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先長行。後偈頌。
  △前中亦二。先讚。後授。今初。先摩頂攝受。尊位顯著故。攝相異前經。又不說放光之處。准梵本意。金色寶燄等。皆手之光。同初會中十方諸佛摩普賢頂。
  第二善男子我已成就下。授己法界。於中二。一標舉名相。二廣釋業用。
  ▲今初亦二。先標其名。後顯體相。今初。謂悲非愛見。同如來悲。故稱為大。一念遍應。稱為速疾。即以悲應而為行門。後善男子我以此下。略顯體相。亦是釋名。平等教化。即是大悲。同體無緣。故云平等。攝受調伏。即是行門。相續不斷。是速疾義。疾則頓應。續則常然。又門即普門。普門示現故。曲濟無遺稱之曰普。從悟通神謂之門矣。
  ▲二善男子我恒住此下。廣顯業用。於中二。先約普門以顯業用。後約大悲以顯業用。前中亦二。先略。後廣。今初。以上同如來妙覺真心故。常在一切諸如來所。下與眾生同大悲體故。普現一切眾生之前。普現即是普門示現。准千眼經。大悲菩薩。久成正覺。號正法明如來。示為菩薩。義言等佛。然悲門攝廣。此土緣深。未有傾心不蒙慈濟。願常稱念。思其法門。後或以布施下。別明。即普現之義。有十一句。初四即四攝攝。次六即三業攝。後一即萬類攝。然此十一。方法華經三十五應。乍觀似少。義取乃多。謂三十五應。乃是此中或現色身及說法耳。又三十五者。略舉大綱。萬類殊形。豈當局定。
  二善男子我修習下。約大悲行以顯業用。救諸怖畏故。然普門大悲二義互通。從多顯耳。於中三。初令離怖。二顯離因。三令究竟。今初具五怖畏。舊經十八。今二十二。加於王官及病懈怠求不得故。舊經梵本。不活等五連在一處。今大眾惡道二怖居末。准地經及論。但唯五怖。餘打縛等皆五攝故。言五怖畏者。一不活畏。二惡名畏。三者死畏。四惡道畏。五大眾威德畏。此五相者。懼無資財不存朝夕。名不活畏。若得惡名。無人敬養。上二通三業。死懼因盡正捨報時。大怖之極無過死故。惡道畏者。憎於惡道。懼生彼故。是故死畏。畏失此身。惡道畏者。懼得彼身故。二皆身業。大眾威德亦通三業。五怖總以二法為因。一邪智妄取想見愛著故。即前三因。二者善根微少故。即後二因。邪智即是分別身見。由此妄取我我所故。愛著於故。故有死畏。見有我身。懼捨命故。愛著我所。有初二畏。但著財利。有不活畏。著利兼名。有惡名畏。後二因者。功德微少畏墮惡道。智慧微少畏於大眾。云何能離。離我我所則離前三。增長福智即無後二。故下經云正念現前。云何此五。攝餘畏耶。然五怖畏。多約果說。今此二十。有通因果。險道有二。若世險阻。即不活畏及死畏攝。若惡道因。即是邪智。熱惱有三。失財熱惱。不活畏攝。處眾熱惱。即是惡名。三毒熱惱。即是畏因。迷惑有二。迷惑方隅等。即不活攝。若心迷惑大眾畏因。繫縛亦是不活畏攝。煞害死攝。王宦貧病皆不活攝。黑闇遷移。乃有二意。現闇遷移。亦不活攝。惡趣黑闇。三塗遷流。皆惡道攝。懈怠何畏。若畏懈怠。乃是智人故。梵本舊經。皆無此怖。愛別離怖。正唯死畏。兼於不活。怨憎會怖。正唯惡道。亦兼不活。逼迫身怖。死及不活。逼迫心怖。即眾威德及惡名攝。憂悲愁歎。即死不活二怖之相。亦通餘三。求不得怖。亦不活攝。餘之委細類可思准。二復作是願下。顯離之因。三業歸依。我之三業。能令解脫。令任正念。即無我我所及邪智也。三善男子我以如是種種下。令其究竟。若發大心。得證不退。諸怖永除。
  △第二爾時觀自在下偈頌。此偈及下善財領解說偈。舊經皆無。此文分二。先說意。後偈詞。雖是祇夜。亦有伽他。三十九偈半。文分為五。第一三偈。讚彼自述。第二一偈半。讚其敬問。第三三十二偈。頌稱讚授法。第四一偈明謙己推勝。第五二偈。示後勸修。
  ▲今初。似頌前文見友依正。乃是結集。取此經意。連綴經文。
  ▲第二一偈半。讚其敬問。亦是伽他。不應菩薩頌善財語。若頌稱讚。與前影略。可為祇夜。
  ▲第三我是勇猛下三十二偈。頌稱讚授法。於中二。初二偈結集。述前摩頂攝受故。梵本云。清淨薩埵大慈悲。捫摩善財童子頂。亦猶法華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下慈氏中讚善財處。亦有結集。連為偈詞。若改我是為是時字。理則真矣。餘三十偈。正頌前文授己法界。於中二。初二頌前標舉名相。餘頌廣辨業用。合頌前來普門大悲。以門隨類為拔苦故。文中三。初一總明。次二十四偈別顯。後三偈結益。總明及結皆頌離因。今初。三業歸向即離怖因。而得解脫即離怖果。二別顯中。頌二十怖。即為二十。但不次耳。前十五怖各唯一偈。初一頌離繫縛怖。二頌離煞害怖。三離王官怖。四離愛別離怖。五離黑闇怖。謂深林邃谷蔽陽曜故。六離險道。懸崖險峻即險道故。七離怨憎會。八離逼迫身。九離惡名。十離迷惑。十一離逼迫心。十二離病怖。故梵本意云。或有聾盲及瘖瘂。諸根殘缺病相纏。願得人天相好身。念我名者皆如意。十三離不活。十四離貧窮怖。貧賤骨肉疎故。十五離惡道怖。上皆一偈。梵本。此後有一行。結云。如是之人念我名。一切所願皆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