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對治。後能治中清涼處是涅槃治前大火。上來三門。是化起煩惱眾生。下二門。化造業眾生。謂追求生過。於中二。初明追求現報造諸惡業。後明追求後報造有漏善業。
  四明化追求現報習諸惡行眾生中。先所化有四句。一為愚癡等者。是無明覆心過。謂由無明迷不見現報是苦。妄生樂想。求此妄樂。造重罪業。又不知此罪當受大苦。二入翳下是增惡遠善過。謂由此迷異熟愚故。造三惡道業。論中是愚癡因等者。下釋此第二過文。謂依癡起貪瞋等使滿足名癡。為使之因。言善行障。即是遠善。令離無流智順處故。不善行是造惡業。三失智慧下明受至大對過。此即受苦報過失。論釋云受此業因。納果名受。到果名至。所受苦多有對礙。故名對。對極名大。又大對有二種。一受彼苦身。二至彼苦處。四行曠野下明多作罪因過。此即增邪見過失。論釋云由多作罪因。於臨終時。見惡報相。心生悔。雖見其罪相。不能集彼正見對治。後能化中三。一化令得無礙淨眼。二由得淨眼。見法如實相。三由見法如實故。不隨他教。以見一切法唯自心故。
  五明化追求後報習行善行眾生。謂由迷真實義愚。造福不動業。求當來人天報故。先明所化中九句分三。初在於等者。是險道自體。謂善根既少令人天報危。易可顛墜。名為險道故。次將墜等者。是險道障礙。於中有七句。一求出。而隨順世間。墮三惡趣故。如世險道臨危故。二入惡等者。入苦果網中。妄生樂想故。如世險道有藤葛縱橫干蘭難度。謂於五欲境。妄謂為實。句留難出故。三為愚癡等者。黑闇稠林所覆。因彼癡使所覆故。為說苦因而不覺。如世險道有稠林遮障道路。生死中癡闇所覆。不見苦因故。四隨逐等者。隨逐虗妄道行顛倒行故。如世險道多有惡獸等徑欲進反迴。生死中邪法滿世。欲進乃迴故。五譬如等者。盲冥得果貪著愛欲所盲故。如世人在險道復無眼錯行謂正。凡夫無慧目。著人天樂。癡愛覆心故。六非出等者。是希涅槃乃趣異處。謂梵天等梵世間等以為出世正見。如人在險難處迷道誤入餘道。此生死中欲求涅槃。誤求梵天正報梵世依報。言等者。等上三禪四無色等。彼並謂為涅槃故。七入魔等者。怨賊行魔境著諸欲。劫功德盡。令不集故。如人在險難處恐賊侵擾難得出離。生死中亦爾。五欲惡魔干擾。五妙欲是魔境。貪等是魔心。貪著名隨順。已有功德劫令盡。未有功德不令集。名惡賊。上來初一次七八句。古人將配四諦。亦有少理。在論無斷。不煩強立。後一句云遠離佛意者。明險道失。論經有三句。此中唯有一句。明作善智識地。謂失出世善法。若起順佛心。名為佛意。違背名離。上來三段九句總明所化了。後能化中二。先拔出等。治前險道自體。後令住等。治前障礙及失。上二門明造業差別竟。上來五段。總明第二大段化欲求眾生竟。
  第三大段明化有求眾生中。有兩段。一道差別。謂五趣流轉過。二界差別。三界繫閇過。
  前中二。先明所化。後我當下明能化。前中初句總顯。後入欲下別辨。總中沒在大河過。謂五趣漂溺煩惱瀑流。如大河水。求有沒中。是其過。別辨中十三句。論攝為三。初煩惱是五趣河體。二處多損害名起難。三離出世道名失。又初名惑體。二明障道。三失善友。初中五。一入欲流等者。顯貪深且多。以是大河具四流故。二生死等者。往反旋環隨流不斷。煩惱常行故。三愛河等者。愛水所沒故。愛比餘惑。流轉力勝。故偏得名。四滿馳等者。漂急故。如渡流水。水緩則易出。急則難過。煩惱緩聖道可生。若無間起惑。聖道難發。不暇觀察。無對治故。五為欲覺等者顯廣。渡如河水。若狹雖急猶可渡。此既多起惡覺故難渡。亦如河無毒蟲則易渡。此有惡覺蟲害故難出。
  次身見等者。自下明第二起難。有四種。此即第一。謂執著我我所窟宅。不能動離故。二將其等者。先捨欲已還復轉入欲念中故。三於所等者。於受用時求欲等樂著故。上二是愛。一於種子不滅還來。二約現行染著故泥溺。四住我等於用事時我等最勝。三種我慢自高輕彼。最後一種是慢。如人在河水有四事難出。一彼執住。二被迴流。三為泥溺。四滯枯洲不到彼岸。謂愛令心下喻河深流不證涅槃山也。慢令心舉喻陸地燋枯法水不霑也。論舉我等。等取三種。如下三地中一我慢。二大慢。三憍慢。初是於下自高。二於等自大。三於上不恭。後安六處等者。
  自下第三明失也。於中三。一無出意失。二無救失。三異處去失。此即初也。謂善道中無出離心故。二無善救等者。處惡道中無人濟拔。三無能等者。生諸難處不值佛世。
  後明能化中二。先於彼等者。明起化心。後以諸等明成化行。行中四。一令無等者。離苦果故。二離染著。離苦因故。三寂靜者。令得涅槃故。四住於等者。令得菩提故。
  後明界差別中。先所化內三。初總。謂處三界。如在牢獄難出。次別中五種過隨逐。一苦事。二財盡。三愛離。四者縛。五障礙。此示五難。一多諸等者。無病難。多諸病苦妄想愁惱故。二常懷等者。資生難。於愛不愛事中。憎愛所縛故。三自生等者親難。親愛壞憂悲增長故。四貪欲等者戒難。雖生色無色中。蹔離犯戒。不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