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菩薩十通。二十四身心調暢故。云柔耎微妙也。二十五住菩薩心堅固也。
  四爾時文殊下結前。下勸進六千究竟所得中八。一住普賢行。二入願海。三成大願海。四心清淨。五身清淨。六身根利。七得神通。八由大通故。雖在文殊邊。然普遍十方所現身成就佛法。
  第二攝龍眾會中四。初結前起後可知。二漸次下詣後化處。於中二。先標名。後往昔下讚勝。於中三。一昔佛曾住。二今佛昔脩行處。三八部等常供養。三文殊下明說法。於中。先顯經名。後說此下顯益。前中經名普照法界者。說十眼圓明頓見理事理事無礙法界故。釋法界名。義具如別行旋澓章說。後顯益中。先顯類。謂諸龍眾。後明益中二。初百千億龍厭捨龍身生人天。後一萬龍不退菩提。
  第三攝諸眾會漸增進位入實教之因緣。具如教被機中說。諸餘別分如常可知。
  第四攝善財會中二。先以義料簡。後正釋文。前中略以八門分別。一會數開合。二說聽起就。三科為五相。四會主類別。五南行不定。六歎問有無。七推讓後勝。八問答分別。
  初門中二。先敘晉本。後依唐譯。前中依光統師等云。此中善知識總四十四人。初文殊一人配十信。次四十人配十住十行十向十地。次二人配等覺位。後一人配妙覺位。若依五臺山論及意法師等。總不配位。亦無科截。但隨諸會。依文散釋。後依唐譯者。始從文殊終至普賢。總五十三會。童子童女同一問答故。遍友有問無答不成會故。文殊前後雖是一身。兩會別故。
  二說聽起就者。此有三類。一由能化者。依大悲行。住不請友故。文殊正趣等起聽而化也。二由令所化者行敬法行。要待就請說故。海雲海幢等待求問方說也。三由具前二行故。觀自在菩薩安住地神等。善財未聞先即讚歎。此同不請友也。然復有請為說此同敬法行也。彌勒後文殊普賢等皆亦同此也。
  三科為五相者。此中總有五十五位。若依本疏。初四十一人明寄位脩行相。次從摩耶下有九會十一人。明會緣入實相。三彌勒一人明攝位成因相。四後文殊一人明智照無二相。五普賢一人明顯因廣大相。若依今本。大都無異。中間少別者。謂從文殊至第四十一瞿婆。總名寄位脩行相。寄歷諸位。顯脩行故。二從摩耶至童子童女同得幻住解脫。總名會緣入實相。謂寄男女相別。以幻住理。會其差別。入平等實性故名也。若依位判。此是十地勝進位。後三相是等覺位。但以初歷位多。從多名小爾。三彌勒菩薩處得入三世一切境界不忘念智莊嚴解脫。名攝德成因相。謂攝三世境在念無忘失智。以成應化佛德之因故。四後文殊師利。得無量大智光明總持大願三昧神通智慧。入普賢道場。住文殊所住。名智慧無二智。謂善財至此。乃入普賢所入。住文殊所住。與二聖同照一境界故。五普賢菩薩處得普賢諸行願海。與普賢等。與諸佛等。一身充滿一切剎等。行正覺等。神通等。法轉等。辨才等。言辭等。音聲等。力無畏等。佛所住等。大慈悲等。不可思議解脫自在。悉皆同等。名顯因廣大相。謂當來大果今成彼因福彼廣大果之因故。
  四會類別者。總有二十類。一比丘。二毉人。三長者。四優婆夷。五仙人。六婆羅門。七童女。八童子。九居士。十人王。十一外道。十二船師。十三比丘尼。十四女人。十五菩薩。十六天神。十七地神。十八夜神。十九林神。二十先生也。
  五南行不定者。梵音呼南曰馱器尼。依西域訓釋。南是右義。右是順義。以彼城邑宮殿園苑屋宅菩提樹等皆面向東則南為右。人多右穩。穩便為順。右繞等事。皆因此言。故於此中。顯文殊順化善財順求。皆曰南行爾。古人釋云。善財南行。表中道法界離東西二邊故。又表是正指南之說故。若爾者向使教從此起可取此國司南之正用。指南之義。盡教從西起。何不依彼訓釋南義。蓋知不然。應取順義故。此經淨行品云。右繞於塔。當願眾生所行無逆。成一切智。晉本離世間品云。攝右法是不違一切佛所說故。今本云隨順。是不盡一切尊者教故。按隨順言。即梵云駄器尼。此云右也。尊婆須密論。亦同此說。此表善財所求善友一一隨順。不盡其教。由此南行。是右行故。右行即是隨順義故。是故中間設往忉利天宮菩提場等。皆不違於南行之義。以彼悉是順教行故。
  六歎問有無者。此有二義。一由菩提是諸菩薩敬重故。聞其能發。無不稱歎。二由有別緣故。而無歎也。別緣有三。一善財善友時正受故。如解脫長者海幢比丘等。二善財於善友。說自發心已。善友不即隨答歎美。乃述自所得故。此門多是脫略也。三由善友示逆相化。若說聞發心而即稱讚者。便與逆相相違故。如無厭足王勝熱婆羅門婆須密多女等。所餘善友。無此三緣故。皆歎爾。
  七推仰後勝者。此諸位中。唯後文殊及普賢菩薩。無別推勝者。顯其人尊位極。除斯以往。餘皆有推。中設無者。脫略故也。無別所以也。
  八問答分別者。問此等諸會。竝無佛說。何得為經耶。
  答此等竝是傳法菩薩。結集當時求法說法諸菩薩事。同上本會所顯逝多林園自在等法。令彼大眾見已入法。雖無佛語。豈即非經。問前本會中佛雖無說。諸所顯事。