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則見真佛。
  鈔如摩尼天鼓等者。摩尼雨寶。天鼓出聲。
  疏四依起無礙者。所依能起。海印定也。能依所起寂用故。問上言寂用已有其定。今言海印。豈非重併。答有云。前依寂起用。此依照起用。此義不爾。若但依照。且非是定。今謂通云。前寂用無礙。依別未定而興用。今依起無礙。依本總定而興用。別定對總。咸作能依。又解云。前雖云定。意顯無心。今方論定。故鈔云。謂雖寂用無心。不妨皆依海印之力故。
  鈔隨其所樂悉令見者。謂色無定色。若金剛之合朱紫。形無定形。猶光顯之住脩短。相無定相。似明鏡之對妍媸。故隨樂皆見也。
  鈔若分與圓異分既有多。應有多箇法界合成一身者。問假令多箇法界合成一身。復有何過。答問軍林等是假非實。又性應非一故。問若分與圓一。寧雜分圓。答圓融行布二義不同。圓融則分圓常一。行布即分圓常異。如有分限事與無分限理。更相遍也。若爾行布門中。應有多箇法界。合成一身。其過何免。答全圓融之行布故無前失。
  鈔不染(不變體空)而染(隨緣相有)染而(隨緣相有)不染(不變體空)。
  ▲言若轉以喻顯等者。前舉真心隨緣。喻世不見形。復舉海水成波喻。以況深旨。故鈔云。轉以喻顯。
  鈔非情即佛體故者。下疏釋真如一百億。至九十六云。無有少法而能壞亂令其少分非覺性者。如遍非情。則有少分。非是覺悟。況經云。佛性除於瓦石。論云。在非情數中。名為法性。在有情數中。名為佛性。明知非情非有覺性。故應釋云。以性從緣。則情非情異。為性亦殊。如涅槃等。泯緣從性。則非覺不覺。本絕百非。亡四句。若性互融。則無非覺悟。起信云。以色性即智性。故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性故。說名法身遍一切處。論云。菩提菩提斷。俱名為菩提。說智及智處。俱名為般若。亦可證此。既二性相即緣復即性故。無少分非覺悟者。況心為總相。又融攝重重者哉。
  ▲言若以佛身上十身菩提願化力持意生即三身中化身攝也相好威勢福德義通報化法身即法身智身義通三身局唯法報故者。問何故下疏云。菩提威勢福德皆名報身。意生相好願化皆化身。法身智身力持皆法身。又彼鈔云。菩提為總。亦是化身。餘九中願化力持。此唯化身。意生威勢通他受用及與變化。福智相好通於二報及變化身。法局法性。下鈔又云。又顯十身五體五用。謂威勢福德智法相好。此五法體。餘五為用。體即是真。用即是應。真應二身。融為一味。此彼相戾。其故何耶。答良以此宗圓融無礙。隨攝無拘故。前後門隨應配攝。
  疏以此身雲遍前時處常說華嚴者。問既彼佛身含四法界。故鈔釋云。未有一法非佛身也。何有所遍時處也。答佛門取之。一切皆佛。時處取之。皆是時處。全此全彼。無障無礙。
  疏約攝報說者。納果名攝。酬因名報。謂十地菩薩各有四種果。一調柔果。二發趣果。三攝報果。四願智果。初地菩薩攝報。作閻浮王。乃至十地菩薩。作第四禪王。既第十地菩薩為彼天王。明知說色究竟天成佛。是約攝報果說。
  鈔起信論云。又是菩薩功德成等者。此一段文。人多異解。今引心地觀經。以為注解。貴令後學不生疑惑。
  ▲言又是菩薩功德成滿於色究竟處示一切世間最高大身。(心地觀經云。三僧祇劫。所修萬行。利益安樂諸眾生已。十地滿心。運身直往色究竟天。出過三界。淨名國土。坐無數量大寶蓮華。而不可說海會菩薩。前後圍繞。以無垢繒。繫於頂上。供養恭敬尊重讚嘆。如是名為後報利益)已上經文。全無加減。即是鈔引地論云。二者後報利益。摩醯首羅智處生故。謂以一念相應慧。無明頓盡。名一切種智。(心地觀經云。爾時菩薩入金剛定。斷除一切微細所知障。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妙果。名現利益也)已上經文。亦無加減。即是鈔引地論云。一者現報利益。受佛位故。自然而有不思議業。能現十方。利益眾生者。利他業用他報化身也。上所引文。相宗自報實成。終教他報示成。仍寄示成。以顯實成。故今雙會。
  ▲言何故他受用報身在此天者等者。問此他受用為菩薩現耶。為如來現耶。若菩薩現。何故心地觀經云。一切如來為化十地諸菩薩眾。現於十重他受用身。不言菩薩現耶。若如來現。何故鈔云。然第十地寄當此天。即於彼身。示成菩提。故在彼天。答。一云。唯如來現。隱自報實佛故。說天王菩薩示成菩提。如對小乘隱一心真見道。便說世第一無間引生苦法智忍也。二云。菩薩現。既許地前十信尚得現於化身。何不許十地得現報身耶。又十地既得平等性智。豈不能現化報身耶。
  ▲言餘義如別說者。起信鈔。
  ▲釋在彼天者。而有五義。一云。以二乘人報化身八相為真佛。不信別有聖人。又信第四禪是聖人生處。今欲令二乘知八相非真。故於彼天示成佛也。二由三災不及故。三緣欲界色質麤重是有。無色界都無色質是無。表離有無契於中道故。四以摩醯首羅面有三目。表證三德大涅槃故。五下界慧多定少。上界四空定多慧少。為表定慧平等故。又依彼疏重解前文。又是菩薩功德成滿者。一因位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