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所具行。以三十九頌。明所具諸位。後三頌結嘆功德。明具位中。初八頌半。明具三賢。後三十頌半。明具十地。於中。前十一頌半。明具前九地。後十九頌。明具第十地。位有五。初八頌三業殊勝功德。次四頌三業廣大功德。三二頌辨得法結位。四三頌明三昧大盡受位分。五二頌明大用難測。今言灌頂而昇位者。即後二頌。明大用難測。是也。故彼疏云。若蒙下二頌。亦是進入佛地也。彼疏。問曰。此既是初何得乃具後諸行位及普賢德邪。古德釋此。略有二門。一行布次第門。謂從微至著。從淺至深。次第相承。以階彼岸。如瓔珞仁王起信瑜伽等說。二圓融通攝門。謂一位即其一切位等。如此經所說。今如大品等中。一行具一切行。此中具二門。一緣起相由門。二法界融攝門。前中。普攬一切始終諸位。無邊行海。同一緣起。為普賢行德。良以諸緣相望。略有二義。一約用。由相待故。有有力無力義。是故得相收及相入也。二約體。由相作故。有有體無體義。是故得相即及相是也。此經之中。依斯義故。行位相收。總有四說。一或始具終。如此門中具一切行位普賢德海者。是也二或終具始。並在十地位後。如下文十定十通等說。三或諸位齊收。並在十住等。一一位中。各收一切。悉至究竟。如下文十住十行等說。諸位皆泯行德顯然。如離世間品說。二法界融攝門者。謂此諸位及諸修行。皆不離普賢無盡法界。然此法界圓融無限。隨在一位。即具一切。今在信門。收無不盡。下諸位中。皆具一切者。並准此釋。又云。如十味香。纔燒一丸如小芥子。十氣齊發。若有聞香。十味齊得。若得沈氣。則得檀氣。若得酥合。則得龍腦等。十味丸藥。服者齊得。亦淮此知。又彼疏云。古察經漸次作佛。略有四種。何者為四。一者信滿作佛。所謂依種性地。決定信諸法不生不滅。清淨平等。無可願求故。二解滿作佛。三證滿作佛。謂淨心地。四一切功德行滿作佛。究竟菩薩地。起信依此說。信成就發心。能現八相作佛。文據照然。況圓融門中。不依位次。寄終教說。信滿即能因果。無礙以因門取。常是菩薩。以果門取。即恒是佛。或雙存具泯自在難思故。鈔云。信該果海。如賢首品中等。又下疏云。然斯位滿。總有五重。一約信滿。如賢首品說。便得灌頂。而昇位等。二約解滿。如灌頂住及海幢處說。三約行滿。如第十行入因陀羅網法界等。四善巧願滿。如此位辨。五約證滿。如十地說。此五重內。隨一成處。必具理行。內相應故。皆名位滿。然信解等殊。故不相濫。若約圓融。但一位滿即因究竟。更不待餘。又若得一。即得餘位。總一法界受職之位。隨門差別。五位不同。法體融通。全攝無礙。不同餘教。言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者。正明以初攝後者。問上明初心成正覺。當因徹果海義。正明初心為所攝故。何此云以初攝後。初心復為能攝耶。答彼據初心無體無力義為所攝。此約初心有體有力義。還為能攝。各取一義。故不相違。
  ▲言如四十二字初阿具後茶也者。即善財所遇。第四十五眾藝童子所得法門一阿。(上聲短呼)乃至一阿字者。是無生義。以無生之理。統攝萬法故。後四十一字。若言若義。皆從此字而生出故。此四十二字。表四十二位。初阿具後茶字。即來初發心住攝妙覺位。以初後圓融之義。以證鈔中異位相望以初攝後也。
  ▲言上來總有三義等者。如次指前三節引證文也。
  ▲言能與如是觀行相應者。現觀深玄也。
  ▲言於諸法中不生二解者。了性具足萬行齊修也。
  ▲言一切佛法者。大果無邊德用無際。
  ▲言疾得現前者。現在速證也。問何時現前初發心時。問何法現前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下釋菩提之相。
  ▲言知一切法即心自性。覺他也。
  ▲言成就慧身。覺行圓滿也。
  ▲言不由他悟自覺也。或知一切法即心自性。釋上於諸法中不生二解。成就慧身不由他悟。釋上一切佛法疾得現前也。
  疏行布是教相施設等者。今將教義理事兩對。辨圓融行布也。斯則約教約相。論行布顯也。約理約性。論圓融顯也。非謂教之與相唯行布理之與性唯圓融也。如世弟兄二人。兄孝弟逆。約兄常和睦。約弟常乖違。仍兄與弟俱和。兄與弟俱違。非謂其兄獨和其弟獨違。法合准之。又解約教相。則所有圓融行布隨根隨相各不同故。約理性。則所有行布皆圓融。就義就性。成無礙故。細思有味。
  隱隱然似有。問此言隱隱然似有。為圓融門中似有耶。為行布門中似有耶。若圓融門有者。圓融門。中無量為一故。不見多相。云何言有。若行布有者。行布門中。一為無量故。多法歷然。云何言隱隱耶。今為答云。將行布就圓融門說故。言隱隱然似有。如將不變在隨緣門。故說真理名之為隱。此之類也。圭峯云。鏡像千差。莫執好醜。鏡明一相。莫忘青黃。千器一金。雖無阻隔。一殊千影。無不混和。即斯義也。
  疏言六相圓融者。今為作對。貴令易曉。一非一對。(總別也)似非似對。(同異也)辨非辨對。(成壞也)隨舉一相。攝餘五相總號圓融。
  疏普賢行品說一斷一切斷等故者。問信心滿位圓斷惑已。至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