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易體也。能生因惑體也。(相宗。資感性宗親招)力勢強勝名因。障彼我德稱惑。
  ▲言有者。一云有此變易故名有有。二云有此細苦故名有有。三云生表現有故名有有。言無有者。一云無彼分段故名無有。二云無彼麤苦故名無有。三云滅表後無名無有。上依義釋竟更依佛性論第三。略示名相者。一方便生死。謂生死緣。即無明住地惑。能生新無漏業。譬如界內無明生行。以惑生智非同類故。名為方便。二因緣生死。謂生死因。即上無明所生無漏。有分別業。譬如無明所生行業。但感同類。故名因緣。三有有生死。即由前因緣。感得變易異熟有果。如三界內以有漏業感六趣身。言有有者。未來生有。更有一生故。如上流般阿那含第二生般涅槃故。亦云有此果故名有有。四無有生死。即改變易脫。譬如生為緣有老死等過患。以其報謝後。更無有有。故名無有。名義稍穩。細尋可知。言緣無明住地者。緣之一字。義應在下。即前生緣惑也。因無明住地所起無漏行者。因之一字。義應在下。即前生因惑也。雖舉因緣。意取報故。言種意生身者。聲聞緣覺菩薩也。又准下疏云然此身。第四云謂入於三昧。離種種心。寂然不動。心海不起轉識波浪。了境心現皆無所有。云何覺法自性。謂了法如幻。皆無有相。心轉所依。依如幻定。及餘三昧。能現無量自在神通。如華開敷。速疾如意。如幻如夢。如影如像。非造與造相。以一切色相具足莊嚴。普入佛剎。了諸法性故。云何種類俱生無作行。謂達諸佛自證法相。釋曰。初從所依定為名。次從所依智立稱。三自證法相義定慧及法性相。故名種類。由此故能隨眾生類。種種一時現生。任運而成。云無作行。若依地位。初則五地前。次即八地前。後即八地後等。即其義也。
  ▲言譬如四取者。(〔或〕見欲貪我語)言三三有漏業為因者。(三字在果欲色無色。三字在因福非福不動)言起三種有者。(三界各一故)。
  ▲言何無有等者。謂變易身為緣。剎那滅為體。如分段中生支為緣老死支為體故。
  ▲言無明住地一切煩惱是其依處者。(相宗所知障與四住煩惱障作依處性宗智礙與九相煩惱礙作依處)言因無明住地起輕相惑有虗妄行者。因字合在行字之下。言輕相惑者。揀異有漏。有虗妄行者招生死故。(一云無漏之法。非是其惑。由與惑俱。故名為惑。如礦金故。二無漏之法。亦是其惑。由帶其妄。故名為惑。即是不覺故)。
  ▲言緣無明住地等者。緣字合在字下。因字合在業字下。起字合在因字下。讀者應審。言一切煩惱諸業生難。如次因緣雜三法也。言無明住地所起方便生死者。即生緣惑一云種起現故。二云前起後故。三云用起體故。四云本起末故。緣從果以得名。生死之方便。依主釋也。如分段中無明支也。
  ▲言因緣生死者。生因惑也。因得果名故。分段中行支也。言生報難。生支也。言過失難者。老死支也。問無漏業是道諦。變易體是苦諦。若許爾者。理應集諦證彼滅諦。彼既不爾。此云云何然。若皆許爾。是則四諦因果便成雜亂。今謂通云。彼無漏業通二諦収。約斷漏義。得名道諦。分證滅諦。約相有義。得名集諦。招變易苦。故無前失。准上經論。十地菩薩。已出分段。若依賢首義分齊中。更有別理。不可不知。故彼文云。若直進中有二說。一謂寄顯十地之中功用無功用麤細二位差別相故。即說七地已還有分段。八地已上有變易。二就實報即談分段。至金剛已還。以十地中煩惱障種未永斷故。留至金剛故。既有惑障。何得不受分段之身。故十住經中。十地已還有中陰者。是此義也。八地已上。一切菩薩。於煩惱障。永伏不行。以無流知果恒相續故。如阿羅漢。既無現惑。何得更受分段身耶。答若是凡夫。即以現惑潤業受生。聖人不爾。但留惑種。用以受生。故雜集論云。一切聖人。皆以隨眠力故。結生相續。又梁攝論云。異凡夫故。永伏上心。異二乘故留彼種子。解云。聖生非現潤。彼復留種。如何不受分段身耶。若言八地已上以知障為緣受變易者。所留惑種。即便無用。何不於此第八地初永害一切煩惱種子耶。彼既不爾。此云何然。若約迴向菩提。聲聞已斷煩惱者。彼即可以所知障受變易身。通諸位也。問若爾。何故有聖教說。八地已上。唯所知障為依止故。受變易身。答等為欲寄對二乘顯其優劣。故作是說。又云。若准圓教。不說變易。但分段身。至於十地離垢定前。以至彼位。得普見肉眼。故知是分段也。又如善財等以分段身窮於因位故也。
  ▲言下疏明四種生死可撿於此論者。應平聲呼之。即是說義。即是名號品疏也。
  鈔大涅槃光所入毛孔者。云涅槃時佛光入眾生毛孔故。二云。涅槃經教光入眾生心毛孔故。
  ▲言佛性略有五種者。謂善如清水性。不善如濁水性。無記如不太清不太濁水性。果如清淨水性。理如水濕性。
  ▲言離欲善根人等者。得定凡夫離欲。但伏其現。那含聖人離欲。亦斷其種。問真妄交徹中。如來不斷性惡。何故今云善根人無不善佛性耶。答前約以相從性云不斷。此約以性從相云無。又前據曾談從舊得名云不斷。此據現說新來離妄云無。又彼相宗復有四句。一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