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有照用。但寂滅故。故雖平等。理智歷然。
  第二能所無二者。以知一切法即心自性。以即體之智。還照心體。舉一全收。舉理收智。智非理外。舉智收理。智體即寂。故上經云。無有智外如為智所入。亦無如外智能證於如。如一明珠。珠自有光。還照珠體。非別有光來照珠也。善知識云。即體之用曰知。即用之體曰寂。體用既無有二。知寂不可兩分。非獨知之一字眾妙之門。若淨若雜若佛若心。無不皆是。斯則一字法門一昧真道。
  第三能所俱泯者。由智即理故智非智。以全同理無自體故。由理即智故理非理。以全同智無自立故。二互相奪理智俱寂。如波即水動相便虗水即波故靜相亦隱。既動靜兩亡。則性相齊離。經云。平等真法界。無佛無眾生。又云。如來深境界。其量等虗空。一切眾生入。而實無所入。非但無佛無眾生。亦無界無不界。無入無不入。應如是知。如是信解不生法相故。無心於理理泯。無心於智智忘。蕭焉無寄。理自玄會。是故經云。無智亦無得。有得有證。於佛法中為增上慢。前門強說即心即佛。此門亦復非心非佛。則是無字法門。無尚不存。何況於有。
  第四存泯無[得-彳]者。以前三門說有前後體無二故。約離相離性。則能所雙泯。約不壞性相。則能所歷然。正離性相。則不壞故存亡無[得-彳]。非謂滌除萬物杜塞視聽然後契真。是則雙遮永寂故云雙泯。寂照心境即曰雙存。即遮而照故云無[得-彳]。是曰靜無遣照。動不離寂。雙亡正入寂照雙流矣。
  第五舉一全收者。上列四門者。一則欲次第階道。二者欲會眾經異說。然至理既融。契道無二故。四門一揆舉一全收。若大海一滴全含海味亦具百川。虗心冲融。方見玄妙。上來略說證理法界。若約證事理無[得-彳]及事事無[得-彳]法界者。但如前法界。信解明了。則心行自造。豁然證入。若說其相。益復繁廣。如識真俗成真俗智。若識中道成中道智。離境說智。智不可知。故但細解自當證入。亦可以能所歷然證事法界。能所一相證理法界及事理無[得-彳]相即之門。能所俱泯。證事理無[得-彳]形奪無寄門。存亡無[得-彳]。全證事理無障[得-彳]門。則寂照無二之一心。契空有雙融之中道。以舉一全收。證事事無[得-彳]門。所證法界既互融通。能證契合。亦須一揆。即一證一切證故。唯亡言者可與道合。虗壞者可與理通。冥心者可與真一。遺智者可與聖同。格義局執難與言道。
  第二身智相對。亦有五重。一者身證。入樓閣而還閇是也。二者智證。鑒無邊之事理是也。三者俱證。入普賢身而遍了是也。四者俱泯。智照無二而兩亡是也。五者圓融。等普賢之自在是也。亦身智無二舉一全收。六相圓融。亡言絕慮。辯定所宗竟。

  貞元新譯華嚴經疏卷第一

  壽昌元年乙亥歲高麗國大興王寺奉宣雕造
  貞元新譯華嚴經疏卷第二(盡第一經五紙五行)

    敕太原府大崇福寺沙門證觀述
  (義有五門。經有二分。言五門者。一第五修證淺深門。二第六彰教體性門。三第七部類品會門。四第八流傳感通門。五第九釋經題目門。經有二分者。第一序分第二請分)。
  ○第五辨修證淺深者。然一經之內。上下諸門。皆明修證。恐文浩博。復撮其要。自大師法眼晦迹雙林。諸聖傳燈明明不絕。以聖教為龜鏡。以心契為冥符。故曰以心傳心不在文字。苟領文繫之表。復何患於文哉。不可以筌為魚。不可棄鏡求像。自一味汩亂南北分流。於能詮所詮。成定慧兩學。慧學者復分性相。定學者有漸頓不同。性相二學會釋如前。漸頓不同今當略說。謂說漸者。則看心修淨方便通經。或頓悟漸修。或漸修漸悟。說頓者。直指心體。或頓毀語言。或頓悟頓修。或無修無悟。雖此不同。並欲識心。俱期見理。得意則雙美。殊塗同歸。失旨則兩傷。亡羊不異。今寄言以筌理。令得月於指端。然其所悟。或言心體離念本性清淨不生不滅。多約漸也。或云無住空寂真如絕相。或妄空真有。或妄有真空。或即心即佛。非心非佛。本具佛法。多屬頓門。然皆不離心之性相。並可通用。若明能悟入法。千門不離定慧。故定慧二門若天之日月易之乾坤。何者。夫心猶水火。澄之聚之。其用則全。攬之散之。其用則薄。故波搖影碎。水濁影昏。清明止澄。巨細斯鑒。無定無慧。是狂是愚。偏修一門。是漸是近。若並運雙寂。方為正門。成兩足尊。非比不可。若言不起心為修道。定為門也。若云看心觀心躰心覺心求心融心。皆慧為門也。若云無念無修。定為門也。若云知心空寂知見無念朗徹照寂。慧為門也。若云寂照或知無念。則雙明定慧門也。若云揚眉瞪目皆稱為道。即此名修。此通二意。一令知其觸目為道。即慧門也。二令心無所當。即定門也。餘可類知。不出定慧。若明悟相。不出二種。一者解悟。謂明了性相。二者證悟。謂心造玄極。若明漸頓者。乃有多門。若云頓悟漸修。此約解悟。謂豁了心性。後漸修學令其契合。則悟如月照。頓朗萬法。修如拂鏡。漸瑩漸明。若云漸修頓悟。謂初攝境唯心。次視心本淨。後心境雙寂。瞥起不生。前後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