。總顯應緣。次二偈月喻。寄對顯勝。喻合有四。一智月出現見無向背。二湛然常身。示能延促。三由器益缺。所見有無。菩薩淨心。偏言現影。四身智圓滿。暎奪二乘。此同出現身第六相。後二偈。海印頓現喻。喻無心頓現。前偈喻。後偈合。初句合海。佛德深廣。故如大海。亦德合寶。金光明云。佛德無邊。如大海無限。妙寶積其中故。賢首品云。眾生寶物及川流。普悉包容無所拒故。無垢令清淨。無於心垢所知障故。無濁。顯無惑障。周量法界。故曰無邊。非唯普現眾生之前。其所應生。全在心內。海印之喻。廣如別說。
  十五有三偈。明一切菩薩等所求智。即無量所依。調伏有情。加行功德。謂如來智為無量。菩薩調伏眾生所有加行之所依。故言等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